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本专利涉及一种用油墨印刷承印物的柔性版印刷机,柔印机至少由印刷滚筒、印版滚筒、网纹辊和供给油墨的输墨装置组成。本专利网纹辊(专利申请文件编号:DE 102015015377 A1)表面具有许多容纳油墨的凹坑或网穴,用于避免一些柔性版印刷工艺技术问题,其表面设计如图1。  相似文献   

2.
油墨转移量和转移率对柔性版印刷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油墨从网纹辊向柔性印版转移是决定油墨转移量的关键环节.运用流体力学和界面力学基础理论,对油墨从网穴向柔性印版转移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网穴形状、油墨属性、印刷速度、网纹辊与印版滚筒接触状态是影响油墨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选用不同网线数网纹辊,设置不同合压量和印刷速度,完成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测试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网穴尺寸和形状是影响油墨转移的关键因素,合压量和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油墨转移量和转移率对柔性版印刷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油墨从网纹辊向柔性印版转移是决定油墨转移量的关键环节.运用流体力学和界面力学基础理论,对油墨从网穴向柔性印版转移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网穴形状、油墨属性、印刷速度、网纹辊与印版滚筒接触状态是影响油墨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选用不同网线数网纹辊,设置不同合压量和印刷速度,完成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测试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网穴尺寸和形状是影响油墨转移的关键因素,合压量和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柔性版印刷是一种直接轮转印刷方法,使用具有弹性的凸起图像印版,印版粘固在可变重复长度的印版滚筒上;由一根雕刻了着墨孔的金属墨辊施墨;金属墨辊(网纹传墨辊)由另一根墨辊或刮墨刀控制输墨量;可将液体和脂状油墨转印到各种承印材料上。在该工艺中,印版的非印刷区不与承印物接触,绐印版上墨主要是由刮墨刀和陶瓷网纹辊协同完成的。柔印油墨与凹印油墨十分相似,粘性范围相同。对于某些承印物来说,两种油墨甚至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支强 《印刷杂志》2000,(6):23-24
<正> 紫外光固化油墨(简称UV油墨)是从1970年起出现,比柔性版印刷技术要晚好几十年。但直到1975年,一些油墨公司才宣布生产出了柔性版印刷UV油墨。然而,当时的UV柔版印刷质量比胶印和其他印刷方式质量较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调墨油太稠,无法使油墨从网纹辊转移到印版上。化学师们又经过  相似文献   

6.
张丽 《今日印刷》1997,(1):26-27
柔性版印刷中使用的薄印版是相对于以往的厚印版而言的,主要指厚度在0.045~0.110英寸的印版。在线条稿印刷中,薄印版的印刷性能还是比较稳定的。随着油墨、网纹辊、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发展,薄印版必将成为推动柔性版印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柔性版印刷的输墨系统是由两根甚至一根墨辊配以刮墨刀,来实现由墨斗向印版传递油墨,这种短墨路输墨系统是柔性版印刷机的一大优点。其系统有两种基本型,即橡胶墨斗辊——网纹辊传墨辊输墨系统和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  相似文献   

8.
网纹辊在柔性版印刷中承担着向印版传递油墨和控制墨量的重要作用,被称为柔性版印刷机的"心脏".因此,确定适当的网纹辊网线数,对提高印刷品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 柔性版印刷已成为包装印刷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印刷方式。增加中央压印滚筒精度,提高纸卷张力控制,最佳的印刷员工培训,继续发展高质量柔印油墨(水基型和溶剂型)等诸因素,都成为柔性版印刷技术发展的动力,但最为重要的是网纹辊技术的革新。 网纹辊所以被视作柔性版印刷机的心脏,是由于它控制墨层至印版的转移。它不但控制油墨的储存  相似文献   

10.
柔性版印刷的质量近几年取得明显提高有许多原因,也是它不断发展的结果。印刷机的直接传动、更精细的网纹辊和更好的网穴几何形状、更好的油墨和改进的油墨传递都有关系,还有激光雕刻柔性版印版。在drupa 2004这个印刷、出版和纸品加工的世界市场上,不仅会提供最新的有关质量的信息,而且也自然会促进柔性版印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纹辊是柔性版印刷机定量供墨系统的主要部件,被喻为柔性版印刷机的"心脏".网纹辊的表面有无数大小、形状、深浅都相同的凹孔,这些凹孔又称为网穴.这些凹下的网穴能存储油墨,并向印版上图文部分定量、均匀传递其所需的油墨,在高速运转情况下还能有效地克服飞墨现象,网纹辊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印刷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胡欣 《今日印刷》2011,(3):76-78
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一种印刷方式。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发展,其印刷工艺日趋成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标签、软包装和纸箱,甚至出版印刷领域,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承印物的印刷。柔性版印刷的印版具有弹性,柔性印版装上印版滚筒后,会沿滚筒周向的表面产生弯曲变形,使得印刷出来的图文与原稿尺寸产生偏差。柔印网点增大呈非线性变化,网点增大比较大。在网点极小  相似文献   

13.
<正>柔性版印刷机是使用树脂版或橡胶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液体油墨对承印物进行印刷的。柔性版印刷设备兼容了凸版、平版和凹版印刷工艺的优点,印迹清晰,印刷压力较轻,印版耐印力高。柔性版印刷既可印刷表面光泽的承印物,又可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绿色环保印刷的代名词,柔性版印刷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柔性版印刷具有承印材料广泛、印刷速度快、生产周期短、操作方便、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最优秀、最有前途的印刷方式之一",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柔性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其采用具有弹性、凸起的图像印版,将印版固定在印版滚筒上,印版由一根经过雕刻的金属网纹辊供墨,将柔印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直至15年以前,柔性版印刷的输墨系统都是用网纹传墨辊和墨斗辊的传统组合形式。 这种组合形式中,网纹传墨辊在印版的上部传递油墨,并用一个叫做墨斗辊的橡皮辊刮墨。墨斗辊浸在墨斗中旋转,沾附着一层油墨传送到两个辊子接触的地方。 从墨斗辊刮下并传送到网纹传墨辊上的油墨量取决予以下参数。 1.B. C. M(BILLION CUBIC MICRONS PER SQUARE INCH,立方毫米/每平方英寸)由每个网纹传墨辊表面上所雕刻的着墨孔数量  相似文献   

16.
杨艳华 《今日印刷》2001,(1):106-108
柔性版印刷是一种直接采用轮转印刷的印刷方法,它使用具有弹性的图像凸起的印版,印版粘贴在可变重复长度的印版滚筒上,依靠一根网纹辊进行油墨传输.它是一种比胶印速度快50~100%,生产成本比凹版印刷低30~50%,设备投资只有凹版印刷/胶印的1/2~1/3,甚至可印刷150Lpi的彩色印刷的新型印刷工艺.柔印市场的不断扩大已成定局,在工业发达国家,柔性版印刷已成为仅次于平版胶印的第二大印刷方式,其所占比例大约在30%左右.现在美国20%的报纸、近60%的包装印刷品均已采用柔性版印刷.……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包装印刷中的柔性版印刷技术生产过程中柔性版树脂材料层厚度选用问题,通过分析影响柔性版印刷压力的主客观因素,建立柔性版印版辊筒模型,计算分析柔印版版辊本身不同结构的刚度等4个方面的客观因素,得到7mm与18.5mm厚度的柔性版印版滚筒对印刷压力的影响分析,从而解决包装印刷中的柔性版印刷技术生产过程中柔性版树脂材料层厚度选用问题,得出"7mm厚度薄壁印版能够在理论上满足柔性版包装印刷的使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正>以上结果是按照油墨转移率f数值为0.5所得到的结果。这是一种典型的前重型输墨系统结构。印版油墨主要由第一根着墨辊提供。第二着墨辊和第三着墨辊仅向印版上转移了少量的油墨,其主要作用是平滑墨层,这就可以减小印版上印刷图文墨层厚度的变化,理想状况是使印版上印刷图文的墨层厚度相同。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墨层厚度会发生变化。墨层厚度的变化越小,说明输墨装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柔性版印刷中,印版上墨层厚度的控制是决定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印版上的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印刷效果。而网纹辊的主要作用就是向版面提供传递油墨。因此,要保证网纹辊能准确地向版面上提供所需要的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网纹辊制造厂家对所加工的网纹辊不能向用户提供所雕刻网穴的形态、网穴几何参数、网穴的表面状态以及载墨量大小等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四、UV柔性版印刷油墨的性能参数1.粘度粘度的一般解释是粘性的强弱程度。在油墨方面,它的定义是油墨膜层对分裂的抗力。油墨从墨斗到墨辊到印版再到被印物料上,经过多次的转移,即经过多次的分裂。粘度是UV柔印油墨的主要参数,它是影响柔印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柔印过程中,UV油墨的粘度并非仅仅由油墨自身的粘度所决定,而是由网纹辊、刮墨刀、图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油墨的粘度应该是以油墨能很容易地通过泵循环到刮墨刀L,并能等量地转移到印版和承印物上,使印品密度和图像网点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