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8%氰戊菊酯微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8%氰戊菊酯微乳剂的研究过程,并提出了优惠配方,通过室内及田间药效试验表明:8%氰戊菊酯微乳的防效优于或相当于10%氰戊菊酯乳油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氰戊菊酯微乳剂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孙华  路福绥  李培强  赵辉 《农药》2004,43(12):547-548
通过研究氰戊菊酯微乳剂形成过程中复配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与氰戊菊酯最大加入量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处理分析方法,建立了三者之间的数学理论模型。本模型适用范围:温度30℃,C(n-butanol)(%)=1.0-3.5,C(surfactant)(%)=13-22。  相似文献   

3.
20%氰戊菊酯水乳剂防治菜青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韩银宝  宋健荣 《农药》1999,38(5):27-28
试验表明,农药新剂型--20%氰戊菊酯水乳剂防治菜青虫好,在每公顷用药量90%的民政部下,第七天防效可达90%以上,效果好,同时也降低农药的毒性及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20%氰戊菊酯水乳剂对菜青虫防效明显。在每公顷300-600g剂量下,药后3天防效最高,可达87.13%~95.78%,持效期长达7天,田间推荐剂量为450-600g/hm^2。  相似文献   

5.
16%抑霉唑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16%抑霉唑微乳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最优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的筛选,确定了最优配方和制备方法。同时考察了不同水质对配方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样品质量指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最终确定16%抑霉唑微乳剂最优配方组成为︰抑霉唑16%;异丙醇30%;Y-M11%;水余量。  相似文献   

6.
1%米尔贝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有效成分为40%的米尔贝霉素原药,通过不同溶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防冻剂的配方筛选试验,且进行相关理化性质的检测,得到优化配方为米尔贝霉素原药2.5%、有机溶剂8%、表面活性剂16%、助溶剂2%、防冻剂5%、水余量的1%米尔贝微乳剂.并针对小菜蛾、红蜘蛛进行药效试验,证明1%米尔贝微乳剂对这2种田间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司伟  李波  彭江涛 《应用化工》2007,36(10):1035-1037
以起始外观、冷藏[(0±2)℃,7 d]外观、热贮[(54±2)℃,14 d]外观和/或稀释稳定性(1∶200倍液)合格和/或流动性好为标准,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助剂、助溶剂、水的用量等对30%三唑磷微乳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配方为:三唑磷30%,丁醇1%~3%,二甲苯3%~5%,二甲基甲酰胺3%~5%,乳化剂(500#、NPE-PO4、1602#和400#按一定比例混合)17%~20%,水余量。该微乳剂贮藏稳定性良好,平均分解率为2%;田间药效试验显示,在有效成分浓度相同时,30%三唑磷微乳剂药效好于40%三唑磷乳油,但两者差异性不显著,前者的工厂成本比后者低。  相似文献   

8.
15%毒死蜱·高氯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颜桂军  王成菊 《农药》2003,42(11):23-24
介绍了 15%毒死蜱·高氯微乳剂的配方 ,确立了较佳的配方组成及质量控制指标。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与乳油混剂和单剂药效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10%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海文 《农药》1993,32(5):19-19,17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害虫具有高效、速效、应用广泛等优点,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氯氰菊酯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农业及卫生害虫防治上,氯氰菊酯的使用制剂类型主要为乳油及粉剂,特别是乳油比例较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药使用的有机溶剂污染日益重视,因此对农药的有机溶剂加以限制,而加紧研制替代有机溶剂的新制剂,其中以水替代现有制剂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以降低毒性,减轻药害使之变成非危险物就是对现有制剂改进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8%三唑磷微乳剂的研制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光东 《农药》2002,41(12):19-20
报道了8%三唑磷微乳剂的组成和制备方法、技术指标、杀虫活性以及田间药效。证明该制剂成本低、药效好、质量稳定、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甲醇柴油微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微乳化理论和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值)计算方法。根据微乳化理论选择AEO、Spart20、Tween80、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配制了多种配比的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油,并讨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甲醇的加入量、柴油的加入量、不同HLB值对微乳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EO和油酸与甲醇柴油的制成的微乳液为最理想的而且常温至65℃范围能稳定.其牯度符合燃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微乳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乳法作为制备纳米微粒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粒子尺寸均匀、颗粒大小及形状可控等优点,在纳米催化剂制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采用微乳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研究状况,尤其是对利用微乳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及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照下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配乳化剂,在微波辐照下制备聚硅氧烷微乳液。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微乳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0℃,D4、DBSA、SDBS和OP-10分别为微乳液质量的15%,3%,4%和1%时微乳液的流体力学半径最小。进一步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催化剂用量越大,D4转化速率越快,但最终的平衡转化率接近。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苯乙烯系乳液及其微乳液的特点,认为苯乙烯系微乳液是实现苯乙烯系乳液高功能化的重要途径。并详细阐述了水基高聚物微乳液的制造方法和主要特点。指出了苯乙烯系微乳液研究中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微乳液技术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守刚  尹衍升 《现代化工》2002,22(10):59-61
由于对控制微粒尺寸具有独特的优势 ,微乳液方法制备纳米材料正在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介绍了微乳液方法及其微反应器的形成和结构 ,讨论了影响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形态和大小等方面的因素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翔实的介绍了微乳液的结构、性质、制备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微乳型厨房清洗剂的研制和生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O/W型微乳型厨房清洗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碱性助剂、有机醇醚溶剂、复合缓蚀剂、助洗剂和水等根据微乳液的形成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加料顺序配制而成。微乳型厨房清洗剂作为适用于硬表面清洗的一种新型重垢弱碱性清洗剂,其pH值范围在8.5~10.0,该清洗剂综合了强碱型,溶剂型和表面活性剂型3种清洗剂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清除各种硬表面上的污垢,污垢去除率可达98%以上,腐蚀率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8.
采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氨水体系配制反相微乳液,在碱性条件下正硅酸乙酯在反相微乳液中发生受控水解,合成了具有无定形结构的球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FT-IR)、X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尺寸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改变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可以得到不同粒径(50~110nm)、不同粒度分布及不同分散程度的球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随着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中体积分数的增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团聚程度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为20%时,所合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最小(50nm),粒度均匀且呈现出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9.
嵌段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微乳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嘉诚  冯玉红  张德拉  林强 《农药》2006,45(2):106-108,110
介绍了1组嵌段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性质表征,筛选出一种用于新型高效农药5.2%甲维盐·溴虫腈微乳剂的制备。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溶剂及水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优惠配方。对甘蓝小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共毒系数CTC为172.5,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将其稀释1000、2000倍7d后的防效分别为90.4%及80.5%,均高于0.5%甲维盐乳油、10%溴虫腈悬浮剂2种单剂药效。显示了该药剂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和较长的持效期,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