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真菌中麦角甾醇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的抗炎镇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麦角甾醇高剂量(30 mg/kg)和低剂量(15 mg/kg)组灌胃给药后,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下丘脑组织中 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 (WB) 检测NF-κBp65、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含量。结果:硝酸甘油诱导后,大鼠搔头次数频繁;与模型组比较,麦角甾醇不同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P<0.05)、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P<0.001;P<0.05),同时,麦角甾醇各给药组DA和NE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P<0.001),麦角甾醇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下丘脑中5-HT水平(P<0.05)。WB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P-NF-κBp65, P-JAK2 和 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麦角甾醇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NF-κB、JAK/STA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桦褐孔菌菌核、固体发酵物和二者的水提物给药对糖尿病大鼠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监测大鼠体重、口服糖耐量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桦褐孔菌IO 3.08、6.16 g/kg剂量组、桦褐孔菌水提物WIO 0.4 g/kg剂量组、桦褐孔菌固体发酵物水提物WSFIO 0.8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体重;固体发酵物SFIO 1.3、2.6 g/kg剂量组能显著地改善大鼠口服糖耐量(P<0.05,P<0.01);WIO 0.4、0.8 g/kg剂量组、WSFIO 0.4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的水平;IO 3.08、6.16 g/kg剂量组、WIO 0.4 g/kg剂量组、SFIO 1.3、2.6 g/kg剂量组和WSFIO 0.8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的水平;桦褐孔菌各给药组在不同程度上均可显著提高血清中SOD的水平(P<0.05,P<0.01或P<0.001);桦褐孔菌各给药组均可降低血清中MDA的水平(P<0.01或P<0.001)。结论:桦褐孔菌固体发酵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及抗氧化活性。直接以菌粉、固体发酵物或二者的水提物给药对各个指标的影响不一,总体来说,固体发酵物代替野生桦褐孔菌改善2型糖尿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周月  付敏  刘欢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292-297,306
目的:观察L-茶氨酸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联合干预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CUMS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不同剂量L-茶氨酸和GABA混合物或西酞普兰连续灌胃45 d,期间持续CUMS刺激。另设对照组,常规饲养。监测大鼠体重变化、糖水偏好程度、以及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等行为学指标,测定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白介素-6(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β-内啡肽(β-EP)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UMS大鼠体重、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水平和垂直运动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茶氨酸联合GABA干预可显著增加大鼠体重增量、糖水消耗百分比,运动距离和站立次数(P<0.05),抑郁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5-HT、DA以及BDNF、β-EP的含量增加(P<0.05),降低IL-6的水平(P<0.05)。结论:L-茶氨酸和GABA联合干预对CUMS诱发的抑郁症有一定改善作用,且高剂量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探究沉香提取物对PCPA(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致失眠大鼠的镇静催眠作用。选取SD大鼠90只,10只作为空白组,余80只建立失眠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沉香挥发油高剂量组、沉香挥发油低剂量组、沉香醇提物高剂量组、沉香醇提物低剂量组、沉香水提物高剂量组、沉香水提物低剂量组、地西泮组。观察各组下丘脑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及GABAAR_(α1)、GABAAR_(γ2)、5-HT_(1A)受体m RNA相对表达量。给药6 d后,挥发油高剂量组、挥发油低剂量组、醇提物高剂量组、醇提物低剂量组下丘脑5-HT含量分别为4.85 ng/m L、4.84 ng/m L、4.81 ng/m L、4.49 ng/m L,GABA含量分别为1.46 ng/m L,1.44 ng/m L,1.41 ng/m L,1.39 ng/m L,高于模型组(p0.05);挥发油高剂量组、挥发油低剂量组、醇提物高剂量组5-HT_(1A)受体m RNA相对表达量为0.81、0.79、0.74,高于模型组(p0.05);GABAAR_(α1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4、0.84、0.85,GABAAR_(γ2)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4、0.70、0.73,高于模型组(p0.05)。沉香提取物对PCPA致失眠大鼠具有一定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铁皮石斛水溶性总蛋白对阿司匹林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导致炎症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灌胃铁皮石斛水溶性总蛋白(10、20 mg/kg)和奥美拉唑(3 mg/kg),5 d后灌胃阿司匹林300 mg/kg建立胃黏膜损伤模型。5 h后处死大鼠,测定胃黏膜损伤程度,血清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胃组织中环氧化酶-2 (cyclooxygenase-2,COX-2)、IL-1β、IL-6、TNF-αmRNA以及COX-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铁皮石斛水溶性总蛋白能够有效降低阿司匹林造成的胃黏膜出血及糜烂,且能够使血清中PGE2、SOD含量有明显增加(p0.01),IL-6、IL-1β、TNF-α、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胃组织中COX-2、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量以及COX-2、pErk1/2与Erk1/2蛋白表达量的比值均有明显下调(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刺五加-云芝不同比例混合后醇提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并筛选出具有最强抗抑郁活性的比例,并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理。方法:通过75%乙醇超声辅助提取有效成分,小鼠给药剂量为4.55 mg/kg,连续给药14 d;测定刺五加-云芝(1:1、1:2、1:3、1:4、1:5、5:1、4:1、3:1、2:1)不同比例醇提取物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通过腹膜内注射利血平建立小鼠抑郁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以及小鼠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IL-1β、IL-10的含量和水平变化。结果:刺五加-云芝(1:2、1:1)组和单一实验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鼠在行为绝望模型中的失望时间(P<0.05),抑制由利血平引起的体温下降及眼睑下垂(P<0.05),1:2组能显著提高小鼠脑中5-HT、NE及小鼠血清中IL-10的含量(P<0.01,P<0.05),下调血清中IL-1β的含量(P<0.01)。刺五加-云芝1:2配比组作用效果最好。结论:刺五加-云芝配伍组合对小鼠抑郁模型有一定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抑郁模型小鼠脑中5-HT、NE及小鼠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小鼠血清中IL-1β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珐菲亚协同戊巴比妥钠改善睡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实验方法,以小鼠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时间为指标研究珐菲亚水提物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并通过检测小鼠皮质、海马和下丘脑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含量研究珐菲亚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结果珐菲亚水提物协同戊巴比妥钠改善睡眠作用最佳给药时间为连续给药14 d,最佳给药剂量为16 kg生药/kg体重;其作用机制主要为减少DA、NE、GLU等中枢性神经递质在脑中的分泌、释放,促进NOS合成、分泌,提高NO在脑内的含量,并抑制5-羟色胺能神经元,降低5-HT分泌。结论珐菲亚水提物有明显的协同戊巴比妥钠改善睡眠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脑内神经递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百合水提取物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模型大鼠睡眠作用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制备大鼠失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百合水提物组-低、百合水提物组-中、百合水提物组-高,另设空白对照组。百合水提物组-低 (100 mg/kg.d)、百合水提物组-中(200 mg/kg.d)、百合水提物组-高(300 mg/kg.d)大鼠连续 7 d 给予相应浓度药液,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 7 d 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同时评价不同脑组织中五羟色胺、5-羟基吲哚乙酸、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 百合水提物各剂量组的大鼠在给药期间的一般状态均优于模型组,体质量增加情况也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百合水提物中、高剂量组的睡眠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百合水提物各剂量组的睡眠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不同脑组织中的5-HT含量显著升高(P < 0.05,P < 0.01),百合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不同脑组织中的5-HIAA 含量显著升高(P < 0.05,P < 0.01),同时上述2个给药组大鼠的下丘脑、中缝核中的DA含量显著降低(P < 0.05),海马中仅百合水提物高剂量组的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百合水提物具有改善PCPA失眠模型大鼠睡眠情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证实刺山柑凝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本研究建立了弗氏完全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经关节炎评分标准评价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刺山柑凝胶(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并给予1次/d,连续30d的药物干预。过程中记录大鼠体征状态、体重及足趾肿胀度;疗程结束后测量免疫器官指数,制作切片,分别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7、IL-10表达水平。经各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结果证实,与模型组比较,刺山柑凝胶高、中、低剂量组明显抑制足趾肿胀度,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少关节组织的炎细胞浸润、改善组织病理形态;下调TNF-α、IL-1β、IL-17,上调IL-10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刺山柑凝胶经局部病灶部位皮肤给药后,能通过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1β、IL-17和上调抑炎因子IL-10表达水平作用机理,达到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缩短病程及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蒲公英红枣汁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雌性大鼠体内抗氧化、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蒲公英红枣汁低(5 mL/kg)、中(10 mL/kg)、高(20 mL/kg)剂量组。对照组以外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 mg/(kg·d),连续6周建立衰老模型。然后蒲公英红枣汁灌胃干预30 d,对照组与模型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卵巢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物酶(catalase, CAT)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含量等抗氧化相关指标;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 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黄精多糖对急性抑郁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ICR小鼠分为正常组、帕罗西汀对照组(10 mg/kg)、黄精多糖低剂量组(100 mg/kg)、黄精多糖中剂量组(200 mg/kg)和黄精多糖高剂量组(400 mg/kg)。预防给予黄精多糖3周后,通过体重监测和空场实验表现,研究黄精多糖对小鼠体重和自主活动的影响;通过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研究黄精多糖对急性抑郁模型小鼠的行为影响;通过分析皮层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海马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 hydroxyindolacetic acid,5-HIAA)和3-羟基犬尿氨酸(3-hydroxycaninuric acid,3-HK)等生化指标,探究黄精多糖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黄精多糖显著缩短了行为绝望模型小鼠在悬尾和强迫小鼠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P<0.05);在空场实验中,各组小鼠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等自主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黄精多糖组(200和400 mg/kg)小鼠脑组织5-HT、DA和NE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TNF-α和IL-10活性降低(P<0.05),海马中TRP和3-HK水平下调(P<0.05)。结论:黄精多糖(200和400 mg/kg)可通过上调急性绝望抑郁模型动物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抑制神经炎性反应和调节色氨酸代谢通路起到改善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芦雨佳  毛凯雯  钟耕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1):322-327,334
目的:采用体外发酵法,探究不同剂量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氧化魔芋葡甘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对奶粉中乳糖代谢的促进作用,为缓解乳糖不耐受症提出方便新颖的方法。方法:在奶粉中添加不同剂量的KGM、OKGM设置高、中、低剂量6个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不含KGM或OKGM)及阳性对照组(以乳酸菌替代KGM和OKGM)。在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盲肠、回肠内容物并与各组混合,经体外厌氧发酵24 h,测定不同时段发酵液的菌落数量、pH、乳糖含量和乳糖酶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回肠发酵液KGM中、高剂量组和OKGM低、高剂量组的乳酸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盲肠发酵液KGM、OKGM各试验组的乳酸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KGM高剂量组、OKGM各剂量组的回肠发酵液乳糖酶活性相较于阴性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OKGM高剂量组的盲肠发酵液乳糖酶活性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乳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回肠发酵液KGM低剂量组、OKGM各剂量组的4 h乳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发酵24 h后KGM中、高剂量组和OKGM各剂量组最终乳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盲肠发酵液中,各试验组4 h乳糖含量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其中KGM中剂量组和OKGM中、高剂量组结果也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且24 h后KGM低、中剂量组和OKGM中、高剂量组乳糖含量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KGM或OKGM的奶粉,可促进肠道内乳酸菌等益生菌的生长,通过增强盲肠和回肠中乳糖酶的活力,可明显降低奶粉中乳糖的含量(发酵4 h即有明显效果),促进乳糖代谢。  相似文献   

13.
甜菜碱在肉鸡体内供甲基代谢及其节约蛋氨酸效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4 5 0羽 2 2日龄艾维茵肉鸡 ,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 3组 (每组 3个重复 ) ,分别设为不添加蛋氨酸的对照组和添加 10 0 0mg/kg蛋氨酸的对照组 ,另一组则为添加 5 0 0mg/kg甜菜碱的试验组 ,进行了为期 2 1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与不添加蛋氨酸组比 ,添加甜菜碱显著提高了肉鸡的日增重 (P <0 .0 5 ) ,降低了料重比(P <0 .0 5 ) ,达到了添加蛋氨酸的效果 (P >0 .0 5 ) ;添加甜菜碱导致了试验鸡肝脏甜菜碱 -高半胱氨酸S -甲基转移酶 (BHMT)活性升高 ,BHMT活性比不添加蛋氨酸组和添加蛋氨酸组均显著增高 (P <0 .0 1) ;与不添加蛋氨酸组比 ,添加甜菜碱还使肝脏甲基化反应产物 (游离肉碱和肌酸 )的生成量明显增多 (P <0 .0 1)和胸肌中两者的存储量显著增加 (P <0 .0 1) ,但与添加蛋氨酸组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甜菜碱在肝脏BHMT调控下 ,替代蛋氨酸为机体甲基化产物的合成提供甲基 ,从而产生节约蛋氨酸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为原料进行自然发酵,研究发酵液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分析发酵液不同稀释倍数、作用时间、pH、温度等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影响,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确定番茄发酵液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类型。结果显示自然发酵后番茄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P<0.05);并且发酵液的不同稀释倍数、作用时间、温度及pH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最优作用条件为:抑制剂与淀粉酶在33℃、pH6.8下作用10 min;该抑制属于非竞争可逆型,抑制常数为4.01 mg/mL。本研究可为番茄及其发酵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无水乙醇为诱导剂,构建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研究几种不同方式制备的猴头菇粗提物对无水乙醇诱导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n=12):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ETH)、猴头菇子实体多糖粗提物干预组(WEH1)、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粗提物干预组(WEH2)、猴头菇水提粗提物干预组(WEH3)、液态发酵水提粗提物干预组(WEH4)及枸橼酸铋钾颗粒药物组(YWZ)。各样品组根据体重变化调整样品灌胃剂量(10 mL/kg),样品给予167 mg/kg,枸橼酸铋钾颗粒(0.24 g/kg,含铋24.1 mg)连续灌胃30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直接给予蒸馏水,采用无水乙醇5 mL/kg灌胃造模,通过对比胃粘膜组织切片损伤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大鼠胃黏膜出血、充血、坏死及病变明显减轻,其病理总积分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血清和胃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几种猴头菇粗提物均对无水乙醇所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粗提物的保护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和抗炎作用有关。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猴头菇提取物的功能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大麦叶粉(BLP)对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作用与肾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氧嗪酸钾制备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测定BLP对模型小鼠血清、尿液及粪便中的尿酸(UA)、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血清与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肝脏活性的影响,观察HE染色后小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小鼠尿酸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以评估BLP的降尿酸作用与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200 mg/kg BLP能高度显著降低其血清UA水平(P<0.001),高度显著促进UA从尿液排出(P<0.001),极显著促进UA从粪便排出(P<0.01),同时高度显著降低血清与肝脏XOD活性、降低肝脏UA的生成(P<0.001)。此外,与模型组相比,200 mg/kg BLP能极显著降低高尿酸导致的血清CR水平升高(P<0.01),高度显著下调BUN水平(P<0.001),病理学分析结果也显示BLP能明显改善高尿酸导致的肾脏损伤。qRT-PCR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200 mg/kg BLP可高度显著(P<0.001)下调肾脏尿酸重吸收蛋白URAT1、GLUT9,上调尿酸分泌蛋白OAT1的mRNA表达水平。综上,BLP的降尿酸和肾脏保护作用与其抑制XOD活性,下调URAT1、GLUT9,上调OAT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灵芝菌丝体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灵芝菌丝体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通过Sevage法及透析法去除蛋白和小分子,获得初步纯化灵芝菌丝体多糖(SGP)。动物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给药低、中、高组(125、250、500 mg/kg·bw),除空白组外,各组按照0.1 mL/10 g·bw剂量灌胃56°北京红星二锅头,建立慢性酒精肝损伤模型。第15 d开始,各给药组造模4 h后,分别灌胃水飞蓟宾(200 mg/kg·bw)和不同剂量的SGP溶液,连续2周后,解剖。采用试剂盒法测定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小鼠的肝脏病理切片。结果表明:灵芝菌丝体多糖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9 ℃、提取时间2.5 h和液料比85:1(mL/g),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3.44%。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GP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SGP 中、高剂量组肝脏和血清中的 CAT、SOD和GSH-PX 活力显著上升(P<0.05),SGP高剂量组 ALT、AST 活力及 MDA、TC、TG、IL-6、IL-1β、TNF-α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SGP可明显改善肝脏受损情况。说明,SGP可以通过改善小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脂质代谢水平并降低小鼠肝脏细胞炎症因子含量,进而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4种蜜环菌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并测量其菌丝提取物和发酵液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目前4种较常用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在相同温度、转速、时间条件下对蜜环菌进行液体发酵,制备菌丝提取物和发酵液提取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 4种配方菌丝生物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其中配方1菌丝生物量最高,为1.21 g/L,显著高于其余3种配方(P<0.01, P<0.001)。4种配方菌丝提取物总黄酮、总三萜、总酚含量差异显著,均为配方2最高且显著高于子实体(P<0.001,P<0.01);发酵液提取物主要活性物质含量,配方4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配方2总三萜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子实体(P<0.01, P<0.001)。抗氧化能力方面,配方1菌丝提取物·OH清除率及总还原力最高;配方4发酵液提取物总还原能力表现最佳,且抗氧化能力表现更为稳定。结论 针对不同目标产物筛选出了具体的最佳蜜环菌液体培养基配方,对后续蜜环菌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意义,也为今后蜜环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