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本文就智能变电站在运行巡视、倒闸操作、缺陷及异常处理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在应用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国宏  徐岩  李秋燕 《中国科技博览》2012,(26):281-282,268
智能变电站的实施将对目前的变电生产运行产生深刻影响。智能变电站是在智能化开关、电子式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及自诊断、变电站运行操作等技术基础上,实现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运行安全、在线监测的最佳途径。本文以鄢陵220干伏智能变电站为例,通过仿真支撑软件和仿真应用软件将鄢陵变电站各项功能在计算机上再现。同时提供实际过程中的异常及事故处理、运行人员操作记录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智能变电站是一个庞杂的运行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涉及多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就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展开讨论,结合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专有特点,从运行、检验、故障处理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实践中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运行以及维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智能电网的支撑和重要基础是智能变电站,本文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之间的区别,对智能变电站的组织结构、智能设备的控制顺序和功能等进行阐述,着重对与智能变电站相适应的高级功能进行研究,结合智能变电站在维护、运行和处理应急事故过程中的特点,对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检修设备、实时分析诊断及时、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和自动管理工作票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意见,有助于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促进变电站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智能电网的建设迅速崛起,智能变电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防护作用。本文主要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特征给予分析,并探讨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的相关要求,对二次设备的检验及故障处理也给予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作为一个重要的防护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微小的问题,但是带来的后果将会是相当严重的,本文结合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运行、检验、能够发生的故障以及处理办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运行以及维护管理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新型的智能变电站,对新颖的技术管理系统要求较高,提升继电保护系统工作效率,将为整体的电力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相关智能电子设备的支持,而智能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调度管理需加以注意,这是在常规变电站基础中增加的新型设备,对其管理需采用相关管理技术,不能以一个标准进行管理。结合当前电网发展趋势,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其功能亦能得到拓展。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给出与其相关的实际继电保护系统结构图,对继电保护系统正常运转及操作方法、存在的隐患及处理方式和运行维护方式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可靠性及稳定性影响着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当前我国华东电网建立第一座500kV的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吴宁变电站,其对合并大内配置情况进行了变革,改变了设备的而运行工作环境。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复杂程度很高,需要综合实际运行维护和管理经验。本文对500kV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与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电力企业应该提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工作的关注度,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机等进行有效的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该文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特点及其作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现状、220 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构成以及220 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策略,希望能够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参考,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江阴电网已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为实现变电设备运行监视的模拟量、开关量信息由监控系统采集上来分类显示并告警,对信号出现的实现可以做出最快的响应速度,减轻变电所值班员的工作量、提高事故异常处理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制定一套合理的告警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3000系统中遥信、遥测信息的告警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唐旭东  杨晓辉  张鹏飞 《硅谷》2012,(22):26-27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和分析智能变电站设备基本信息、运行信息、试验信息和故障、缺陷信息之间的数据关系和规则,构建智能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与预测分析系统。主要论述系统的构建过程,并展望智能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应用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将现有二次设备进行集成整合处理,可以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水平,为智能变电站良好发展创造条件。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对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设备进行分析和考虑,进而合理规划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方案,使其切实有效的应用,提升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水平。对此,本文将从分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的概述展开,就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过程层设备集成、间隔层设备集成、站控层设备集成的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智能变电站可以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主旋律,也是调度班组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题。电网调度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机构,随着自动化系统各项指标逐步被纳入到电力生产的安全考核项目中,对调度机构工作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素质管理、加大技改投入、改善设备运行环境以及加强管理模式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电网安全关系到地方经济命脉和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源动力,电网调度和变电运行人员作为处理异常事故的主要人员,对能否正确、快速处理异常事故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现场变电运行人员的异常事故处理能力对整个异常事故处理过程又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异常事故处理能力是当前变电运行专业面对的首要培训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电力系统当中智能变电站非常重要,属于电力系统当中关键的核心设备之一,可以说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对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针对500 kV智能变电站的配置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但是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拥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结合变电站具体的运行情况和管理经验,来综合进行变电站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变电站建设成为了变电站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概述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整合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装置全下放方案,并对间隔层装置全下放方案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实践证明,通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整合,可以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综合效益,其间隔层装置全下放方案在节约投资及设备,降低成本,技术成熟便于推广等优势,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智能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监测系统,包括无线远程控制系统、调度监控控制中心和调度显示屏以及监测设备,无线远程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与调度监控控制中心相信号连接,调度监控控制中心与监测设备相连接,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诊断模块、防盗监控模块、可编程存储器以及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监测服务器相信号连接,监测服务器通过CPU模块进行信号处理,CPU模块通过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发送给调度监控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电网建设的重要部署,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大量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行,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在运行维护过程中,涉及继电保护设备的消缺和例检工作,由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整体架构与传统变电站完全不同,因此,如何做好继电保护的安全措施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现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的规范化建设(本文以220k V电压等级设备例检为例,其他电压等级可参照)。  相似文献   

19.
当前,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进了变电站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为智能变电站的普及与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前提,也让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检测工作更为高效、便捷与全面。集中式数字保护装置是新阶段智能变电站中运用较广的、效果较为显著的安全装置,集中式数字保护装置的应用既相对减少了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使用数量,减少了继电二次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提升了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系数,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内部结构,使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测与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也是确保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与前提。  相似文献   

20.
郭杰  王娜 《硅谷》2013,(16):133-133,143
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先进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包括数据采集数字化、信息交互网络化、系统分层分布化、设备操作智能化、以及设备检修状态化等,因此,智能变电站代表了未来电网发展的方向。文章探讨了如何做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从而为智能化变电站的安全供电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