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单电势跃-计时吸收光谱法(SPS-CA)测量了准可逆体系的电子转移速率常数。首先通过测K3Fe(CN)6-K4Fe(CN)6体系的标准速率常数ks^0',证实了理论公式、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的合理性,而后以SnO2-In2O3膜玻璃电极为工作电极,分别测定了亚甲基蓝还原和无色亚甲蓝氧化的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及该体系的ks^0',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粒径为0.048-0.050mmFeO4与Cr2O3在过氧化氢-柠檬酸水溶液中溶解特性。单一组分的H2O2的柠檬酸分别对Cr2O3和Fe3O4有较主的溶解量,而混合体系则大大降低了CrO3和Fe3O4的学解量。  相似文献   

3.
报道一种新的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CO)2FeCp)」2/「(CH3)2Si(CpMe)2YCl」2/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果。研究了MMA/(Y+Fe)摩尔比、Al/(Y+Fe)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已知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应用FT-IR谱结合Tyndal效应、电导率、UV-Vis、ESR谱对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Ni(naph)2被Al(i-Bu)3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0;被Al(i-Bu)2OiBu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naph。Ni0聚结成胶粒(Ni0)n,胶粒表面的Ni0或吸附的Ni+是活性中心组分,与(i-Bu)2AlBF4形成配合物,给出了活性中心模型。丁二烯具有稳定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HNO3溶剂中的AN共聚反应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硝酸(HNO3)溶剂中以过硫酸铵-乙酰基丙酮-硝酸高铁[(NH4)S2O8-CH3COCH2COCH3-Fe(NO3)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的丙烯腈-丙烯酸甲脂-甲叉丁二酸[AN-MA-IA]的三元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基础上对反应机理作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的1.5次方及过硫酸铵[Fe(NO3)3]浓度关系水大;分子与单体浓度的0.5次方成正比,与(N  相似文献   

6.
通过铜转炉富氧吹炼前后风口区及风口上方区域炉衬腐蚀样的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分析和SEM分析,研究了冰铜吹炼过程中金属Cu、Cu2S及Fe3O4对镁质耐火砖衬体侵蚀机理以及Cu,Cu2S和Fe3O4沿耐火砖裂隙与毛细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缅甸琥珀进行测试,研究其化学成分、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表明:缅甸琥珀中含有C、C1012、C10O等多种有机物,FeCu、AlFe、CuAl等金属化合物;主要元素的相对含量C约为70%,O约为22%,N及S均小于2%;微量元素有(10-6)Al223、Fe350、Cu127、Ca39、Mg35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Si-Fe2O3)-(Al-Fe2O3-SiO2)复合体系的单位质量热效应ΔH^0和绝热燃烧温度Tad。指出ΔH^0与Al-Fe2O3-SiO2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分数R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由SiO2在Al-Fe2O3-SiO2中的质量分数γ控制,其截距恒定且数值等于Si-Fe2O3系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2=17wt%时,Al-Fe2O3-SiO2加入对复合体系Tad无影响,当γ〈γ2时  相似文献   

9.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用分析纯LiCO3,Fe2O3和NH4H2PO4制得了20Li2O-xFe2O3-(80-x)P2O5系统玻璃,并应用红外和穆斯堡尔谱对其结构和铁的化学结合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中存在Fe(2+)和Fe(3+)离子,Fe(2+)的配位数为6,而Fe(3+)有4和6两种配位数。随Fe2O3含量的增加,Fe(2+)/Fe比值减少,而Fe(3+)(4配位)/Fe增加,发生[FeO6]到[FeO4]的配位变化,并且出现了焦磷酸盐基团的振动光谱.显然,玻璃的性质与Fe(2+)/Fe和Fe(3+)/Fe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1.
t-BuOAc/TiCl4/IB/CH2Cl2阳离子聚合体系络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BuOAc]、[TiCl4]/[t-BuOAc](摩尔比)对t-BuOAc/TiCl4/IB/CH2Cl2体系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分析,证明了本体系中存在着TiCl4←H2O、t-BuOAc→TiCl4两种络合引发活性中心和它们之间的络合竞争,提出了抑制TiCl4与H2O络合引发的条件,解释了[t-BuOAc]、[TiCl4]/[t-BuOAc]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Fe2(SO4)3与KI(Na2S2O3,淀粉)的反应速率。在15-29℃范围内,Fe2(SO4)3与KI(Na2S2O3,淀粉)的反应速率比相同条件下的Fe(NO3)3反应体系慢3-4倍。使用721-分光光度计了水溶液中Fe与SO^24-离子配合物的配位比。结果表明,在PH=1.5及21℃时,存在Fe2(SO4)3的二聚体Fe4(SO4)6。  相似文献   

13.
湿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粉末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制备羟基磷灰石(HA)的Ca(NO3)2-(NH4)2HPO4-NH4OH-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计算求得HA沉淀最宜pH条件为10.6-12.4,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结果和文献报告数据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YCe—TZP陶瓷的低温时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3Y-TZP,3Y2Ce-TZP(3%Y2O3-2%CeO2-ZrO2)和3Y4Ce-TZP(3%Y2O3-4%CeO2-ZrO2)纳米粉末进行了1450℃无压烧结,研究了这3种TZP陶瓷在250℃水蒸汽中时效150h前后抗弯强度和显微结构的变化,此外,结合红外光谱和EDAX能谱分析,探讨了3Y-TZP的时效老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GeO2含量增加,TZP时效后抗弯时强度的降低幅度减小,3Y4Ce-TZP几乎不发生时效老化现象,在时效过程中,3Y4Ce-TZP表面形成了CeO2保护层,防止了Y-OH键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抑制了t→m时效相变。  相似文献   

15.
FeCl_3-Al(i-Bu)_3-phen各组分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FT-IR谱结合UV-Vis, 对在加氢汽油介质中FeCl3-Al (i-Bu)3-phen 胶体催化剂及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在胶粒表面FeCl3 与phen 作用, 生成Fe (phen) Cl3, 它被Al (i-Bu)3 还原为二价离子的表面双金属配合物, 丁二烯在空位上配位, 形成π-烯丙基活性种, 实现了链引发反应  相似文献   

16.
UV/Fe(C2O4)^3—3/H2O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UV/Fe(C2O4)^-33/H2O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最佳条件。当水中苯胺浓度为30-40mg/L,pH3.0-4.0jf /LK2C2O水样中投加0.3mL1.0mol/LFeSO4,2.0mL1.0mol/LK2C2O4和1.4mL3%H2O2溶液,UV灯下反应10min,均收到满意效果,对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且本法对水中苯胺的处理效果好于芬顿试剂法和UV/Fe(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十ROH)和Ni(naph)2-Al(i—Bu)3-BF3·OE12十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引发丁二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方法,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相同时,Ni—Al—B+ROH和Ni-Al—B+BA两体系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均比Ni—Al—B体系的高;Ni/Bd、Al/Ni比的变化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显著,Al/B比才是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聚合温度升高,分子量降低,而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YBa2Cu3O7-δ超细粉和Ag2O细粉,用特定的烧结方法制备得了YBa2Cu3O7-δ/Agx(x=0 ̄90%Vol)系列超导块体。研究了含Ag量不同时的YBa2Cu3O7-δ相材料的烧结特性和渗流行为特征,以及对YBa2Cu3O7-δ/Agx体系的密试、Tc、Jc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5‘端共价连接EDTA的寡聚苷酸与生命金属的螯合物ODN-5’-EDTA.M(n),其中M(n)为Fe(Ⅱ)或Cu(Ⅱ);分析、计算了这3个螯合物形成的最佳PH值范围,ODN-EDTA.Fe(Ⅱ)为PH5.8-8.6,ODN-EDTA,Co(Ⅱ)为PH4.6-8.1,ODN-EDTA,Cu(Ⅱ)为H3.4-5.7,在此条件一,剪切反应必须的Mg^2+并不与Fe(Ⅱ),Co(Ⅱ)或Cu(Ⅱ)竞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YBa2CuaO7-δ超细粉和Ag2O细粉,用特定的烧结方法制各得了YBa2Cu3O7-δ/Agx(x=0~90%Vol)系列超导块体。研究了含Ag量不同时的YBa2Cu3O7-δ相材料的烧结特性和渗流行为特征,以及对YB2Cu3O7-δ/Agx体系的密度、Tc、Jc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