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叙事学方法,从“叙事结构”、“叙事语法”、“叙事策略”三个层面对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这个叙事本中曾被忽视和屏蔽的某些叙事机密进行解码,由此体味塞林格这位“当代风格独特的学天才”为艺术长廊所创造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理想的状态中霍尔顿满足了一系列的需求之后能够朝着成为麦田守望者的理想去冲刺,可是现实状态下他的各种需求层层受阻,麦田守望者就只能是一种必然要告别的美好想象。为了自我实现,一个人必须选择成长而不是退缩和逃避。  相似文献   

3.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公认的美国文学“现代经典”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也是一个倍受评论家关注的形象。生活在分裂的两个世界中的他 ,厌恶现实社会的“假模假式” ,希望能返回理想世界寻求庇护。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错乱与崩溃。作者利用象征的手法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象征建构了纵横两个系统 ,纵向系统包含了环境、人物、意象三大体系 ,横向系统借助二项对立关系营造了氛围。本文将按照这种纵横系统 ,通过考察环境、人物、意象的象征意义来指向霍尔顿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麦田里的守望者》从镜像理论的自我与他者的同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主人公霍尔顿的内心成长,更直接地展示在外界压力与自我自由追求的张力中一种自主选择的、现代意义的自由"主体性"实现;论证霍尔顿的内心成长完成了后现代性的反思:以主体为中心的现代理性对生活世界绝对的统治应该有所退让,而且应该开放为一种主体间性的、不断建构的生存美学空间。  相似文献   

5.
禅宗教诲世人要奋发独立自救,放下法执我执,皆因世间万物虚则实、实亦虚。《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很好体现了这种悖论---非守望则守望,他想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去指引和保护那些比他年幼者,但他没有去实践。当我们这个世界已变成一个机械的、科学的、二元论的世界时,我们内在的精神日见迷茫。在此境遇中,《麦田里的守望者》所体现出的禅宗思想,无疑是一种找回失落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久负盛名的传世之作。故事情节简单,却能引人入胜、感人至深,这与小说的叙述技巧密不可分。文章运用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中的相关理论,从叙述者、内心透视、叙述距离三个方面来探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第一人称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7.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久负盛名的传世之作.故事情节简单,却能引人人胜、感人至深,这与小说的叙述技巧密不可分.文章运用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中的相关理论,从叙述者、内心透视、叙述距离三个方面来探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第一人称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8.
小说《下去,摩西》以麦卡士林家族100多年的历史为背景,探索了奴隶制问题、种族问题.主人公艾克,痴迷自然和过去,逃避现实和社会,是旧南方的守望者和社会、时代、历史职责的逃避者.  相似文献   

9.
于连是法国作家斯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主人公,克莱特则出自美国作家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这两个人都向往上流社会,最后都沦为上流社会的阶下囚,都以悲剧结束了他们的一生,但是二的悲剧色彩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巴金善于把人物的心灵流程作为结构的主干,使作品的构思具有一种在变化中求和谐的音乐美。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使巴金短篇小说的创作别具风格,也充分显示出作家不凡的审美发现和艺术转化能力。巴金中篇小说的艺术结构在作品中是表现心情、抒发感情的手段,无论是《憩园》中作家遥深的感慨,还是《春天里的秋天》中那感情的激流,无一不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构筑来体现人物形象丰厚的审美内涵。而以《家》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则更是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长画卷结构与他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字相结合来揭示作品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沙汀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其情节是简单的,表现上却有十分棘手的复杂性,结构上有一明一暗或说一虚一实两条线索,其丝丝入扣的巧妙的配合,使小说在结构艺术上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2.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是穆时英采用现代派技巧创作的典型力作。作者通过独特的整体化空间叙述形式以及叙述效果,使文本呈现出舞台艺术的空间感,并与三个相对独立且静止的舞台时间相对应,从而强化人物的特定状态,表达作者对现代社会人疲惫、无奈与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作家张贤亮1993年发表的《我的菩提树》,尽管已流传国外,但在国内却反响不大,理论界对此作家有褒有贬。本文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试探讨作品的内容和创作目的、作者对当你知识分子命运及弱点的分析与表现,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