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福英  倪俊芳 《纺织学报》2018,39(7):153-158
为简化绗缝、提花、针织等自动化设备的花型轮廓设计,弥补现有纺织设备中复杂曲线无法直接插补的缺陷,增加B 样条曲线的插补功能,通过双圆弧分段逼近三次准均匀B 样条曲线的方法,获得只含有微段直线和微段圆弧数据的简单花样,并采用直线插补算法、圆弧插补算法对花样数据进行针迹点均匀分布处理,同时运用MatLab进行编程仿真,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误差范围内,可使逼近的双圆弧在连接点处光滑连接并达到一阶导数连续且拟合段数最少;花样作业图案的针迹点分布均匀,误差小,满足复杂花样加工的要求,简化数值计算和编程,可实现复杂曲线数控织造的工程运用。  相似文献   

2.
纹织图像的矢量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矢量对图像图形进行描述,对于图形比较简单的图像,其存储空间比同一图像对应的位图图像要小得多。根据纹织图像多为大色块、轮廓明确的特点,利用链码方法对纹织图像中各个色块的轮廓进行跟踪,提取到各个色块的轮廓,然后利用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拟合。直线拟合可以保持原色块轮廓中比较线性化的部分和色块图形中的尖锐角部分。对色块轮廓中的曲线部分,采用最小二乘法,用3次Bezier曲线进行拟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绗缝加工工艺的特点及电子提花工艺的优势,分析典型绗缝面料的外观特征,探讨绗缝效果与接结纬接结双层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绗缝效果大提花织物组织结构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设计仿绗缝双层提花织物在纹样设计、组织配置及纹织CAD工艺处理等的基本要点。文章选用桑蚕丝为表里经,不同规格的双股棉纱为表、里纬及接结纬,表里经比例为3︰1,表里纬及接结纬投纬比例为2︰1︰1,以表纬充当绗线的接结纬接结双层组织结构,配合花地部的空心袋织结构,实现了提花工艺仿绗缝工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安立新  李炜 《纺织学报》2013,34(3):132-136
 引入轮廓误差和支点等概念,提出了新的轮廓提取方法并应用于一种带有印花图案服装图像。首先通过形态学方法提取初始轮廓,再将初始轮廓划分为若干个单值分支,最后通过轮廓误差计算消除分支内的纹理噪声。研究表明,基于形态学方法的初始轮廓提取算法可以有效去除服装图像内部的像素点和外部的阴影与水印;采用轮廓误差计算可以有效识别纹理噪声数据,修补印花图案对服装轮廓的影响。与其它轮廓提取方法相比,提出的算法更高效。  相似文献   

5.
《丝绸》2016,(2)
介绍绗缝加工工艺的特点及电子提花工艺的优势,分析典型绗缝面料的外观特征,探讨绗缝效果与接结纬接结双层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绗缝效果大提花织物组织结构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设计仿绗缝双层提花织物在纹样设计、组织配置及纹织CAD工艺处理等的基本要点。文章选用桑蚕丝为表里经,不同规格的双股棉纱为表、里纬及接结纬,表里经比例为3︰1,表里纬及接结纬投纬比例为2︰1︰1,以表纬充当绗线的接结纬接结双层组织结构,配合花地部的空心袋织结构,实现了提花工艺仿绗缝工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切片图像处理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用最小二乘法对切片图像中产生误差的直孔进行圆拟合的方法,并对拟合后的轮廓进行了单像素链的跟踪.对摩托车气缸头ICT切片图像中的直孔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凤梧  诸葛振荣 《丝绸》2006,(4):34-35,52
在提花布样数字扫描位图中,鼠标沿着图像中花样的视觉边缘移动,鼠标运动轨迹附近区域的像素点颜色由RGB颜色空间转换到YIQ颜色空间,索贝尔算子检测区域内,像素灰度的梯度最大值点通过直线段将上述点连接,构成目标花样的轮廓,实现自动勾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快速高效地对花样进行自动勾边,缩短了小样的制图周期,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8.
小线段所描述的曲线轨迹在相邻线段的转角处,由于在切线方向会发生突变,曲率也不连续,从而导致了刀具加工中,在通过转角处时会发生速度波动和加速度突变。笔者提出一种基于三次B样条插值拟合的连续小线段路径全局光顺算法,对满足转角和弓高误差约束的连续小线段进行插值拟合,使拟合刀具路径达到G~2连续,从而有效提高进给速度,改善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中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独立绗缝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鹏翔 《纺织学报》2001,22(1):48-50
分析桁缝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对独立绗缝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具有远程通信和独立绗缝功能的设计思想,并解决随着绗缝面料越厚花样越易变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电脑绗缝机的研究,结合具体使用工况,文中提出一种绗缝机压脚高低调节机构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机构设计,所设计的压脚高低调节机构具有组装调试过程简单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因绗缝材料加厚产生的花样变形问题。样机的试制、试验结果和客户的使用情况都表明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礼盒包装多样化的需求,针对目前包装企业的人工流水线生产模式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裱盒粘合装置。该装置基于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工序,主要由图像采集单元、喷胶单元、抓取单元以及压合单元等组成。在Matlab中分别进行某产品皮壳的图像处理试验与抓取单元中六自由度吸附机械臂的运动仿真分析。图像处理分析结果得出Canny算子对皮壳图像特征检测的效果更好。运动仿真分析获取了机械臂运动时其各个关节位移、移动速度、加速度等数据的实时变化情况,通过拟合仿真试验中机械臂运动路径与预先设定的运动路径,验证了机械臂运动误差在预期范围内,符合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改进遗传算法的自动配棉模型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配棉工艺具有多约束条件的特点和现有自动配棉的不足,提出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到线性规划优化求解问题中,通过改进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生成策略、遗传算子和进化收敛条件,将配棉约束条件动态融合到种群进化过程中,在保证配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兼顾了求解的效率和有效性,以达到对自动配棉进行优化的目的。应用结果显示:用改进遗传算法对配棉模型的求解优于基本遗传算法,且配棉的各项指标值符合生产技术要求,在满足混棉质量的前提下,该方法能指导技术人员对候选棉和库存棉做出更合理的选择,有效降低了配棉成本。  相似文献   

13.
织物悬垂性数字图像轮廓识别的径向扫描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织物悬垂性数字图像轮廓自动识别的需要,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径向扫描算法。首先识别出试样圆盘圆心,并从原始图像中裁剪出有效区域,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后再用径向扫描算法得到候选轮廓点集,将不在轮廓上的候选轮廓点去掉,顺次连接轮廓点序列,当轮廓点数量足够多时,就可以用轮廓点顺次连接线逼近织物的边缘轮廓曲线。与传统的梯度算子法相比,这种算法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结合实例介绍了该算法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谢子昂  杜劲松  赵国华 《纺织学报》2020,41(10):144-149
针对服装大规模定制中的个性化订单实时到达、订单投产准时性差、瓶颈工位不确定等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服装吊挂流水线的自适应滚动窗口机制解决上述问题。综合考虑了加工顺序、加工设备、人员技能、工序等级等服装生产中的约束条件,建立以最小化完工时间和设备等待时间为目标的多目标动态调度模型,运用工序和设备双层编码结构的非支配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企业订单数据为基础模拟了21 600 s内个性化订单动态到达过程,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动态调度机制能够充分利用生产线设备信息对不同款式的实时订单动态排程;相较于固定周期调度机制在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上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织造企业在订单多、批量小、品种杂、交期严格的情况下,织造排程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主目标进化遗传算法的织造排程方法。通过建立一个由织机类型约束的并行织造排程模型,以满足订单交期为主目标,最小化品种翻改、完工时间等为副目标,改进了普通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并以某织造车间的生产实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主目标进化算法排程效果优于企业人工排程方法,能够指导实际生产。为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利用自适应调整遗传参数对算法优化,进一步提高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早熟,增强全局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建设费用、运行费用的加权和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最大投资额度的限制为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获得总费用最小的扩展规划结果.在扩展规划过程中,将配电网的电源点和负荷点当作顶点,将各个顶点间可能架设线路的走廊当作边,以随机设置的各条边的初始权为基因,并采用prim算法求取最小生成树作为初始种群.采取复制、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达到规定代数后得到最终的最优规划方案、对一个具体算例进行扩展规划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的绗缝机断线断电后恢复加工产生的位置偏移、重复走线等问题,提出一种关于绗缝机断线断电后恢复加工的方法,提供自动与手动两种恢复方式。绗缝机发生断线断电时,机头自动移动到机械原点位置。自动方式下,上位机根据下位机反馈的断线断电位置,判断断点位置所处绗缝类型,根据绗缝类型的不同改写G代码,从断点处插入改写的G代码继续加工;手动方式由操作者选择轨迹,截取从选定轨迹处绗缝花型文件,生成新G代码恢复加工。  相似文献   

18.
Pattern generation for carpets is an expensive and time-consuming task that requires skill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n recent years, interactive genetic algorithm (IGA) has been successfully utilized in generating patterns in different fields such as architecture, graphic art, and music among many others. In these applications, fitness functions cannot mathematically be defined, and the fitness value of each pattern combination is required to be evaluated by designer. Therefore, IGA can be utilized to serve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accelerate the design process. In the present work, a modified IGA is developed to generate patterns for machine-made carpets. Each pattern consists of a set of basic elements. Some basic pattern elements are collected, categorized, and coded as gene values. In each generation, new population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observer's evaluation. All generated patterns are simultaneously shown for observer to assign a fitness value to each one. Hence, a new population can be achieved us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 Our results show that acceptable patterns can be obtained after a limited number of generations. The system is designed in such a way that it can be used by unprofessional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