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约束输配电系统中存在的异常用电行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长短期记忆混合神经网络的电力用户异常用电模式检测模型。提出异常用电模拟算法用于生成异常用电数据序列;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特征提取网络,从用电数据中提取出不同的序列特征;以小波神经网络为核心构建模式映射网络,实现序列特征到用电模式的映射,完成异常用电模式检测。通过CER Smart Metering Project数据集测试,文章提出的异常用电检测模型与传统网络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检出率、更低的误检率和更高的贝叶斯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于线损归因分析的方法在高损线路窃电检测中得到大量成功应用。非高损线路中同样可能存在窃电用户,但窃电电量较小容易被正常的线损波动所掩盖,会削弱线损归因分析类方法的适用性,亟需研究基于用户自身计量数据而不依赖于接入线路线损数据的窃电检测方法。利用电力专变用户用电具有小时尺度周期性的特点,提出一种面向非高损线路的自编码器的用户窃电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正常与窃电用户在小时尺度用电的周期性差异,使用自编码器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深度学习,拟合出基于用户实际用电数据的重构值。然后,采用改进的高斯分布对用户用电数据与重构值的均方误差进行自适应阈值设置,以消除专变用户日际用电波动性的影响,即可根据均方误差是否超过自适应阈值来进行窃电识别。最后,根据某地实际电网用户数据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3.
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户异常用电模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用户的异常用电行为,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户异常用电模式检测模型。利用Tensor Flow框架,构建了特征提取网络和多层特征匹配网络。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的特征提取网络,从大量时间序列中提取出不同的序列特征。基于全连接网络(FCN)的多层特征匹配网络,利用提取出的特征数据,完成对异常用电数据的检测。实例分析表明,与非深度学习检测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可更加有效地完成异常用电模式检测。此外,与多层LSTM分类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实际环境中实时传感器数据的增加,定位异常情况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在基于图像的异常检测领域,生成对抗网络因其能够对复杂的高维图像分布进行建模而得到发展.为了能够精准快速地定位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逆变器的异常,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AN的异常检测和定位框架.并将多变量时间序列利用角场转换为一系列二维图像,以此利用编码器和... 相似文献
5.
6.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实时调度至关重要,准确预测负荷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并提高用电效率。为获得准确可靠的负荷预测结果,针对电网负荷数据非线性和时序性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CNN-BiLSTM-Attention(AC-BiLSTM)的新型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相结合充分提取负荷数据本身的时空特征。然后引入注意力(Attention)机制自动为BiLSTM隐藏层状态分配相应的权重,以区分不同时间负荷序列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减少历史信息的丢失并突出关键历史时间点的信息。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输出最终负荷预测结果。以某地区真实负荷数据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通过两种实验场景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为电力系统规划和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及策略已经难以满足目标检测中数据处理的效率、性能、速度和智能化等各个方面要求.深度学习通过对大脑认知能力的研究和模仿以实现对数据特征的分析处理,具有强大的视觉目标检测能力,成为了当前目标检测的主流算法.首先回顾了传统目标检测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以R-CNN为代表的结合region proposal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分类的目标检测框架(R-CNN、SPP-NET、Fast R-CNN、Faster R-CNN);然后介绍以YOLO算法为代表的将目标检测转换为回归问题的目标检测框架(YOLO、SSD);最后对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存在的问题做出总结,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为提高风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风功率预测模型。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法k阶曲线对输入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对平滑化后的数据归一化;其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特征提取;然后,在传统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中融入注意力机制,进一步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最后,以甘肃省某风电场实测数据为依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设计模型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模型可以有效降低风功率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是锂离子电池可靠运行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提高电池健康状态检测的精确性,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网络的锂电池健康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CALCE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数据集,提取电池健康因子(HI)作为模型输入数据,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验证HI选取的合理性,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构建网络模型,对电池容量进行预测,实现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SOH检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3%,均方根误差为1.78%,精确度和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紧固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制造中,其异常状态在许多场景中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紧固件异常检测仍依赖人工排查,很难通过常规无损检测技术自动识别。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卷积网络的自动检测方案,能够快速的检测固定场景下的紧固件异常情况。首先采集紧固件图像,使用目标检测网络确定所有紧固件区域;接着使用所提出的紧固件关键点回归网络预测关键点特征信息;最后通过对比同一紧固件不同时刻的关键点特征信息实现紧固件异常检测。在自制的重庆市轻轨轨道梁指型板紧固件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准确率达到96. 5%时,对于异常紧固件的召回率高达99%,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在类似场景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准确可靠的电力工控流量异常检测方法是识别网络攻击和实现主动防御的关键手段,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现有电力工控流量异常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深度不足、攻击分类少、未知异常识别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蛾扑火优化(MFO)算法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电力工控流量应用层报文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在深度协议解析的基础上对流量数据的应用层报文进行多维度特征提取;其次,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特征重要度,剔除冗余特征;然后,训练所搭建的1D-CNN报文异常检测模型,并结合MFO算法进行超参数调优,提升模型性能;最后,利用Softmax分类器输出报文的异常检测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配电网负荷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将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变分自编码器相结合用的配电网负荷异常检测方法。通过残差结构对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优化,提高特征学习能力,并将优化后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替换变分自编码器的BP神经网络层(编码和解码),可以更好地获得负荷数据的时间相关性。通过与常规检测方法的试验对比,验证了所提检测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负荷数据异常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准确率,异常检测准确率为97.30%,比未引入残差结构提高了1.70%,比LSTM模型提高了7.00%,比PSO-PFCM模型提高了4.80%。可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标域负荷数据样本不足导致模型训练不充分从而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层级迁移学习策略结合多尺度CNN-BiLSTM-Attention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设计串并行相叠加的多尺度CNN作为特征提取器,把提取到的特征作为输入传递到两层BiLSTM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引入注意力机制调节捕获的信息向量权重。按照基础模型的结构划分层级,将源域数据按照拟合优度值的高低输入至模型进行分层级的迁移学习训练,保留每一层最优的训练权重,之后使用目标域数据对模型进行微调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经实验证明,所提出的多尺度CNN-BiLSTM-Attention模型能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在负荷数据样本不足时,改进的分层迁移学习策略相比于直接迁移学习能有效降低预测误差。以目标域6个月数据为例,MAPE指标降低13.31%,MAE指标降低15.16%,RMSE指标降低14.37%。 相似文献
17.
基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挖掘海量数据中蕴含的有效信息,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针对负荷数据时序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混合模型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将海量的历史负荷数据、气象数据、日期信息以及峰谷电价数据按时间滑动窗口构造连续特征图作为输入,先采用CNN提取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以时序序列方式构造并作为LSTM网络输入数据,再采用LSTM网络进行短期负荷预测。使用所提方法对江苏省某地区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比传统负荷预测方法、随机森林模型负荷预测模型方法和标准LSTM网络负荷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绝缘轨道电路故障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采用单一诊断模型存在提取特征片面,且模型结构经验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优化深度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以轨道电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 6 个电压检测量建立故障特征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特征空间信息,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提取时间特征信息,从而让轨道电路故障诊断所提取的特征兼具时空信息;同时,引入遗传算法(GA)优化上述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参数,并结合强化学习中的Q-learning方法对两个组合网络特征级的输出权重进一步优化;最后,使用多层感知器(MLP)对深度网络的分类误差进行拟合修正,提高模型对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智能优化的深度网络模型对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相较于单一模型、精炼设计的组合模型识别率可达99.28%,评价指标等均有所提升,具有更高的故障诊断准确度,证明了智能优化深度网络能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19.
提升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对于指导电力系统的生产计划、经济调度以及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利用VMD算法将负荷序列分解成不同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每个IMF结合LSTM进行预测,将各部分预测结果叠加得到VMD-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相比单一LSTM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组合LSTM预测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的提升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