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Er对FVS0812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欲充分发挥AlFeVSi系耐热铝合金应用潜力,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采用了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FVS0812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VS0812合金中加入少量Er可以保持合金良好的高温强度,明显改善合金塑性,而且降低了主要强化相Al12(fE,v)3Si硅化物的粗化率,提高合金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报道一种新的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CO)2FeCp)」2/「(CH3)2Si(CpMe)2YCl」2/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果。研究了MMA/(Y+Fe)摩尔比、Al/(Y+Fe)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M-Cr-Al-Y合金(M=Ni,Co,Fe)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及抗氧化性。氧化增重试验结果表明,M-Cr-Al-Y涂层具有比1Cr_(18)Ni_9Ti不锈铜低得多的氧化增重和氧化速率,其中以Co-Cr-Al-Y涂层为最好,其次依次为Ni-Cr-Al-Y,Ni-Co-Cr-Al-Y_2O_3,Fe-Cr-Al-Y.  相似文献   

4.
SECONDPHASESOFRAPIDLYSOLIDIFIEDAlFeCrZrVSiALLOYANDTHEIRTHERMALSTABILITIESXiaoYudeLiSongruiLiWenxianZengZhihuaMaZhengqing(Depa...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0.5mol/LH2SO4中测定了Fe-Cr,Fe-Al,Fe-Cr-Al和Fe-Mn-Al-Cr合金的极化曲线,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对它们的钝化膜的组成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合金的钝化膜中,均出现了Cr,Al的富集,但要Fe-Cr-Al合金的钝化膜中,Cr的富集受到抑制,而在Fe-Mn-Al-Cr合金的钝化膜中Cr富集未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0.5mol/LH2SO4中测定了Fe-Cr、Fe-Al、Fe-Cr-Al和Fe-Mn-Al-Cr合金的极化曲线,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对它们的钝化膜的组成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合金的钝化膜中,均出现Cr、Al的富集,但在Fe-Cr-Al合金的钝化膜中,Cr的富集受到抑制,而在Fe-Mn-Al-Cr合金的钝化膜中Cr富集未受到抑制.Fe-Mn-Al-Cr的Cr、Al复合钝化膜的钝性优于同等含Cr量的Fe-Cr合金,更优于同等Cr、Al含量的Fe-Cr-Al合金.本文认为,锰使得膜中的硫含量降低,致使钝化膜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下,用Mossbauer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考查了纳米晶Fe74.7-xCu0.8Nb2VxSi11.5B11(x=1.2,1.5,2.0)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了V对α-Fe(Si)晶粒的体积分数、平均直径、α-Fe(Si)中的Si含量以及合金性能的影响,对实验结果作了初步的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8.
在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棒材中发现了1种圆形准晶相,尺寸为02~05μm,成分为Al-80at%Fe-2.1at%V-3.2at%Si。对此准晶进行了透射电镜、X-光衍射结构分析,并对准晶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快速凝固Al—Fe合金中准晶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棒材中发现了1种圆形准晶相,尺寸为0.2 ̄0.5μm,成分为Al-8.0at%Fe-2.1at%V-3.2at%Si。对此准晶进行了透射电镜、X-光衍射结构分析,并对准晶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OntheCharacterandMechanismoftheDrillingForceForSiCw/AlComposite¥HANRongdi;LIXiangqi;YANChunhua;GENGLin(韩荣第,李向麒,严春华,耿林)(Dept.o...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Cr原子在具有DO3型结构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中所占点阵位置的研究,扼要地论述了ALCHEMI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过程.明确指出,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ALCHEMI技术对于确定添加的合金元素原子在有序晶体中所占位置来说,是一种可靠易行的新型技术.本文研究结果证实,作为合金元素加入到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中的Cr原子,占据了本属于Al原子的位置,含Cr的Fe3Al的分子式可以写成Fe3(Al,Cr).Cr原子占据本属于Al原子的位置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Fe3Al中的Al和环境中的水蒸气起反应,从而缓解了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同步辐射X光测量了Fe-Mn-Al-Cr合金的MnlsNEXAFS谱,多重散射团簇(MSC)理论分析显示合金基体中的Mn和Fe分别以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微晶的形态存在,它们之间的耦合保证了合金是一种稳定的奥氏体钢。  相似文献   

13.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  相似文献   

14.
复合钢管陶瓷层相组成及致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普通碳素钢管的内壁涂敷一层厚度均匀的Al2O3陶瓷层。研究表明,在Al+Fe2O3反应体系中,适当增加配方中Al或SiO2的加入量,化学反应趋向于完全,而增加CrO3的加入量却得到相反的结果;在Al+Fe2O3体系中同时加入SiO2和CrO3,显著降低了陶瓷层的孔隙度。  相似文献   

15.
已知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应用FT-IR谱结合Tyndal效应、电导率、UV-Vis、ESR谱对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Ni(naph)2被Al(i-Bu)3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0;被Al(i-Bu)2OiBu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naph。Ni0聚结成胶粒(Ni0)n,胶粒表面的Ni0或吸附的Ni+是活性中心组分,与(i-Bu)2AlBF4形成配合物,给出了活性中心模型。丁二烯具有稳定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FeCl_3-Al(i-Bu)_3-phen各组分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FT-IR谱结合UV-Vis, 对在加氢汽油介质中FeCl3-Al (i-Bu)3-phen 胶体催化剂及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在胶粒表面FeCl3 与phen 作用, 生成Fe (phen) Cl3, 它被Al (i-Bu)3 还原为二价离子的表面双金属配合物, 丁二烯在空位上配位, 形成π-烯丙基活性种, 实现了链引发反应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Si-Fe2O3)-(Al-Fe2O3-SiO2)复合体系的单位质量热效应ΔH^0和绝热燃烧温度Tad。指出ΔH^0与Al-Fe2O3-SiO2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分数R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由SiO2在Al-Fe2O3-SiO2中的质量分数γ控制,其截距恒定且数值等于Si-Fe2O3系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2=17wt%时,Al-Fe2O3-SiO2加入对复合体系Tad无影响,当γ〈γ2时  相似文献   

18.
主要通过穆斯堡尔谱测试手段研究金属间化物R_2Fe_(17)Ny(R=Sm,Dy,Er,Y)磁性能的温度效应以及各向异性产生机制.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R_2Fe_(17)Ny(R=Sm,Dy,Er,Y)的R-Fe之间耦合机制为:Sm-Fe之间为铁磁耦合,Dy-Fe之间为亚铁磁耦合,Er-Fe之间为反铁磁耦合,Y-Fe之间无铁磁耦合;2)在室温下,只有R_2Fe_(17)N_y呈现强单轴各向异性,其它R_2Fe_(17)Ny(R=Sm,Dy,Er,Y)化合物则呈现平面各向异性;3)R_2Fe_(17)Ny(R=Sm,Dy,Er,Y)的平均同质异能移和平均磁超精细场随温度降低而增加;4)由低温80K的实验数据推出Sm2Fe17Ny的饱和原子磁矩为2.53μB,Y2Fe17Ny的饱和原子磁矩则为2.39μB。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FeCl3 Al(i Bu)3 Phen胶体催化剂在25℃加氢汽油中,单、多组分按不同配比混合非水体系的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并测定相应的紫外 可见光谱。实验结果表明:Al(i Bu)3以缔合状态存在并解离成离子对,它与FeCl3作用是形成胶粒的主要反应。Phen与Fe2+络合有阻止Fe2+被还原成更低价态的作用。适当过量的Al(i Bu)3形成双电层,使催化剂胶粒稳定,同时将Fe3+还原成Fe2+。  相似文献   

20.
IMPROVINGTHEACCURACYOFVERTICALANGLEOBSERVATIONSXiaoFuheYanDezheng(DepartmentofResourcesExploitationEngineering,CentralSouth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