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实现高分子材料功能化和开发新材料的重要途径.通过互穿网络聚合物方法制备的共混聚合物,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近年来共混聚合物改性研究的热点.共混聚合物增强方法主要包括:添加"第三组分"、反应性增容、离聚体共混改性和互穿网络聚合物.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详述了互穿网络聚合物在导电材料、药物控释体系、功能膜、涂料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了互穿网络聚合物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用功能化聚丙烯对聚丙烯(PP)共混体系进行改性,探讨了几种功能化聚丙烯对共混体系附着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功能化聚丙烯MP3使共混体系的可漆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低介电高耐热环氧树脂/聚苯醚/POS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强  韩玉  李锦春  邹国享  宋艳 《功能材料》2013,44(9):1320-1323
采用环氧化聚倍半硅氧烷(glycidyl POSS)对自制低分子量聚苯醚环氧树脂共混物进行改性得到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POSS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相结构的影响。当POSS含量在3~15phr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在3.45~3.70(1MHz)间,介电损耗正切在0.0098~0.0119间,相对于基体材料明显降低。热机械分析(TMA)表明,POSS的加入提高了基体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当含有15phr POSS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了18.8℃。热失重分析表明,POSS提高了基体材料的初始热分解温度、统计耐热系数和最终残炭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POSS粒子降低了聚苯醚分散相的尺寸,促进了聚苯醚和环氧树脂的相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纤维素基轻质多孔材料具有质轻、孔隙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隔热等领域,但易燃、耐水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通过复合改性可以改善上述缺点,并赋予其新的特性,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功能化改性方法和复合轻质多孔材料的广泛应用。方法 通过追踪国内外纤维素基轻质多孔材料的功能化改性研究和应用进展,概述纤维素基轻质多孔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性能,重点分析纤维素基复合轻质多孔材料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和应用,详细介绍纤维素基复合轻质多孔材料在众多领域的应用。结论 将有机或无机材料与纤维素进行复合制成轻质多孔材料,可以实现阻燃、吸附、电磁屏蔽、导电、疏水、抗菌等功能,拓宽了纤维素基轻质多孔材料在包装、医用、电池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强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化改性是当前分离膜研究的热点之一.对PVDF膜近年来在共混改性、表面化学改性、表面接枝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PVDF分离膜改性领域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指出膜材料共混改性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开发最早的一种工程材料,聚酰胺具有强度大、韧性高、耐热性好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器械等领域。综述了近年来聚酰胺的共聚改性、共混改性、纤维增强、无机纳米粒子填充等改性方法,指出共混改性是聚酰胺改性的研究重点,并对未来聚酰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蜂窝状碳材料,由于其具有奇异的比表面积效应、光电效应和机械强度等优点,在能源、环境、军事和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石墨烯材料的功能化可对其结构、物化性质和光电性质等方面进行有益调整,从而拓宽了其对化学物质的检测范围。主要综述了近期利用化学改性、纳米颗粒修饰和聚合物复合方法对石墨烯材料进行功能化改性的研究进展,以及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在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气体传感特性方面的应用,并对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功能化与高性能化的通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用耗材及器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重要的医用材料之一,血液相容性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通用高分子的血液相容性可通过化学和生物修饰来实现。采用的方法大体分为本体改性和表面改性。本体改性主要通过反应接枝和反应共混实现;而表面改性则主要通过在材料表面制备亲水性聚合物刷或亲水层、固定生物活性分子和形成生物仿生膜3种方法来实现。目前,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浆蛋白吸附、血小板粘附和红细胞溶血3个方面。结合本课题组近期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和生物改性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贾园  师瑞峰  蒋勰  刘振 《功能材料》2020,(4):4040-4045,4053
环氧树脂材料具有质量轻、造价低、易于规模化生产等特点,兼具较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在电子电器材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介绍环氧树脂性能的基础上,对其开发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无机共混改性、有机共混改性、化学合成改性等,同时总结了环氧树脂在电子电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PPO(聚苯醚)与其它聚合物,如聚苯乙烯、聚酰胺(尼龙)、聚烯烃等,共混改性形成改性聚苯醚(简称 MPPO)或聚苯醚合金。由于构成 PPO 合金的主要组份呈憎水性,所以大多数MPPO 吸水率低,在较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质;除置于某些有机化合物中可引起 PPO 合金软化或碎裂外,受水、酸、碱、大多数的盐溶液影响甚小;另外,还具有耐火绝热性质。由这类材料制成的产品冲击韧性高,稳定性能好,耐热不变形,且具有自熄性、溢料现象少。因而从60年代以来随着汽车、电子电气等工业的高速发展,这种材料逐渐发展成一类用途广泛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相似文献   

11.
乙烯-醋酸乙烯酯材料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EVA材料的3种主要改性方法(共混改性、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以及加工工艺,并对EVA改性材料在阻燃、导电、发泡、太阳能胶膜、热熔胶和包装薄膜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EVA材料在改性技术上的不足和应用范围上的局限性,对其未来在加工工艺上的改进方法及其在防滑运输包装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改性聚苯醚(PPO)和热致性液晶(LCP)以不同的配比共混,用注射成型法加工成试样,研究了这些共混试样的落重抗冲行为,测定了临界应变能释放速度CIC,讨论了它与液晶含量的依赖关系,并从试样形态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木材是一种绿色环保、成本较低的天然材料,木材功能化改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介绍了木材脱除组分、冷冻处理、高温碳化和浸渍处理的功能化改性方法。阐述了以木材孔道结构为出发点,对其进行功能化处理,并应用于油水分离、海水淡化、储能器件领域。结合相关研究方法及内容,提出木材功能化改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改性聚苯醚在覆铜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苯醚 (PPE)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 ,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耐热性能 ,是高频应用的理想印制电路基材之一。本文综述了使聚苯醚改性成为热固性材料的几种方法和热固性改性聚苯醚覆铜板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PLA(聚乳酸)作为当前3D打印领域的热点,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性能,被广泛研究。依据生物可降解材料PLA的性能,本文综述了3D打印PLA功能化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改性剂、复合物对PLA的改性影响,总结了当前改性研究现状,并为后续的改性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聚乳酸材料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期聚乳酸材料的改性研究做一总结,包括化学共聚、高聚物共混和无机复合改性等方法。聚乳酸各种性能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也在改性方法中穿插阐述。同时归纳了近期聚乳酸改性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几年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填充、共混、化学接枝与交联等改性研究方法;介绍了EVA在太阳能封装材料、发泡材料、热熔胶、阻燃材料、导电材料和隔热隔音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聚偏氟乙烯分离膜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对聚偏氟乙烯 (PVDF)功能高分子分离膜近年来在共混改性、表面改性、化学改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综合分析了相容性、制膜条件等对共混成膜过程的影响及膜性能的调节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在PVDF分离膜表面改性、化学改性方面的进展 ,并针对PVDF分离膜改性领域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小麦蛋白的结构研究、加工技术和改性技术3个方面概述了小麦蛋白材料的研究进展。在结构研究方面,着重介绍了小麦蛋白的化学组成、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加工技术方面,则分别介绍了模压法、浇铸法和挤出法等在小麦蛋白材料加工中的广泛应用;改性技术方面,详细阐述了增塑改性法、物理共混改性法和化学共混改性法等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海藻酸钠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改性方法不同,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了海藻酸钠的共混改性和化学改性及各自的载药性能,分析了改性材料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展望了海藻酸钠的改性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