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民族高校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符合民族高校自身特点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如何体现"智能+民族"和"软硬结合"的专业培养特色,阐述民族高校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2.
校政企产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现有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校-政-企"共建、共享、共赢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服务临港人工智能主导产业,以临港集团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为例,介绍相关建设方案,为未来产业学院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技术高速发展,高校人才培养面临工科新要求下的教育转型。独立院校软件工程类人才培养存在前沿理论与应用脱节、课程体系陈旧、教师工程经验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为解决当前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工科背景下适合软件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探索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为培养符合新技术发展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软件工程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训的3个案例,分别针对新工科的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数据与大数据分析而设计。案例1通过单片机和传感器介绍物联网的基本应用;案例2通过寻路算法介绍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案例3通过互联网收集数据介绍数据分析与数据呈现。对机械、能源、电气、电信和生命等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与现有教学体系脱节的问题,提出"以赛促学"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科竞赛成果作为实践教学的第三方评判标准,以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实践教学的最终成果,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和流程,制作实践案例资源,提升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人工智能专业内涵及专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依托企业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以扎实落地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着力点,探讨人工智能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对校企深度融合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介绍,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龙  黄鑫  张喆  刘娇 《计算机教育》2023,(3):203-207
分析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引入人工智能内容存在的挑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环节以及考核方式多个方面介绍教学全过程改革和实践过程,并通过调查问卷说明教学效果,为新工科建设中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师范类高校在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契合新工科交叉融合实践能力培养内涵的问题,对于产教融合的思维素养标准重定义、实践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建立、实践质量评估4个方面的建设提出路径,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新工科实践项目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为例,介绍师范类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过程,最后说明取得的实践探索成效。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问题,并从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角度探讨了实践做法,以期为相关人才培养拓宽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教学中仍存在以知识点灌输方式为主、错误地用知识点匹配学生能力等问题,提出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基础、以能力产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体系,介绍面向能力产出的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我国智能人才的培养现状,立足西北地区,依托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优势,以服务现代邮政、物流快递行业为特色,阐述"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保障体系"3个关键环节进行的改革,构建"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合一"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变的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人工智能在制造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实现制造的知识化、自动化、柔性化以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的关键。机器学习无疑是最有希望实现这个"智能"的研究方向之一。斯坦福大学的"Stanford Engineering Everywhere"免费提供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工科课程给全世界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得益于这个项目,我们有机会和全世界站在同一个数量级的知识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变的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人工智能在制造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实现制造的知识化、自动化、柔性化以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的关键。机器学习无疑是最有希望实现这个"智能"的研究方向之一。斯坦福大学的"Stanford Engineering Everywhere"免费提供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工科课程给全世界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得益于这个项目,我们有机会和全世界站在同一个数量级的知识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工科培养模式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改革总体框架,按照夯实学科基础、突出前沿交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介绍理论教学、实训及科创、毕业设计3类课程科教融合实践路径、课程思政融入实践路径和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最后说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具体实际,分析课程建设与新工科建设、"产出导向"、"两性一度"、课程思政的关系,提出反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思政素材库,依托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课程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重大疫情,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作为智能化防疫力量,成为疫情阻击战中的特殊"逆行者"。无人消毒车、防疫服务机器人、智能医疗系统等智能创新应用,有力地支援抗疫一线、防控保障、复工复产等相关工作,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但是,人工智能产品在防疫应用中也暴露出智能水平不高、安全能力不足等风险隐患。应借此实践机遇,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升人工智能安全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工智能+新工科"新背景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新要求,阐述如何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一体两翼"架构和实验实践"四模块—多层次"教学体系,提出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习实训、双创教育的"多主体—多途径—多阶段"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指出专业教师能力提升的新策略,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工科国际化办学方面介绍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理学大数据专业的建设,提出理学大数据专业建设借鉴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CDIO模式等理念。从修订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过硬教学团队、构建面向国际化课程体系、融合"产、学、研、用"四层次实践教学平台、营造多元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探讨了理学大数据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面向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阐述如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重构计算机类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以科研训练为载体提升创新能力;以专业前沿为导向并以国际研修为依托拓展创新视野,培养能够提出并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工智能+教育"融合视域下的人才培养出现的众多问题,归纳了人工智能(AI)赋能职业教育AI人才培养的挑战,探究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和持续学习存在的困难,给出了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AI人才培养的建议,关注了AI技术师资人才梯队建设、人工智能实训平台建设、人工智能课程知识体系建设。教学改革结果表明,新方法促进了"人工智能+教育"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基础理论和实施路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