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蔓延高温合成MoSi2/Mo5Si3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初始Mo粉和Si粉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SHS)制取不同Mo5Si3含量的MoSi2/Mo5Si3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自蔓延高温合成中,MoSi2是一步生成,无中间相形成。随着样品中Si含量的减少,产物中Mo5Si3的含量增多,颗粒度变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对合成的NiAl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处理。X-ray衍射分析表明:长时高能球磨处理后的NiAl粉末,其晶粒度显著减小,处理200h后,可获得晶粒尺度为3nm的NiAl纳米晶粉,这种纳米粉的显微硬度和比热与未处理的NiAl粉末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取了MO+Al2O3-TiO2、MOS2+Al2O3、TiO2+Cr3C2NiCr和MoS2+Cr3C2-NiCr复合涂层.利用SEM、XRD、和XPS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喷涂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添加成分对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在MM-200型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涂层的滑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结果表明;Mo、MoS2与Al2O3-TiO2的结合性能较好,TiO2、MoS2在Cr3C2-NiCr涂层的气孔和裂纹处偏聚;添加MoS2对Al2O3-TiO2涂层的物相组成有明显的影响;适量的MO、MOS2加入Al2O3-TiO2中,可以降低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而TiO2、MoS2加入Cr3C2-NiCr中,对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取了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滞法担载一定量MoO3。用XRD,TPR方案考察了MoO3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了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和环己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能减弱MoO3与γ-Al2O3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3的还原,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大气压力为3×103~5×103MPa、温度为783~903K时,表面具有与Al发生扩散反应的非晶(Fe0.99,Mo0.01)78Si9B13即FMSB合金的晶化过程,给出了α-Fe(Al)和α-Fe(Mo,Si)的Gibbs′自由能随压力的变化及非晶FMSB的晶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自蔓延高温合成(简称SHS)Ni3Al固溶体有序度和有序畴尺寸,结果指出:待反应混合物成形压力越大,有序度越高,有序畴尺寸越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Tyndal效应,超过滤实验和电镜观察证明,MoCl3(OC8H17)2-(i-Bu)2AIO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呈胶体分散,胶粒主要是由MoCl3(OC8hH17)2聚集,同时与(i-Bu)2AIO反应,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所以钼体系为胶体催化剂,属多相催化,陈化对胶粒的形态影响不大,是比较稳定的胶体体系。  相似文献   

8.
Fe基—Al2O3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工业还原铁粉,Al2O3颗粒,炭粉及某种适量粘结剂,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用STEM,TEM及SEM对界面结合机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在Al2O3颗粒与Fe基界面生成了中间相,使Al2O3与铁基有良好的结合强度,所制备的Fe基-Al2O3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已超过相同含碳量的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技术通过测定99Mo(β-)99Tc的核电四极矩相互作用研究MoO3/γ-Al2O3机械混合物在热处理过程中MoO3在载体表面上的变化.在一定的热处理条件下,MoO3在γ-Al2O3表面上可转化为类似Mo7O246-的表面聚合钼酸根化合物,并可进一步转变为加氢脱硫活性中心的前身态.适量水蒸汽的存在有利于这一转化,多量水蒸汽具有抑制作用,无水蒸汽存在时转化很慢.高温时水与MoO3生成中间化合物MoO2(OH)2在MoO3转化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热处理时延长时间和提高温度均有利于MoO3在载体表面上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对合成的NiAl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处理。X-ray衍射分析表明:长时高能球磨处理后的NiAl粉末,其晶粒度显著减小处理200h后,可获得晶粒尺度为3nm的NiAl纳米晶娄,这种纳米粉的显微硬度和比热与未处理的NiAl粉末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直接合成法制备了Caβ"-Al2O3固体电解质,在10^-2~1MHz频率范围内,于1073~1523K温度区间测定了电解质的阻抗谱,并计算得到电导率,其数量级为10^-6~10^-5Ω^-1·cm^-1。用Caβ"-Al2O3作为固体电解质,以Sn-Ca合金为参比电极,组装成电池Mo|Sn-Ca|Caβ"-Al2O3·|[Ca]Fe|Mo(ZrO2),于1833K温度下测定了纯铁液中溶解态钙…  相似文献   

12.
Al—Si—Cr—Mo合金蠕铁热物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Al-Si-Cr-Mo合金蠕铁的热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别结合方差分析,对Al、Si、Cr、Mo各项性能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Al-Si-Cr-Mo蠕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抗生长性和抗热疲劳性能,是一种较好的玻璃模具材料.  相似文献   

13.
复合钢管陶瓷层相组成及致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普通碳素钢管的内壁涂敷一层厚度均匀的Al2O3陶瓷层。研究表明,在Al+Fe2O3反应体系中,适当增加配方中Al或SiO2的加入量,化学反应趋向于完全,而增加CrO3的加入量却得到相反的结果;在Al+Fe2O3体系中同时加入SiO2和CrO3,显著降低了陶瓷层的孔隙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M-Cr-Al-Y合金(M=Ni,Co,Fe)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及抗氧化性。氧化增重试验结果表明,M-Cr-Al-Y涂层具有比1Cr_(18)Ni_9Ti不锈铜低得多的氧化增重和氧化速率,其中以Co-Cr-Al-Y涂层为最好,其次依次为Ni-Cr-Al-Y,Ni-Co-Cr-Al-Y_2O_3,Fe-Cr-Al-Y.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液相接触反应生成TiB2颗粒机制时,发现反应块表面存在一些TiAl3^8昌须。本文用SEM分析了反应温度对TiAl3晶须形貌的影响,讨论了TiAl3晶须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TiAl3晶须的长径比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减少;TiAl3的晶须的生长机理为VLS机制,但在晶须生长过程中触媒液滴里的Ti参与了反应,这与一般的晶须生长VLS机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Mo—Si系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相结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TEM和XRD技术研究了Mo-15.16%Si,Mo-30%Si和Mo-36.3%Si粉机械使经过程中的相结构变化。在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初始阶段,3种混合物的XRD图中Si峰首先消失,经长时间的球磨后,都可以转变为非晶,但不同成分混合粉的中间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17.
无压烧结Si3N4—MgAl2O4—Al2O3系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Si3N4-MgAl2O4-Al2O3系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进行了研究,讨论了Al2O3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及烧结工艺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相互关系。实验表明,两段法烧结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Si3N4-MgAl2O4-Al2O3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沉积-反应烧结方法在Fe3Al表面制得了均匀致密无鼓泡等缺陷的Cr3O2薄膜,这种薄膜在室温下呈非晶态,本文用TEM,EDAX,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这种薄膜对Fe3Al在900℃空气中氧化行为的影响,发现表面沉积这种薄膜可以使氧化层晶粒细化并促进Al的选择性氧化,从而提高了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由Na2MoO4·2H2O和Na2HEDP·5H2O合成了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Na8[(HEDP)2Mo5O21]·5H2O。用Na8[(HEDP)2Mo5O21]·5H2O的溶液处理A3钢,获得了具有一定耐蚀性的黄色转化膜,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浓度16g·L^-1,pH3.5,温度50℃,时间80s。本文还报告了膜层的XPS和AES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快速气体渗氮机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化学势力学和动力学、材料界面科学,内扩散理论从及某些元素促进共渗的机理,本文在不加催渗剂和增添设备的情况下,设计出了循环两段C-TS、预强渗脉动PS-P及双重DB快速渗氮新工艺。该工艺省时节能,节约原材料,渗氮效果良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新工艺不仅适用于38GrMoAlA渗氮专用钢,还适用于42CrMo、40Cr、30CrMnTi、23Mn3V2Al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