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动化博览》2023,(4):5-5
2023年4月2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与施耐德电气共同主办的"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第四季正式拉开帷幕.本年度"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以行业需求为驱动、以技术趋势为导向,形成"双营"模式下"5+1+4"的全新行业场景设置,为拥有技术专长与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联合共创平台,以孵化和落地更多联创方案,持续激活更加丰富多元的工业场景,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丁娇 《物联网技术》2022,(1):128-130
结合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评估面临的问题。在当前通信工程专业评估已有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一种既符合新工科建设需求又契合地方本科高校特色的通信工程专业评估方案。该方案借鉴了《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理念,以问题、需求和成果为导向,采用"校内评估+校外认证"的专业评估模式,巩固现有的教学成果,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形成专业特色,培养符合地域需求的新通信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为新工科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通信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创新能力的通信技术人才一直是专业教育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顺应新的教育形势,提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融合"雨课堂"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它以工程教育三大核心理念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环节;以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和考核方法改革三个方面作为抓手进行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虚拟制造业创新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虚拟可视化技术为手段、数据流程优化重构为保障,开展面向新工科的"虚拟现实+先进制造"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虚拟制造领域实际工程需求为导向,着眼于虚拟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通过开发虚拟柔性制造、3D虚拟打印、虚拟装配、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虚拟维修维修等系统,加速制造业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培养虚拟制造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构建包含高校、科研、企业及产业的虚拟制造领域完整产教融合生态圈.  相似文献   

5.
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3+1、2+1+1培养、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建立"需求牵引、知识结构完备、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面向企业需求的IT类专业课程体系,阐述就业导向,立足地方,拓宽视野,能力本位,学以致用"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人才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时,需根据专业认证标准统计大量的师资数据。笔者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分析了目前专业认证师资队伍信息统计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教务系统和科研管理系统等现有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互联网+师资管理新型师资管理信息化平台,提高专业认证工作的效率,为专业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技能型人才,本文以"赛证融通"为导向,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Web应用"1+X"认证的相关内容和标准,对现有软件测试课程从教学内容、考核机制、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嵌入式的教学内容、递进式的考核机制、过程式的评价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在采购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下,高校努力实现"互联网+政府采购",逐步实现高校资产采购向信息化和电子化转型.本文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采购流程,介绍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采购报批平台和浙江省本级政府采购云平台两个平台,实现"无纸化"采购.针对高校采购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若干建议,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9.
尹波 《计算机时代》2021,(6):68-70,73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引导下,培养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科研创新能力的欠缺是当前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分析归纳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以计算机学科为例,以跨学科团队作为主要实施载体,着重从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加强科研实践、提高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措施,为高校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智能终端用户的高速增长,校园WLAN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大部分国内高校的WLAN接入认证方式以IEEE802.1X和Web Portal+DHCP认证为主,而针对无线智能终端接入的实践并不多。该文对目前校园WLAN接入认证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校园WLAN建设中应该考虑的无线智能终端接入问题提出了改良的Web Portal+DHCP认证和简易化的Mac地址认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山东省产业的状况,围绕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两化融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研究产教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提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素质养成、价值积累"五位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平台+方向+项目实战"课程体系和"基地+工作室"教师能力提升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思政背景下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工程教育认证出发,提出基于"OBE+思政"的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框架,阐述如何构建基于"OBE+思政"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以湖北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以学习产出为目标,介绍课程群"OBE+思政"教学实施过程,最后说明课程群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建设"一流课程"为引领,结合佳木斯大学实际,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平台部署、课程教学实施及课程评价管理等方面对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旨在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助推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分析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针对地方高校师资力量薄弱、就业指导滞后、课程设置与教育部直属院校大同小异和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结合教高[2011]6号文件精神,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1+2+1"人才培养模式,以贺州学院为个案,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五个方面介绍创新改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本文以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背景,采用工学结合的2+1模式,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体系;将CCNA认证体系完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双证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一、主流制造企业信息化三驾马车 随着新形势下国家对制造业的深度改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决心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企业从"制造"走向"智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家也出台了顶层指导战略《中国制造2025》,并强调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手段促进该战略的落实.制造企业要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需要实现从智能研发、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服务到智能管理、智能决策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与常规实践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构建"做中学、学中创"软件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引导各年级学生在程序设计、系统设计、实践创新及系统集成四级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以产出为导向逐层递进式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并在程序设计大赛、互联网+等双创大赛中得到有效验证,培养了一批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软件工程实践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社会对高素质智能技术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当前国民经济建设对面向"工业4.0"人才的实际要求,提出面向"工业4.0"的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创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产业学院是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新形式,是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通过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进行探索,分析了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校企合作机制及保障体系建设,阐述了以工程教育为目标的育人模式和基于企业应用型的育人模式构建途径,提出了“双主体模式”的校企合作机制和推进“1+X”职业证书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为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短讯     
《自动化博览》2020,(3):2-7
2020年3月11日,中国联通与雅戈尔集团在宁波举行"5G制衣智能制造示范平台项目"启动仪式;双方将合作实施5G+制衣智能制造示范平台,实现"124"目标,即打造"1"个5G示范标杆——宁波第一家5G智能制衣工厂;构建"2"个能力平台——"基于5G的制衣智能制造平台"和"自主可控的全连接管理平台";打造"4"类5G云边协同应用——数据采集、仓储物流、智能工艺、智能裁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