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省中、小型水库工程绝大多数是土坝或土石混合坝,由河岸开敞式溢洪道泄洪。河岸开敞式溢洪道进口可分为有闸门控制和无闸门控制两种。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进口建筑物一般为溢流堰或明槽,其特点是溢流口宽,水深浅,单宽流量小,故又称为宽浅式进口或宽浅式溢洪道。这种进口的优点是:(1)口宽,随着库水位的上升,泄洪流量增加较快,有利于抗御较大洪水;(2)工程简单,运用可靠,没有闸门和启闭设备,管理方便。我省小型水库溢洪道基本上都采用宽浅式进口,中型水库溢洪道采用这种进口型式的也较多。  相似文献   

2.
我省中、小型水库工程绝大多数是由土坝挡水,河岸开敞式溢洪道泄洪。其中,多数溢洪道是无闸门控制的,采用宽浅式等宽布置型式(图一、a),即进口有一段平底的开挖明槽,作为溢流口,下接底宽和进口相等的陡槽、消力池和尾渠。这种布置在水力条件和工程经济方面都不是很理想的。一方面,长度较  相似文献   

3.
迷宫堰在石路水库扩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路水库是一座已建水库工程,将溢洪道的原开敞式无闸宽顶堰进口改建为迷宫堰进口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迷宫堰是在平面上按齿状折线形布设的薄壁堰,它的溢流前沿宽度比直线形堰长几倍,在较低水头时具有较大的过流能力,适宜于溢流宽度受限而需加大下泄能力的溢洪道改造工程.仕源水库原溢洪道为有闸宽顶堰控制,对于小型水库,给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现将其改建为无闸控制迷宫堰,在经济、高效、便于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迷宫堰是一种无闸控制的泄水建筑物,为获得较长的溢流前沿长度而在平面上将溢流堰做成折线形,具有结构简单、泄流量大、操作方便等特点,主要应用于中小型水库溢洪道。对新建溢洪道的控制建筑物或改造已建水库的溢洪道以增加泄流能力。均有突出的优越性。本文结合鞍子河水库工程中迷宫堰的设计实例,对迷宫堰水流流态、泄流能力、水力设计等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计算和试验证实了迷宫堰的泄流能力远大于相同水头下宽顶堰和实用堰的泄流能力。在低水头下这种优势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再论宽浅式溢洪道进口的水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前,我们曾在本刊上撰文讨论过我省中小型水库工程中,应用最广的宽浅式溢洪道进口的水力设计问题[参考资料1]。近两年来结合专题研究工作,我们又到省内二十多个县市的七十余座水库溢洪道考察,其中有相当数量是宽浅式溢洪道。我们发现当年提到过的问题仍然存在。现在又因下列  相似文献   

7.
周雪玲  高文红 《吉林水利》2012,(1):17-19,24
在进行水库溢洪道陡坡水面线的计算时,必须首先确定陡坡起始断面水深,称这个水深为控制水深。无论是无堰闸的开敝式。还有低堰、平底闹,都把这个水深视为缓变流的临界水深。有人虽认为此水深不等于临界水深,但认为二者相差不多。我们在试验中发现,控制断面上的水深,实际上远小于临界水深,最大误差可迭20%以上,这就使工程造成很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本溢洪道设计采用了异型进口水力设计的科研成果,与常规设计相比,这种溢洪道具有进口布置灵活,增加堰长,减小单宽溢流量,降低堰上溢流水头等特点,上保水库溢洪道由于采用了异型进口,在不断加工程投资和最高库水位不变的条件下,使堰顶高程提高1.39m,增加有效库容、灌溉面积分别为27.8%和27.7%,经济效益显著,由此可见,溢洪道异型进口确实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工程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1.工程概况 龙门水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龙门村,控制流域面积470km2,总库容1.18亿m3,泄洪闸位于龙门水库溢洪道上十八坡副坝处.泄洪闸下部构造包括进口段挡土墙、溢流堰、闸墩、消能段挡土墙4部分.进口段挡土墙为扶壁式,圆弧型,左右岸各分4块,由沉降缝分开,其中右岸1#挡土墙最高,高达15m;溢流堰长20m,宽96m,堰顶高程120m,齿槽底高程108m;闸墩顶高程131.2m,中墩宽2m,边墩为重力式结构,顶宽2m:下游消能段由扶臂式挡土墙和阀门井组成.堰体内部混凝土标号为C20,表层混凝土标号为C25,还有一部分内部下层混凝土标号为C15;闸墩混凝土和上下游联接段混凝土标号为C20.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水库的开敞式岸边溢洪道多数都不设闸门,堰顶以上的库容只能滞洪不能蓄水兴利。为了增加兴利库容,溢洪道常采用较长的溢流前缘,达到减少溢流水深丑。的目的。此外,出于减少进口的工程量,设计人员常要顺应现场地形的变化,把进口布置成缩窄型式。本文介绍一种径向缩窄式进口的水力设计方法,它是在试验的基础上得到的。溢流堰的平面曲线,采用国外科研成果[参考资料1],其余轮廓尺寸由我所模型试验选择。这种进口型式具有如下优点: ①溢流水深浅L/H_0可达到66(L-堰顶长度)[参考资料1];  相似文献   

11.
溢洪道闸堰结合的布置与洪水调节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  张庆华  刘经强  王潇 《人民长江》2009,40(16):32-33
溢洪道工程是土石坝水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溢洪道工程中控制段是设计的重点。在溢洪道控制段采用闸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段采用闸堰结合的形式,介绍了闸堰结合的布置形式及布置原则;分析了闸堰结合溢洪道泄流的特点;提出了闸堰结合的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包括调洪原则和具体的洪水调节计算过程。并以杨庄水库为例,对溢洪道闸堰结合方案进行了洪水调节计算。  相似文献   

12.
石缝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利枢纽。由土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溢洪道采用无闸开敞式,堰型为WES实用堰,主要由进口段、控制段、消力池段、海漫段及尾水渠5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我省有岸边式溢洪道10000座以上,其溢流堰大多为特低堰或低堰,若加上修建在宽谷河段的低水头水利水电工程的溢流堰,则我省特低堰的数量更为巨大,在我省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特征婚的水力设计计算,往往难以迅速、准确进行。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常用的溢流堰堰型大多适用于高堰,若将之应用于特低堰则尚有许多影响因素需予计人,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够完善,各家也不尽相同,导致较大误差.甚至可能得到与实际相反的结果。因此,特低堰水力设计计算的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已成为当前我省水利水电建设发展中的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控制段有闸、无闸控制,正堰、侧堰型式等多方案比选,从施工难度、工程投资、运行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了该项目溢洪道进口控制段的布置型式,最终采用侧堰型式的有闸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开敞式溢洪道陡坡控制水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溢洪道陡坡水力计算时,首先要确定陡坡起始断面水深(即控制断面水深)。目前的计算方法,不论溢洪道控制建筑物是堰、闸或无控制建筑物溢洪道,其陡坡控制水深都以一般缓变流的临界水深h_K计(图1)。作者在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中实测陡坡控制水深小于缓变流的临界水深h_K,最大误差可达-44%;对平底闸溢洪道,  相似文献   

16.
清河水库溢洪道闸前自动破冰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河水库溢洪道闸前自动破冰装置许鹏张希振(辽宁省清河水库管理局铁岭112003)清河水利枢纽工程由拦河土坝、输水道和溢洪道组成。溢洪道为河岸开敞式,由进水明渠段、堰体段、泄槽段及挑坎段组成。最大泄量4210m3/s。溢流堰净宽60m,分6孔,每孔宽1...  相似文献   

17.
桃曲坡水库溢洪道加闸工程,是世行追溯贷款项目之一。该项目包括溢洪道加闸、高边坡处理、大坝裂缝处理、铁路护坡四部分。其中溢洪道加闸工程由溢流堰加闸、闸房建设、溢洪道改造、出口消能设施、金属结构制安及电气设备安装等六部分组成。溢流堰加闸是在原堰基础上加宽 6米,堰上安装 7孔 (5.5× 10.5m)平面钢闸门,正常蓄水位从原来的 784米提高到 788.5米。抬高水位 4.5米后可增加有效库容 1040万立方米,调节水量 1200万立方米。该工程工期 2年 3个月,总造价为 3705万元。该项目实施中,我们力求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以建造精品…  相似文献   

18.
以安丘尚庄水库为例,采用堰闸结合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对溢洪道堰闸结合方案进行了洪水调节计算和经济分析,该方案兼顾溢洪道中小洪水时泄量可控制和工程投资运行费用低的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水库溢洪道控制段一般为溢流堰形式,而堰体中有泄水洞的溢流堰在水利工程中并不多见.通过以黑山口水库溢洪道溢流堰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带泄水洞溢流堰泄洪时的当量流量系数、流态等水力特性,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岸式无闸溢洪道异型进口段的水力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水库溢洪道分有闸控制和无闸控制两种。二者的进口段水力特征是明显不同的,前者因受闸门控制,堰顶以上库容可用于蓄水调洪,因此调节性能好,库容利用价值高,所以适当降低有闸控制溢洪道的堰顶高程对水库是经济的。它的水力特征是:(1)有较大的堰顶水头和过堰单宽流量,可宣泄较大的洪水流量;(2)一般闸室的宽度与下游泄水槽的宽度相近,其间不必设置过渡段;(3)经常出现闸门部份或局部开启的泄洪情况。有闸溢洪道不仅需要闸门和启闭设备,还要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