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交战双方一开始便使用了电子战手段,从英国对德国空军无线电导航装置的干扰,到德军成功蒙蔽英国海岸雷达掩护3艘主力战舰北上的"海峡冲刺"行动,再到解除禁令的"窗口"箔条让德军雷达防空系统几近瘫痪,形式多样的无线电对抗行动贯穿始终。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却迥然不同,固守"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队对雷达等新兴电子设备对战争的影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日本雷达无论质量、数量都与德国的"弗雷亚"、"维尔茨堡"相去甚远,极为零散的部署也无法和"卡姆胡贝尔防线"相提并论。所以,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电子对抗,以美军对日军雷达部署的电子侦察行动为主。  相似文献   

2.
马岩  刘圆 《兵器知识》2011,(11):72-74
1947年,一架误入东德的美军C-47运输机被苏军高炮击落。由于事发当天天降大雾,能见度很差,仅凭肉眼观测是很难把这架运输机击落的,所以美军怀疑苏联已经在东德部署了火控雷达。为了证实这一点,美军对2架B-17轰炸机进行了改装,安装了电子侦察接收测向设备,并将其派到C-47坠落的地区轮番侦察。果然,2架飞机在那里接收到了频率为570兆赫兹的雷达脉冲信号,并对信号源进行了定位。后经证实,苏联在该地部署了缴获的德制"维尔茨堡"雷达,这次侦察行动也成为了美军对苏电子侦察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如今,电子侦察手段已发展为专用电子侦察卫星、侦察机、侦察船、地面监测站和通用ESM设备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电子侦察到底能获得什么重要信息,又是怎样获得的呢,本文就带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3.
正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对电子对抗技战术的运用更为纯熟,无线电侦察、干扰和反干扰的意识深入人心,电子战行动的组织原则已经被编入新的作战条令之中。反观日军,无论是雷达的技术水平还是官兵对电子对抗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开战之初的状态。在这个无形的战场空间中,美军已经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有人把电子战行动拍成一系列"泡面番"的话,恐怕近30年的画面都要被美军"霸屏"。每一集开场,头顶上的电子侦察卫星和的电子侦察机就在时刻嗅探着对手微弱的雷达和通信信号,满载反辐射导弹的"野鼬鼠"小队机敏地寻觅着猎物,伴随空袭编队飞行的EA-6B强悍的电子干扰让对方雷达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5.
美军卫星侦察能力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美军卫星侦察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描述了美军卫星的发展过程,并对照相侦察卫星、雷达成像卫星、电子侦察卫星的侦察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轻兵器》2017,(21)
<正>塞班岛战役爆发于二战时期的1944年,是美军突破日军太平洋防线、准备攻击日本本土而实施的一场岛屿争夺战。这场战役状况如何?有着怎样的经验教训?请看——战役爆发的起因1941年12月,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遭日军偷袭,这次偷袭将美国卷入二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随后,美军在太平洋上与日军展开一系列海上舰战并惨烈争夺了瓜达尔卡纳尔岛、布干维尔岛等岛屿。1943年底,美军兵分两路向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也称为"外防御圈")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群岛一线实施进攻。1944年2月,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之瓜加林、马朱罗  相似文献   

7.
天兵 《兵器知识》2012,(2):52-55
2011年9月23日,日本用H-2A火箭成功发射第4颗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光学"-4(Optical-4)之后,12月12日,日本又用H-2A火箭把第3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雷达"-3送入太空。"光学"-4是日本第二颗第二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分辨率比第一代高,为0.6米,用于替代已经超过设计寿命的"光学"-1卫星。"雷达"-3是日本第一颗第二代雷达成  相似文献   

8.
廖新华  景启鹏 《兵器》2008,(5):24-29
1944年年初,随着美军B-29“超级堡垒”轰炸机驻中国前进基地群逐次完工,美国远程轰炸机部队对日本本土跨海轰炸的“马特霍恩计划”即将实施,复仇的烈焰就要降临这个罪恶的岛国。根据对德战略轰炸的经验,B-29机群必将遭到层层阻截。日军防御体系的核心是昼间截击机、高炮和雷达指挥的夜间截击体系。考虑到德、日潜艇经常往来传递科技资料,日本可能掌握了德国在雷达及电子对抗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及美、英在对德轰炸中采取的电子对抗手段,美军认定日本已拥有德国提供的高炮、探照灯和火控雷达,或进行了仿制,只是一直隐藏不露而已。  相似文献   

9.
亚洲坊     
《兵器知识》2011,(5):13
<正>韩国即将接收首架737预警机波音公司将在7月向韩国交付首架"和平之眼"737型预警机。该预警机包括增重的737-700客机平台、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多模式电扫描阵列雷达和敌我识别系统、电子支援与通信措施、电子告警和自卫系统、地面系统和备件。2006年11月,韩国与波音签订了16亿美元的合同,在2012年前采购4架"和平之眼",继而创建一支以该预警机为主,包括无人机、RF-4C监视飞机、"霍克"800飞机等在内的战术侦察联队。该预警机是韩国独立情报收集、监视和侦察能力的核心装备,是为2015年起将韩国军队战时情报收集、监视和侦察指挥权由美国移交给韩国做准备。目前韩国严重依赖美军在日本冲绳基地的侦察飞机执行上述任务。  相似文献   

10.
马岩 《兵器知识》2011,(12):63-65
1945年7月底,美国陆军航空兵第392轰炸机中队受领了一个绝密任务——在日本本土投放核弹。为保证杀伤效果,这2颗原子弹使用了无线电引信,向地面发射410~420兆赫兹的电磁波,不断测算出离地高度,以便在570米的空中精确引爆。但是,这种引信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由于雷达波功率要远高于无线电引信的功率,如果日军有频率相近的雷达工作,那么核弹极有可能提前或延后引爆。所以,在投放前,美军进行了大量的情报搜集和技术测试,投放当天不间断地还对核弹载机飞临的区域进行电子监视,最终确保了核弹的顺利投放。随着科技发展,武器装备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但是,电磁波天生就是块"吃独食"的料,如果挨得太近,它们就会互不相让地打起架来,丝毫不顾忌"本是同根生"的亲戚关系。今天,我们就聊一聊电磁兼容的故事,首先让我们来看三份"病历"。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22日,美国陆军第14导弹防御部队在日本京都府京丹后市的航空自卫队"经之岬分屯基地"正式成立,并组建美军"经岬通信所"基地,为部署TPY-2陆基X波段反导雷达提供保障。这是美军在日本部署的第二部TPY-2陆基X波段雷达。TPY-2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导雷达?其对我国导弹武器作战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方雷达易受到敌方大规模强干扰的问题,从"进攻性反侦察"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敌方电子支援侦察系统的干扰方法。首先分析了侦察系统中多重信号分类算法(MUSIC)的测向估计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基于MUSIC及其解相干算法的测向方法,提出窄带噪声干扰及相干干扰的干扰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窄带噪声及相干信号均可使MUSIC算法的估计性能大幅下降,同时高强度的相干干扰还可形成具有欺骗性的假目标,从而导致敌方电子支援侦察系统无法准确获取我方雷达所在方位,保证了我方雷达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飞航导弹》2021,(4):84-89
基于OODA环作战理论的指导和牵引,美军不断建设完善侦察监视体系。考察了美军主要的空天侦察监视系统发展现状,分析认为其将会对导弹系统带来减弱威慑效果、削弱生存能力、迟滞发射行动、降低突防概率等诸多威胁,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丰富伪装防御手段、改进导弹部署样式、加强训练与检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潜侦察手段日新月异,对潜侦察平台的布署也由最初的水下、海面(陆地)向空中、太空扩展,其中美军的航天反潜侦察能力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论述航天反潜侦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军航天对潜侦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焕松 《轻兵器》2004,(11):10-11
伊拉克战争中,尽管美军对伊军布防情况了如执掌(通过侦察卫星),可在城镇中遇到伊军零星抵抗时,不得不报告上级请求空中侦察及火力支援。这一举动既延误战机又有损于美军的整体形象,其主要原因是对敌地面小规模防御体系缺乏有效的侦察手段。但这一现象很快就得到了改变,随着各种单兵用无人机陆续研制及装备部队,连、排及班一级步兵分队将拥有灵活机动的战场微型侦察无人机。它们将利用先进的侦察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实时地将图象传递给连、排指挥车,为战术行动提供第一手情报。  相似文献   

16.
记:先谈谈电子战飞机的种类。康:电子战飞机主要有电子侦察飞机和电子干扰飞机两大类,此外还有专门实施硬摧毁的电子战飞机,也可算作电子干扰飞机的一部分。电子侦察机分战略和战术型两种,战略电子侦察机是平时和战时不间断对地面防空系统进行侦察的飞机,像美国海军的EP-3和空军的RC-135,都是长时间在侦察对象国境线外飞行,获取雷达、通信、测控等电磁信号。  相似文献   

17.
美军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功能最全、性能最好的侦察卫星系统。介绍了美军侦察卫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美军现役侦察卫星的作战部署情况。探讨了美军侦察卫星发展对未来战争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对抗卫星侦察的被动防御手段和主动攻击手段。  相似文献   

18.
廖新华  景启鹏 《兵器》2008,(6):21-25
全面电子对抗 1945年3月底美军进攻冲绳。驻马里亚纳群岛的第21轰炸机司令部出动了所有兵力对日本的城市和工业目标实施空前规模的袭击。1945年4月初美军认为日本的警戒雷达不构成真正的威胁,电子对抗措施能大幅度降低B-29损失,没有必要因为担心日本获得美国电子战情报而因噎废食,因此决定全面启用电子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2月7日,日军采取偷袭方式给予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以致命的打击。在这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日军先后侵占了东南亚和南洋诸岛。一时间,日本的侵略势力达到鼎盛。但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决定了自己的最终命运。自1942年8月,美国及其盟国在所罗门群岛发动反攻以来,日军接连败北,至1944年8月,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及塞班岛、关岛相继落入盟军手中,日本的外围防卫线被突破,日本本土随时都有遭袭击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雷达对抗侦察系统在侦察方面的突出优势,对其实施被动对抗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而有关雷达对抗侦察系统主动对抗的研究还比较少。从理论上以雷达干扰效果评估准则为基础,探讨了适用于雷达对抗侦察系统干扰效果评估的准则,分析了两者在同一准则下不同的注记;同时根据相应的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建立了雷达对抗侦察系统干扰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