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奎 《福建电脑》2012,28(10):115-117
脉冲编码调制(PCM)是一种将模拟语音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利用Simulink可视的动态的环境,文中提出从整个通信系统的角度上给出真实语音PCM编码的通信过程。系统在发送端系统对WAV文件进行采样,模拟真实语音,然后利用A律压缩、量化及编码,形成PCM编码,加上信道编码和交织后最后送入基带数字调制系统。接收端通过数字解调、信道解码、PCM解码最后恢复语音信号。仿真系统得出不同信噪比下的系统误码率和还原语音的MOS主观测试。  相似文献   

2.
根据PCM编解码原理构建了基于Simulink的PCM编解码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PCM编解码.分析了A律压缩PCM编码的意义和方法,对各环节仿真波形进行了分析,对比了A律压缩的函数准确实现和13折线近似实现以及信道有干扰情况下有无信道编解码实现检错纠错对PCM解码信号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运用PCM编解...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模拟语音PCM采用等长折叠二进制编码,其数码率较高,传输和处理所需系统资源较大。文章从语音信号抽样值的概率分布情况出发,在PCM编码的非均匀量化基础上,对13折线A律压扩特性采用变长编码,使信源的熵冗余得以减小,实现了语音MOS值不变情况下的压缩编码,同时,又运用EDA技术对压缩电路进行了基于CPLD的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4.
用A律13折线近似PCM编码的过程,总结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极性码C1,段落码C2C3C4,段内码C5C6C7C8的计算,得到PCM的8位二进制编码、编码电平及编码量化误差。三种计算方法结果一致,表明了三种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在MATLAB上对PCM编码进行了仿真,并总结了三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对PCM编码的计算及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华matrix 120     
matrix 120是国内品牌第一次采用TI DM320方案的。视频上,matrix 120支持MPEG1/2/4、DIVX4/5、XVID等视频编码格式,并支持SUB字幕显示。音频上,matrix 120支持MPEG1/2、LAYER1/2/3、WMA、PCM等音频编码格式,并且支持电视录制/输出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离散PCM/FM调制信号的产生方法,给出了仿真结论,为系统仿真提供了模仿真实信号的离散调制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PCM设备是电力通信网中重要的接入设备,在电力调度通信自动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终端复用设备是完成单路信号和多路信号(这里指2Mbit/s信号)的复接、分接设备,也是实现A/D转换不可缺少的设备,因其具有规范和灵活的接口、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成为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介绍PCM的常见故障处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遥测模拟发射系统中PCM信号发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PCM信号发生模块的硬件原理图、FPGA同PCI9054硬件连接图、PCM数据帧格式和DSP主程序软件设计流程图.模块通过PCI9054接收计算机数据,DSP对计算机数据流进行PCM编码,最后将PCM数据提供给遥测发射机.实验表明文中的模块设计方法正确可行且适用性好,可以满足遥测模拟发射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武器试验过程中视频遥测能力不足的现状,采用了多路数字视频时域复用方法,实现了单频点PCM通道传输多路机载视频的功能.将不同格式和来源的机载视频进行采集、压缩,压缩后的数据经过二次编码、合流,使其符合IRIG 106规范后使用PCM通道遥测下传.  相似文献   

10.
多路同步PCM遥测数据采集编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发鱼  纪立红  曾蕾 《测控技术》2001,20(2):22-23,26
多路同步数据采集编码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A/D采集的同步性和实时性,本文介绍了适用于PCM体制遥测的同步数据采集编码系统的实现方法,合理地解决了模拟量和数字量的同步采集问题。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遥测、远程数据采集等诸多数据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差分调制解调是解决无线通信高动态条件下信息传输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面向差分调制解调的编码码率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的问题,从信息论的角度,分别针对差分BPSK调制和差分QPSK调制,分析了各种不同码率下无差错传输的香农限,得出了最佳的编码码率。通过采用不同码率的卷积编码和 Turbo编码,实验仿真验证了所得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软件》2019,(11):158-161
提出了空时编码不对称调制方案。软件分析了比特交织空时编码调制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成对错误概率上界。对于常用的几种映射方案,采用不对称调制星座图,可以增大汉明距离为1的调制符号间的最小欧氏距离,从而提高系统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降低成对错误概率的上界。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不对称调制星座图改善了比特交织空时编码调制系统在Rayleigh信道下的性能,并且没有牺牲频谱效率和增加系统复杂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研究网格编码调制(TCM)中编码调制的结合方式,提出一种基于格雷映射的TCM编码方案。通过优化编码方式和星座布局调整汉明距离和欧式距离,在此基础上设计8PSK和16QAM编码器。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额外开销和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该方案的编码增益比传统方案提高约0.3 dB。  相似文献   

14.
多阶调制编码技术在光存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光存储领域的调制编码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多阶调制编码的各种方案,特别对变阶次多阶游长受限调制编码理论、波形调制多阶原理、波形调制多阶的刻录以及读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频-时域智能传感器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频率,这种频率转换器直接影响测量性能。本文以比例计数的频率-编码转换方式为例,介绍了其频率转换过程,以及如何用单片机微控制器实现基于可编程转换法(PCM)的频率-编码转换的最优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微型机与应用》2013,32(17):49-52
研究了信道质量和子载波调制方式、联合最优编码率和最佳调制方式与信道容量、频谱利用率的关系.提出一个使系统得到较高的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算法。其中,系统的有效数据传输效率是根据信号干扰噪声比进行评估的。论证了MIMO—OFDM系统自适应编码调制算法,分析它的信道容量以及频谱效率,并进行仿真实验,给出算法的性能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余慧敏  王玲 《计算机仿真》2006,23(10):312-314,320
传统位交织编码调制(BICM)算法由于受信道准静止性和频率选择特性的制约,应用范围受限。该文将基于固定门限的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AMC)和构造在双正交序列集上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方案结合,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提出一种AMC-BIC-OFDM级联系统,通过选择子带最低SNR高于门限且吞吐最大的参数作为该子带的调制参数,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弥补传统BICM由频率选择相关性和信道准静止性带来的编码分集损失,扩展BICM算法的应用。文章在分析系统成对错误概率的基础上,对级联系统的平均信息速率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该文级联系统取得高出一般位交织编码调制系统2~6分贝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18.
网格调制编码是将编码与调制相结合,利用信号集的冗余度来获取纠错能力.它通过增加系统设备复杂度解决了在不增加信道带宽、不降低有效信息传输速率的情况下获得明显的编码增益的问题,同时使系统的频带和功率利用率达到最佳.在无线信道下,对网格编码调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无线信道的非对称调制信号集设计方案以及信号映射规则,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对称调制信号上,调制方式分别为4PSK和8PSK模式,编码器状态数增加相对于未编码时的BPSK和QPSK编码增益可以得到提高;非对称调制信号集相对于对称调制信号集可进一步改善编码增益.因此,网格编码技术可以在功率和频率受限的通信系统中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CPLD的双音多频信号PCM编码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在双音多频信号的PCM编码中的应用。从双音多频信号的PCM编码到PCM编码信号的输出,利用CPLD、硬件描述语言VHDL及MATLAB来实现整个功能,仿真结果正确,并给出了相应的开发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使用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实现CVSD与PCM编码转换的方法。根据FPGA在逻辑设计方面的优势,使用FPGA替代专用、小规模的CVSD编解码芯片,从而使电子系统的设计非常方便,并且系统功能上具有灵活的扩展性能。就CVSD编码原理及实现方式,以工程设计中的实例加以阐述,并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由于CVSD编译码器结构简单,单工传输收发无需位同步时钟,并且在误码率达到4%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因而CVSD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本设计中,编码转换使用流水线操作方式。在一片FPGA中可以同时实现多路编码转化,并且不占用过多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