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讯塔钢结构工作过程中,由于承受环境风载、振动等动载荷而容易发生共振,进而影响塔架的整体稳定性.位于天然气处理站旁的通讯塔,由于受到周围环境风载、压缩机及电机振动的影响,塔架螺栓连接易出现脱落.通讯塔现场检测评估需要对其动态特性进行检测分析.首先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通讯塔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得出通讯塔架的固有频率,然后采用环境随机振动激励法对其进行动力特性检测,利用模态软件对检测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建立模型,获取结构自振频率、振型、模态阻尼比.通过比较发现,测试获取的塔架固有频率与有限元仿真结果相差较小,由现场压缩机的振动频率与电机振动频率测试,进而获得是否发生共振的评价结果,同时依据测试结果修正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系统响应的协方差作小波的时频分解,利用信号互协方差与自协方差的小波变换系数的比值来识别结构的工作模态振型,由矩阵奇异值分解(SVD)从小波变换时频分析结果确定小波脊,通过实际结构多测点数据,利用小波系数比值来反映振型,识别结构各阶工作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用数值模拟算例和实桥环境振动试验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与频域峰值法和时域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特别是阻尼和振型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对某高100米的菱形截面纪念碑进行刚性模型多点同步扫描测压与摆式气弹模型测振风洞试验,进而在测压数据基础上建立频域风荷载模型并采用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计算结构风振响应,同时应用随机减量技术(RDT)识别了该气弹模型风致振动时的气动阻尼比。当在频响函数中考虑气动阻尼比后的风振响应计算结果和气弹模型试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由于实际结构振型与摆式模型线性振型存在差异,用振型修正系数修正气弹模型试验结果可得到实际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刚性模型测压建立荷载模型,结合气弹模型测振识别气动阻尼,代入实际结构频域响应计算方法能够较精确地评估强风作用下低频小阻尼高耸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  相似文献   

4.
香港汲水门大桥的模态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汲水门大桥是一座主跨430 米、双塔平行双索面、公铁两用双层斜拉桥,横跨香港马湾岛和大屿山岛之间的汲水门水道。在通车之前对该桥进行了实桥环境随机振动试验研究,以获得对桥梁抗震、抗风、健康监测、故障诊断等非常重要的结构固有模态(包括固有频率、振型及对应的阻尼比)。对主梁上的11 个测站(33 个测点)和两桥塔上的4 个测站(16 个测点)分4 组进行了环境随机振动信息的记录,并利用自编的模态识别程序EDPFDM 对所记录的信号进行了处理。在0~6Hz 范围内共识别出主梁竖向弯曲振动为主的模态10 阶,主梁横向弯曲振动为主的模态4 阶,主梁扭转振动为主的模态6 阶。经比较,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试验结果与MSC-NAS-TRAN 程序的分析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基本原理,提出将ICA方法与随机减量法(RDT)结合起来用于随机激励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结合数值仿真算例和振动试验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用于随机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有效性。结果表明,ICA可以准确地从结构随机振动响应信号中分离出各源信号,并同时估计出各阶模态振型向量,源信号与结构模态坐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再结合随机减量法和单模态识别法可识别各阶模态的频率和阻尼比。该方法仅利用振动系统的输出响应进行分析,适用于随机激励下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相似文献   

6.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提出一种新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①通过自由振动试验或通过随机减量法从结构随机振动响应中获取结构自由衰减振动响应(FDR),并采用VMD方法从FDR中分解出结构模态响应;②通过经验包络法(EE)计算模态响应瞬时频率,并通过一种该研究新提出的方法计算模态响应瞬时阻尼比;③结构的模态振型向量可通过处理所有可用传感器得到的模态响应得到。瞬时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可以捕获模态参数的任何瞬态变化。通过一系列数值和试验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突出了该方法的优势,并对该方法抗噪声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系统,且可用于识别具有密集模态和瞬态特性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对目前环境激励线性结构模态参数的辨识方法如频域分解法、ARMA模型法、NExT法、随机子空间法、时频分析方法和基于相关函数分解法等进行了评述,讨论了各方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模态参数识别中,模态阻尼比往往比固有频率、振型参数更难被准确识别。为了提高频域分解模态识别方法的阻尼识别精度,分析了算法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采用自回归模型谱估计代替原有周期图谱估计的改进方法。开展了仿真算例研究,以白噪声激励下结构的振动响应为输入条件,使用频域空间域分解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算例结果验证了采用基于自回归模型的谱估计代替原有的周期图法谱估计,既保留了对密频模态的分辨能力,又提高了阻尼参数的识别精度,且在采样数据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两栋基础隔震建筑在环境激励下的振动测试,运用随机子空间识别法和有理分式多项式法分别识别了结构的模态频率、振型和模态阻尼比。识别结果表明在环境激励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基本频率远大于设计计算多遇地震工况下的基本频率;等效黏滞阻尼比很小,与未隔震结构的阻尼比相当,可以将基础隔震结构视为经典的比例阻尼系统。进一步以其中一栋为研究对象,以识别的模态参数作为修正基准,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反演了环境激励下隔震层的实际水平等效刚度,结果表明其值为多遇地震下计算刚度取值的10.9倍。最后,基于反演的实际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对结构的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对比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基础隔震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10.
大型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综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来识别大型桥梁模态参数的方法。首先利用EMD将桥梁在环境激励下的非平稳响应分解成一系列准平稳的本征模函数(IMF)分量,然后用RDT从中提取自由衰减响应,最后将该自由响应表达为一般解析形式,综合运用参数识别理论、最优估计理论识别出桥梁结构的多阶模态参数。利用南京长江大桥实测动力响应识别该桥的模态参数,并将识别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及有关实测值进行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识别精度,适用于大型桥梁的模态参数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