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旭  周山荣 《中国酿造》2019,38(6):212-217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独具特色的一大品类,主要出产在赤水河中游川黔两省交界地域。波特"五力模型"是分析行业竞争环境的一种有效工具。为了剖析中国酱香型白酒产业的行业竞争环境,引入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国酱香型白酒产业的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和酱香型白酒产业内部竞争程度,以期为研究的推进和中国酱香型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动我国白酒产业健康、持久发展,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经过产业深度调研,广泛征集协会副理事长及部分常务理事单位意见,并通过2013年"中国白酒领袖峰会"的探讨论证后,决定集中行业智慧和行业力量启动"品质诚实、服务诚心、产业诚信"的"中国白酒3C计划"。"3C计划"提出:白酒发展应该坚持品质诚实,以质量为主导,争取更多公众对白酒品质诚实的关注和信任,从源头上解决白酒行业的诚信危机;白酒行业要切实关注消费者,诚心为消费者提供诚信的、高品质、高品位的服务;白酒  相似文献   

3.
并购开门     
马涛 《新食品》2014,(13):32-43
从产品运营到产业运营再到资本运营,是敷百年来产业发展史的清晰咏络,白酒行业也概莫能外在白酒产业本轮的调整中,宏观经济与政府变革是白酒产业内在调整需求的催化刺和导火索白酒产业内生式的增长模式已经结束,外延式增长将是未来的方向而本次产业调整,也为白酒产业的并购重组与整合打开了历史性的商口第一代的白酒大王依靠产能,第二代的白酒大王依托产品和品牌,  相似文献   

4.
黄元斌  李启宇 《酿酒科技》2012,(11):125-127
"中国白酒金三角"是区域品牌,也是产业集群。产业空间组织是产业集群在空间上的反映,其实质是集群内白酒产业链各个环节专业化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的结合。合理的产业空间组织要求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布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正确处理聚集和分散的关系,使"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产业发展获得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黄永光  黄平  姜萤  张肖克 《酿酒科技》2011,(12):17-23,32
以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增长倍数及主要产酒省份占中国白酒的产销比例为指标,分析了中国白酒工业"十五""、十一五"发展情况、主要白酒产业大省白酒产业发展情况及贵州白酒工业发展现状。对黔酒的现状及其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酒产业发展空间及其发展前景潜力较大,贵州白酒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其发展空间较大,发展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6.
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对优先发展优势产业,弘扬中国酒文化,提高“金三角”地区整体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提升中国白酒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产业空间组织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打破行政壁垒、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区域品牌等优化白酒产业空间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波  郑中华  白如彬 《酿酒》2009,36(4):18-21
近年来白酒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西南区域各地高端白酒品牌异军突起。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展现宜宾白酒行业内部状况、宜宾白酒产业在川内状况及五粮液所遇到主要竞争对手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宜宾白酒产业现有的和潜在的产业集聚优势作为中国的酒都,提出以五粮液为龙头,实行白酒产业集聚战略来应对挑战,以维持酒都地位,并以此扩展酒都白酒产业,增强宜宾经济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白酒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度转型期,整个行业要实现生存与发展,健康白酒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是关键之一。论文提出健康白酒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健康白酒文化对四川白酒产业持续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四川白酒健康文化构建与传播的对策建议。健康白酒文化的构建和传播是四川白酒乃至中国白酒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其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研究将会是未来白酒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9.
卜建东 《中国酿造》2019,38(10):193
白酒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它是白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物,同时在白酒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共同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与蓬勃发展的业态所不匹配的是有关白酒旅游的学术研究相对滞后。该文从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区域旅游、体验营销和产业融合五个主要研究视角出发,指出目前中国白酒旅游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白酒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10.
科学理性对待白酒行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我国白酒行业经济效益连续增长,主要是市场经济调整和消费理性回归的结果,并不代表白酒产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必须客观、冷静地看待现状,用科学发展观来探讨白酒产业发展方向,慎重地研究发展思路。白酒的命运掌握在白酒企业自己手中,立足中国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以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进行企业决策,白酒才有生存根基,才能键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酿酒》2014,(1):108-108
<正>为推动我国白酒产业安全、诚信、健康的发展,中国酒业协会于2013年初提出开展"中国白酒3C计划"工作。经过广泛征集行业意见,协会于2013年8月在京正式召开了"中国白酒3C计划"启动会议,并组建成立了"中国白酒3C计划"项目领导组和技术领导组。2013年10月,在"中国白酒3C计划"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具体落实了有关"品质诚实"、"服务诚心"和"产业诚信"课题的研究重点。其中,"服务诚心"项目内容,包括组织编写二十期《中国白酒科普宣传册》,专家解答白酒科普知识宣传册。为配合协会对白酒的科普宣传工作,现对"中国白酒专业、科普知识"进行有奖征文活动。征文时间截止到2014年6月31日。  相似文献   

12.
黄业立 《新食品》2012,(16):46-46
目前中国的白酒产业发展已经到了相当不合理的地步,由于各地白酒企业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使白酒行业已经出现30%以上的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宜宾白酒行业内部状况,宜宾白酒产业在川内状况,五粮液所遇到主要竞争对手的挑战以及宜宾受到泸州、仁怀等白酒产地的影响情况。针对宜宾白酒产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宜宾必须加大对二线白酒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建立白酒市场,以中国酒都地域品牌带动二线品牌的销售;走品牌化、集群化的道路,巩固宜宾白酒产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4.
《新食品》2012,(6):55-55
从已经过去的2011年看,中国白酒行业出现了5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而5个超百亿白酒企业均为中国名酒品牌,中国十七大名酒主营酒水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占整个中国白酒销售规模三分之一强,充分说明了中国十七大名酒在当今中国白酒产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是中国较具特色的专业化产业集群之一。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的发展,事关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提升。该文采用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外部机会、政府角色六大要素分析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是白酒生产大省,以"茅台"为代表的传统品牌白酒酿造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优势突出,具有很高的美誉度。但铜仁市却是贵州省白酒生产许可证持有最少的地区,在调查铜仁市白酒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该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铜仁市白酒产业的发展所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秋喜 《新食品》2011,(8):35-35
目前,中国白酒产业正处于极为特殊的百花齐放时期。资料显示,2010年白酒产量达到了890万吨,超越历史最好水平,增长率达到28%以上。销售收入从2009年的1708亿增加到2010年的2600亿,增长幅度达到了50%以上,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幅度均创10年新高。透过白酒产业高增长现象,我们看到的是宏观经济发展促进了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白酒产业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假酒、白酒塑化剂事件、三公消费限制、宏观经济减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白酒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不得不再度审视自身问题、寻找问题根源,至此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本文以白酒近十年发展为背景,分析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隐患及对产业造成的影响与危机,为使行业缩短调整期,对可调整因素及白酒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探讨。白酒是具备物质、精神、文化属性的产品,其发展轨迹可反映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对精神文化需求,面对生活的态度及社会的经济状况。经过全方位分析,注重酒文化发展、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创新宣传营销形式与内容、培养专业化人才将是产业重新塑造形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并将告别"重产量不重品质""重利益不重消费者"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创新为动力,兼容并蓄,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理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延才 《中国酒》2012,(11):34-37
纵观过去的近十年间,我国白酒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繁荣地方经济、扩大社会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以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广大白酒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充分继承发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白酒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深刻地彰显出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将之与当前的市场消费需求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消费诉求,焕发全新活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白酒产业发展的脚步,行业内面临的舆论压力日益加大。高端酒涨价、奢侈品营销等正常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必须借鉴国际发展理念。传统白酒"酒庄酒"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和机遇,产业经济发展的延伸,销售模式的变革,更是现代文化、社会生活、市场发展的需求。白酒"酒庄酒"发展模式可以固守传统白酒品牌价值,坚守和遵循传统白酒品牌、品质的市场发展规律、消费发展规律,推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传统白酒"酒庄酒"的发展意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