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四川省24 h极值降雨在不同重现期不同频率下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地区线性矩法划分四川省水文气象一致区,确定最优拟合线型,并验证地区线性矩法在站点稀疏地区的适用性,随后估计四川省24 h不同重现期降雨频率值,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可划分为40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经线型拟合优度检验,主要线型为GLO、GEV和GNO,其中川西高原地区的最优线型大多为GLO,盆地区域的最优线型大多为GEV。(2)地区线性矩法在站点相对稀疏的川西高原地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3)四川省内不同地区24 h极值降雨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同一重现期下不同地区降雨频率估计值的最大值可达最小值的10倍。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区线性矩法对四川省水文频率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地区线性矩法在水文频率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并改进我国传统水文频率分析的研究成果,为四川省的防洪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根据地区线性矩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对四川省共计150个国家自动气象站点的年最大日降雨序列进行分析,对四川省进行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区域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根据各个一致性区域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估算出各个站点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值。此外,还把地区线性矩法与传统水文频率分析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可以划分为9个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1区、2区、3区、5区、6区、7区、8区、9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均为广义逻辑斯蒂分布(GLO),4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为广义极值分布(GEV);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3区、4区、6区为主要暴雨区。随着重现期增大,利用传统方法得到的设计值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丹徒站1981-2016年长系列实测降雨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 3h、6h、12h、24 h共4种中长历时的年最大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采用模糊识别法识别了 4种历时暴雨的雨型特征,并基于优选得到的分布函数计算不同历时、不同重现期的设计面雨量;依据5场典型场次暴雨,分别应用同频率法和P&C(Pil...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辽宁省近70年完整、可靠的544个站点暴雨资料,选取暴雨中心雨量高于200mm、降雨间隔时段低于6h的162场典型暴雨,对辽宁省短历时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南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是辽宁省区域大暴雨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短历时暴雨主要集中在12h以内,12h降雨量占总雨量的72%,最大24h暴雨多在120~600mm之间;暴雨空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暴雨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及西部沿海区域。该研究成果对于辽宁省防洪治涝总体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中在系统分析辽宁省暴雨洪水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对致洪暴雨阈值及其时空分布进行研究。为保证降雨径流的一致性,研究以辽宁省55个集水面积2 000 km2以下,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水文站为代表站,统计各站5年一遇洪水对应的3h、6h、12h、24h降水,分析各时段致洪雨量阈值,并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丽英 《人民珠江》2009,30(6):24-26,30
初步分析高程对元江最大点暴雨分布的影响,选择了有代表性的11个自记雨量站最大10min、30min、1h、6h、12h、24h,3d等7个时段的暴雨资料样本分别进行频率计算,并在双对数纸上点绘各站设计暴雨平均强度-频率-历时曲线,结果表明:各站设计暴雨平均强度-频率-历时曲线是一条多折点变斜率的线。暴雨衰减指数值随历时的变化较大,但各站相同时段的值较为接近,具有较稳定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该地区暴雨衰减指数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元江最大点暴雨参数等值线图的绘制和合理规划开发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排涝区的内涝分析为例,基于涝区附近雨量站实测雨量资料与外江水文站实测水位资料,以雨量站年最大24 h、最大72 h降雨量与同时期外江水位对应情况,以及外江历年最高日平均水位与同时期降雨对应情况,进行最大时段降雨与最高水位的相关性分析,以此判断排涝区内暴雨与外江洪水的遭遇情况,为排涝计算选择合适的水文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曹江流域1967—2013年历年最大1 h雨量(雨峰)、最大6 h雨量和最大24 h雨量为样本,采用非对称Archimedean Gumbel-Hougaard极值Copula构建3个时段雨量联合分布的典型台风暴雨过程线。主要结论如下:①采用3个历时雨量联合分布推求的曹江流域设计暴雨值大于2个时段联合分布和单一时段设计暴雨值,同频率放大的设计暴雨过程线,整体效果相对最优,为设计雨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②按24 h最大雨量选取的主峰靠后的多峰暴雨过程危险率最大,构建的典型设计暴雨过程线最具代表性;③以三时段雨量组合的"或"联合重现期作为流域的设计标准适用于应对此流域雨洪风险。  相似文献   

9.
基于ArcGIS对广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因子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指标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运用ArcGIS对广东省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结果显示,广东省暴雨洪灾高风险区域主要在粤东、粤西沿海区域和北江中下游清远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10年广东省23个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平均高度场资料和水汽通量场资料,分析了广东省汛期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广东省汛期降雨量有清远、阳江、海丰3个高值中心,前后汛期的暴雨日数分布也体现了3个高值中心的特征;广东大部地区的汛期暴雨日数总体趋势是逐年增加的,只有111.5°E—113°E附近的区域是逐年减少的,前汛期广东大部地区的暴雨日数线性趋势是减少的,后汛期广东大部地区暴雨日数是线性增加的。导致广东地区汛期暴雨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是距平风场的性质和水汽输送渠道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是极端降水多发区,为分析广东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的主要特征,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16日之间共1 553 d的3 370个站点逐时降水量资料,并运用统计学、热点和泛克里金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显示,极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10月,约占全年降水的78%,广东省的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场次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从不同区域看,广东省极端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粤东汕尾—汕头—揭阳、粤西阳江—茂名、粤北韶关南部、珠三角江门—惠州北部等地区发生极端降水的总场次达57 756场,占比达到71%,韶关—清远北部、梅州西部—河源北部、云浮东北部和肇庆西部等地区发生极端降水的总场次达23 590场,占比只达到29%,沿海地区发生极端降水的总场次为55 315场,占比达到68%。极端降水由沿海到内陆呈现递减趋势,沿海发生极端降水远远多于内陆地区。极端降水在空间上大致呈现东、西、北部少,中、南部多的格局,极端降水由南向北呈带状递减。研究成果可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管理及防洪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reme dry events, such as the annual maximum dry spell length (AMDSL), is a key practice for regional drought analysis and mitigation management. For arid and semi arid regions, where the data set is short and insufficient, the regionalization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ransfer at-site data to a regi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and region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annual maximum dry spell length for Isfahan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semi arid region of Ira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daily database compiled from 31 rain gauges and both L-moment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use of L-moment method showed a homogeneous region over entire province with generalized logistic distribution (GLOG) as the region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 However, the cluster analysis performed two regions in west and east of the province where L-moment method demonstrated the homogeneity of the regions and GLOG and Pearson Type III (PIII) distributions as region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for each region, respectively.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applied on at-site statistics of AMDSL and found the L-coefficient of skewness (LCs) and maximum AMDSL the main variables describ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AMDSL over the Isfahan Province. The comparison of two homogeneous regions also prov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reg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indicates the advantage of the use of multivariate methods with L-moment method for hydrologic regionalization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drought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极端暴雨条件下频率曲线线型及参数问题,分别采用不同偏变比P-Ⅲ型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分析,并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为实例说明了算法适用性.利奇马暴雨在小清河重现期为120~140 a,利用Rsv=3.5、Rsv=5和Rsv=6三种偏变比P-Ⅲ型频率曲线,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拟合1951年 ...  相似文献   

14.
余雷 《广西水利水电》2011,(2):34-36,46
2010年6月粤东沿海惠来县发生了超5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其最大1h及6h雨量均列为有资料以来第一位,通过分析"10.6"暴雨成因、过程、时间和空间分布,为粤东地区以后的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滇中高原核心城市楚雄市为研究对象,分30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0—2009年降水时间序列,通过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其进行多时间尺度研究,探讨其演变趋势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楚雄市降水序列均呈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对于各种时间尺度的降水序列均表现出一致的降水变化规律,传统干旱区干湿季节差异性缩小;年降水相关性最好,最大6、24 h降水量相关性非常高,短历时(即最大1、6、24 h)降水与中长时间尺度(即月、年)降水相关性最差,短历时降水对中长时间尺度降水的影响较小,区域使用的数据资料序列小于由气象资料数据序列的长度限制,说明周期性的可靠度不高,还需要进一步根据更长的序列资料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赣南地区近58年来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巨大,为评估其变化趋势,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赣南地区1956—2013年基于气温和极端降水的8个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年降雨总量没有显著变化,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②气温在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变化一致,几乎全部站点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都有显著上升趋势,且秋季上升幅度最大,其最低气温最大上升幅度为每10 a上升0.39 ℃;除春季外,日温差均为减小趋势;③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加趋势,年尺度上最大日降雨量和最大3日降雨量均有显著增加趋势,冬季增加趋势更加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赣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保持一致,极端降水事件也在加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上海市徐家汇站1960—2011年的日降雨资料,分析上海市年最大1d和3d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性;择优选择GH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1 d与3 d降水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并推算它们的同现重现期和组合风险概率。结果表明:年最大1 d和3 d降水随时间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均值随年代增加;年最大1 d和3 d设计暴雨同频遭遇风险率在75%~85%之间,且同现风险率随年最大1 d设计暴雨值增大而增加。在设计上海市防洪排涝标准时若考虑最大1 d和3 d降水量的遭遇组合,有利于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保障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an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ical regimes and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sin of Siatista, a sub-basin of the Aliakmon river basin, located in Northern Greece. Initially all acquired hydrometeorological data of the study area, as well as the hydrometric data at the outlet of the basin, were analyzed and processed. A monthly conceptual water balance model was then calibrated using historical hydrometeorological data for determining changes in streamflow runoff under two different equilibrium scenarios (UKHI, CCC) referring to the years 2020, 2050 and 2100. It was found that by applying the two scenarios there will be a reduction of the mean winter runoff values, a serious reduction of summer runoff, an increase of maximum annual runoff and a decrease of minimum annual runoff values, an increase of potential and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leading to a decrease of soil moisture, a reduction of snow accumulation and melting due to temperature increases,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of spring runoff values and a shifting of the wet period towards December, resulting in severe prolongation of the dry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