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PA6)/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1共聚物(MAH-g-POE)/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材料,研究了MAH-g-POE用量对PA6/OMM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AH-g-POE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而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则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马来酸酐接枝EPDM、POE改性尼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庭慰 《中国塑料》2001,15(9):29-31
研究了用马来酸酐接枝EPDM和POE等烯烃增韧尼龙的方法,通过改变聚烯烃与尼龙的用量找出较佳垢配比范围及实验方案。从两相界面,橡胶含量,交联度和接枝率等方面讨论了增韧效果的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尼龙6(PA6)/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g—MAH)/纳米CaCO3复合材料。SEM分析表明,部分CaCO3粒子均匀分散在尼龙基质中,部分纳米CaCO3粒子为POE—g—MAH所包覆而形成了“壳—核”结构。随着基体中纳米CaCO3的增加,PA6/纳米CaCO3/POE—g—MAH发生脆韧转变所需要的弹性体量增加;在韧性断裂时,纳米CaCO3和POE—g—MAH对PA6的增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PPS/PA6/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形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PPS/PA6/纳米CaCO3三元复合材料,并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流变仪、扫描电镜对复合体系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CaCO3对PPS/PA6体系形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主要分布在PPS相中,而在PPS/PA6两相界面处和PA6相中分布较少;纳米CaCO3的加入使PPS黏度上升而使PA6的黏度略有下降,PPS/PA6体系由原来的PA6连续相PPS颗粒相结构变为两相共连续的结构,且在注塑流动方向上PPS呈纤维状取向分布.  相似文献   

5.
陈煌  王国全  黄源  曾晓飞  陈建峰 《塑料》2007,36(6):21-24
研究了纳米SiO2和马来酸酐接枝POE(POE-g-MAH)对PA6/POE-g-MAH/纳米SiO2复合材料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含量小于或等于1份时,只有少量团聚;超过1份后,纳米SiO2有明显团聚现象;纳米SiO2和POE-g-MAH具有一定的协同增韧作用,在PA6/POE-g-MAH/纳米SiO2质量比为85/15/1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为PA6的10倍;复合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也得到明显提高,达到PA6的3.3倍.  相似文献   

6.
PA6/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适宜的条件下将纳米CaCO3用硬脂酸通过超高速混合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PA6/纳米CaCO3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纳米CaCO3含量为1份左右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比PA6高约11%,纳米CaCO3含量10份左右时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比PA6高约40%;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随纳米CaCO3含量增加而提高,在纳米CaCO3含量为10份时较PA6提高约20%,20份时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7.
李滢滢 《塑料加工》2007,42(5):41-44
研究了辛烯一乙烯共聚物/聚乙烯(POE/PE)的参混比例、马来酸酐(MAH)单体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变化、第二单体的种类、反应温度、螺杆转速、真空度对接枝产品性能的影响情况以及接枝产品与尼龙共混注塑打样后的性能,得到了使该种接枝产品使用性能最佳的配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芳纶浆粕(PPTA-pulp)/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马来酸酐接枝物(POE-g-MAH、LLDPE-g-MAH)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面形态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其中POE-g-MAH能明显的提高复合材料PA6/PPTA-pulp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POE-g-MAH含量为3%时,PA6/PPTA-pulp/POE-g-MAH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值,此时其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较未加马来酸酐接枝物体系,分别提高了57.9%和28.8%。3%马来酸酐接枝物的加入有效增强了PA6和PPTA-pulp间的界面结合力,对复合材料的结晶具有诱导作用,且并不会改变PA6的晶型。  相似文献   

9.
李滢滢 《塑胶工业》2007,10(6):16-18
研究了辛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POE/PE)的掺混比例、马来酸酐(MAH)单体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第二单体的种类、反应温度、螺杆转速、真空度对接枝产品性能的影响情况以及接枝产品与尼龙共混注塑制得的样品的性能,得到了使该种接枝产品使用性能最佳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即POE/PE为75/25;MAR用量1.3%~1.5%(质量分数),DCP用量:0.04%~0.06%(质量分数),第二单体苯乙烯用量为1.2%~1.5%(质量分数),螺杆转速:40-50r/min,真空度0.01MPa,螺筒温度:140~195℃。  相似文献   

10.
使用双螺杆熔融接枝制备了一系列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相对接枝率范围从0.081~0.281。进一步将PE-g-MA和未经改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制备黏合树脂,采用热压复合的方法研究其对PE/尼龙6(PA6)复合膜和PA6/PA6复合膜的黏接性能。当PE-g-MA的相对接枝率为0.081时,黏合树脂对PA6的剥离强度随PE-g-MA含量增加而增大;PE-g-MA含量为100%时对PE/PA6和PA6/PA6的剥离强度分别为60 N/cm和40 N/cm。提高PE-g-MA的接枝率,黏合树脂对PA6的剥离强度会随PE-g-MA含量增加而先增后减。PE-g-MA的含量为100%时黏合树脂对PA6的剥离强度随PE-g-MA接枝率升高而下降。通过表面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复合膜剥离后的PA6表面的残余氨基含量,相比复合前最高下降46.5%。氨基残余量越少,剥离强度越大,MA基团和PA6端氨基的反应程度是影响剥离强度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1.
纳米CaCO3对PET/M-POE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俊  杨伟  黄锐 《中国塑料》2005,19(2):16-21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M-POE)和纳米CaCO3协同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结合复合材料的室温缺口冲击断面扫描电镜照片、淬断刻蚀照片和宏观力学性能,分析了复合体系发生脆-韧转变对应的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直接将M-POE、纳米CaCO3与PET熔融共混并不能起到协同增韧效果,随着纳米CaCO3含量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逐渐降低。纳米CaCO3经过不同表面处理后,在复合体系中的微观分布不同,从而导致体系力学性能变化。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制得纳米CaCO3分布不同的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纳米CaCO3分布于PET基体中会引起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下降。而纳米CaCO3分布于弹性体中,即形成所谓的“沙袋结构”,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还可降低橡胶用量。  相似文献   

12.
取石灰石原料,经过煅烧、消化、过滤、碳化、改性、抽滤、干燥和磨粉制得纳米碳酸钙产品。探讨了消化和碳化反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碳化反应pH值随时间的变化、不同氧化钙原料制得产品的产量和产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三种增容剂增容的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对PA1010/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和非增容体系相比,PP-g-MAH、POE-g-MAH和PTW的拉伸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25 %、89 %和94 %,冲击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40 %、200 %和200 %,PTW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结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四种不同纳米CaCO3含量的PP/CaCO3纳米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结晶特性,并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其结晶结构,同时和纯PP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CaCO3在PP中具有成核作用,PP以异相成核方式结晶,使PP的结晶温度提高,结晶速率增大,球晶颗粒变小。从纳米CaCO3含量对PP结晶特性的研究可知,其含量在2%~3%时,对PP的上述结晶行为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冯国威  张玲 《中国塑料》2016,30(6):13-17
通过改变共混物中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与马来酸酐接枝POE(POE-g-MAH)的比例,研究了MAH含量对聚酰胺6(PA6)/POE/POE-g-MAH/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H含量较高时,POE-g-MAH与PA6基体的相容性好,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高;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的形态及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两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nano-CaCO3分散效果更好,其增容作用使弹性体分散相直径增大约100 nm,冲击强度较一步法提高21 %。  相似文献   

16.
将聚丙烯(PP)﹑竹纤维(BF)与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共混,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PP/POE-g-MAH/BF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观察和表征了其形貌、结构和结晶参数,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加入POE-g-MAH,降低了BF质量分数为30%的PP/BF复合材料中PP晶相的完整程度,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改善了PP基体中BF的分散均匀性。添加质量分数2.5%的POE-g-MAH,能进一步提高PP/BF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PP/POE-g-MAH/BF(62.5/7.5/30)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高于纯PP。冲击强度的提高主要源于POE-g-MAH所产生的能量耗散、改善应力的有效传递、增强BF和PP的界面粘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纳米CaCO_3与尼龙(PA)6共混,制备纳米CaCO_3改性PA6材料。研究纳米CaCO_3含量对改性PA6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aCO_3含量的增加,改性PA6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有了提高,尺寸稳定性有所改善,拉伸和冲击性能有所下降,对于不同含量的纳米CaCO_3改性PA6材料,表现在FTIR谱图上的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CaCO_3进行了表面接枝改性,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CaCO_3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力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CaCO_3含量为2.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其中拉伸强度达到27.5 MPa,冲击强度达到16.1 k J/m2,进一步增加纳米CaCO_3含量时,由于纳米粒子之间发生了严重团聚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下降;纳米CaCO_3的加入对复合材料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的存在使其复合黏度和储能模量同时升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脆-韧转变规律及其与纳米CaCO3含量、分散相POE粒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含4份CaCO3的PP/POE/纳米CaCO3复合体系,达到脆-韧转变所需的弹性体POE量最少。纳米CaCO3的添加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在增韧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刚性。研究发现PP/POE/纳米CaCO3三元体系的基体层厚度与脆-韧转变的关系符合逾渗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