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吉林省珲春市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珲春市2006年和2017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珲春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增加趋势,即由2006年的10.116 hm2/人增加到2017年的11.667 hm2/人; 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即由2006年的2.89 hm2/人降到2017年的2.76 hm2/人; 生态压力指数由2006年的1.23降到2017年的0.63,即土地生态安全由较不安全变为较安全.本研究结果可为珲春市的生态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沈阳市1991-2005年的生态压力,并对2006-2010年生态足迹做了预测.结果表明:沈阳市1991-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7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34 hm2,人均生态足迹的需求超出人均生态承载力3.24倍;在6大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中,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占沈阳市生态足迹总量的85%以上,二者的变化对生态足迹总需求有巨大影响.经预测,沈阳市生态足迹在2005年后将增长迅速,预计2010年达到人均5.11 hm2,是1991年的3.50倍、2000年的3.32倍、2005年的1.96倍.结合研究结果,就沈阳市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丹东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5年丹东人均生态足迹为1.6775 hm2/人,而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0121 hm2/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扣除12%后,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906 hm2/人,人均生态赤字为0.7869 hm2/人。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了丹东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将空间分析的GIS技术与定量分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相结合,利用武汉市2009、2012、2016年3个时间节点的相关数据,分别从武汉市及其辖区两个层次,分析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呈快速增长态势,且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平均占比一直保持最大。由于武汉市游客增速与旅游生态足迹增幅相似,致使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呈相对平稳增长态势。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旅游生态足迹差异较大,历年来武汉市化石能源地足迹占比最大,其次是草地和耕地,三者之和的平均占比超过90%。3个时间节点武汉市各辖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位于主城区的武昌区、江汉区和江岸区,但远城区的旅游生态赤字逐渐加剧,空间分布重心逐渐由主城区向远城区扩散。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利用2000—2013年贵州省水资源数据,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对贵州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水资源生态盈余,但盈余下行压力大;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大且受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大;历年水资源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幅度小,保持在0.43 hm2/人左右;工业用水人均生态足迹上升幅度明显,2000—2011年间上浮137.5%,2011年后有所回落;生活和农业用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幅度小,分别保持在0.06、0.12 hm2/人左右;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西吉县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2010年西吉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260 6 hm2,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184 3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076 3 hm2,表明生态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根据计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西吉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切实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后续产业;做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生态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7.
银川市城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银川市(包括银川市区、永宁、贺兰、灵武)为案例,从资源消费、能源消费、环境容量、水资源消费等四个方面定量估算银川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计算、分析银川市生态盈余/赤字情况;预测并分析2004-2020年间银川市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其结果显示未来17年银川市生态承载力不足,生态功能薄弱,生态赤字显著,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使银川市生态承载力保持持续稳固的水平,可通过加快农产品转化及科技水平,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开发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伦理教育、提高国民节约意识等措施减少生态足迹需求,有效缓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实现银川市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评价烟台市城市生态状况,在生态足迹的基础上,运用能值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对烟台市2008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把国际贸易和国际旅游作为修正值考虑其对生态能值的影响.计算结果得出2008年烟台市人均生态赤字高达2.307 7 hm2/人.进一步对烟台市生态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过多、居民消费方式以及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1995~2004年西安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西安市统计年鉴1995-2004年的数据为依据,对西安市近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西安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态势,但2004年出现了较大的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为0.845hm^2。较大生态赤字的存在反映出目前西安市对于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需求量已经严重超过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办,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其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岩溶石山发育、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耕地、煤炭、石油、铁矿等重要资源匮乏,使得区域人口、经济与资源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主成分分析和生态足迹计算显示:目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协调,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降低,生态系统发展能力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综合环境系统滞后综合经济系统的发展,人均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1.55倍,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分布不均。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1.
生态足迹分析法能定量揭示污水厂的生态状况.文章以苏州新区城市污水厂的处理工艺和运行数据为例,分析计算了该厂能耗、污泥、垃圾和交通等四方面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该厂2008年总生态足迹为1 071.868 1hm2,人均污水处理生态足迹为0.005 4 hm2.并从生态足迹角度为污水厂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前沿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以焦作市2006年统计年鉴为依据,对焦作市2005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人均生态赤字为2.8895hm2,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探讨生态安全目标下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途径,设计了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模型.以杭州市为例,对杭州市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指出,2001年以后杭州市为“地区--全球非可持续性”发展地区,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造成人均生态赤字增加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模型,预测至2020年杭州市域人口规模为1 220万人.对预测结果的校验显示,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以杭州都市边缘区为例,通过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的计算,揭示了杭州都市边缘区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的趋势和从生态盈余演变为生态赤字的阶段过程.选取影响生态承载力变化的7个主要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演变机理分析.研究表明,导致杭州都市边缘区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近年来骤增的能源消耗.从人口控制、能源结构调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对引导非建设性都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构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收集、整理和分析黑龙江省2003-2008年水资源指标数据.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需求逐年增加.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需求达到最大,为0.3117hm2/人.分析黑龙江省水资源呈现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黑龙江省水资源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建议.计算结果验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的科学合理性,为科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评估一定区域内人类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程度是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是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实用方法,它反映了区域内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该文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对哈尔滨市1998-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该市生态足迹总体上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而其生态承载能力却呈下降趋势,导致其生态赤字逐渐增大,由1998年的0.75倍增加到2003年的1.14倍.研究表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哈尔滨市在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实现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生态足迹应用研究:对中国若干城市的时序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简洁、国际影响力等因素,从众多方法中选择生态足迹分析对中国若干城市进行了可持续性测度,在介绍生态足迹基本概念及研究尺度的基础上,以西安市统计年鉴1995~2004年的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西安市近10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0年间西安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态势,其中2004年的人均生态赤字高达0.845hm^2,表明西安的生态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生态系统严重超载.与此同时,以2005年的城市统计年鉴为依据,计算了其他8个中国城市2004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率,结果表明2004年香港生态,足迹最大(4.8676ha/cap),是其生态承载力(0.0399ha/cap)的122倍,其次是上海、北京、天津、青岛、沈阳、深圳和重庆;2004年香港生态效率最高(3.9299万元/hm^2),其次是深圳、上海、沈阳、青岛、北京、天津和重庆.显然,与香港相比,7个中国内地城市的生态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建立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生态适度人口容量预测模型,分别对赣州市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与分析,对赣州市2020年生态适度人口容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12年赣州市域生态足迹为1.346704955 hm~2/人,可利用生态承载力0.580912783 hm~2/人,生态赤字为0.765792172hm~2/人,预测赣州市2020年生态适度人口容量为1047.07万人.与预测的生态适度人口容量相比,根据四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模型预测的赣州市2020年人口总量将超出约106.54万人.届时,赣州市将面临严重的人口压力.据此,为提高赣州市适度人口容量以及减轻人口压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岷江流域从地理单元上横跨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 成都平原区、 盆中丘陵区和川西南山地区, 涵盖了森林、 草地、 湿地等多种类型, 生态结构复杂, 生态系统完整。以岷江地区为例,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 技术, 综合运用生境质量模型,结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根据粒度反推法提取生态源地;依据景观类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风险性和地形因子构建最小阻力面模型;采用电流电路理论和生物物质流动模型构建研究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识别模型。最终识别得到生态源地面积7 111. 3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 23%;生态廊道总长3 713. 62 km,沿岷江水系分布明显;结合国内生产总值对区域内断裂点分级得到待修复的生态断裂点共36 处,其中四级断裂点5 个,综合识别得到沿岷江干流分布区宏观生态安全格局,为岷江流域自然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指导,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将生态足迹理论应用于交通领域,建立完善的交通生态足迹分析模型,以武汉市为实例,考虑城市机动车辆排放硫氧化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道路建设与维修时的能源消耗及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水对水资源的影响,系统介绍了城市客运交通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评价武汉市客运交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交通生态占用的土地类型可知,化石能源用地所占份额最大,为10 138 453.75全球性公顷,占客运交通生态足迹总量的95.13%,水足迹次之,为505 600.23全球性公顷,占总量的4.75%,而建设性用地只占很少一部分,为12 891.12全球性公顷,仅为总量的0.12%;从生态足迹构成分析可知,私人小汽车占用为5 952 325.908全球性公顷,占总量的55.85%,远高于其他交通方式的生态足迹,公共汽车、出租车和摩托车的生态足迹分别占总量的18.26%、15.21%、6.36%,电动车仅3.08%,自行车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自行车生态效率最高,电动自行车和公共汽车次之,私人小汽车的利用效率最低,前三者分别为后者的1 812.5、39和21倍.在武汉市各类客运交通工具中,私人小汽车生态足迹最大,生态效率最低,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生态效率较大,对城市环境压力相对较小,自行车和电动车生态效率高,为短距离出行绿色运具.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能源利用效率的公共交通及合理控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比例对城市交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提高对城市环境影响小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占用比例和为之提供完善的出行环境和停车设施也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