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D观测的采集方式常对倾斜对校正或者叠前偏移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当输入道的空间分布不规则时,DMO和偏移的结果就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地下反射界面的倾角较大时,地震资料常规共中心点叠加遇到的问题只能用叠前偏移解决。但是,使用叠前偏移方法十分昂贵,因此用倾角校正(DMO)与常规叠后偏移方法结合,可获得与叠前偏移方法相当的结果,而且成本较低。本文对已发表的各种DMO方法的精度、效率、振幅等问题,作了分析、比较后得出:叠后DMO方法灵活、方便,可扩展到三维或用于老资料处理,能获得与曾前偏移相近的效果。它对硬件环境及机时的要求条件较低,可在中小型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3.
非零偏一次反射纵波能被成像到经3D时间偏移或深度偏移后的反射波剖面之中,因此偏移后的波场振幅反映了反射波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包括最近提出的加权绕射叠加法在内的各种偏移/反演算法都是以Born近似或克希霍夫近似法为基础的。本文提出了一种3D克希霍夫型叠前偏移法,这种方法预先以零级绕射线近似来描述被成像波场的一次反射波。这样,试图恢复与入射角有关的反射系数这一主要问  相似文献   

4.
Canni.  A  李令喜 《国外油气勘探》1999,11(3):304-312
3-D测量的采集方式通常对倾角时差校正(DMO)-或3-D叠前偏移的结果具有严重的影响,当输入道的空间分布不规则时,从DMO或叠前偏 得到的不会受到人为假象的破坏。许多情况下,从偏移剖面上可以看到采集方式的痕迹并可能导致错误的解释。在3-D多或3-DDMO之后,这种现象对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AVO)分析礼物 可行性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还会影响速度分析。提出一种提高偏移和DMO能力的简单方案,它  相似文献   

5.
叠后DMO成象     
近来已发表了很多有关 DMO 的文章,其处理过程也逐步标准化。Deregowski(1987)的文章对 DMO 及其应用作了很好的介绍。叠前 DMO 方法包括辐射法、炮点剖面法和共偏移法等。这些都能改善倾斜层反射和弯曲界面反射的叠加效果。另一种 DMO 是用在常规叠加后,从理论上来讲,叠后 DMO 类似于叠后偏移。当前对地震资料处理的广泛认识是传统的 NMO 和 CDP 叠加不能产生真正零偏移数据。常规叠后偏移总是假设偏移距为零,而偏移为零只有在反射层水平时才能成立。因此可用叠前 DMO 和叠前偏移来校正成像。但二者都很费机时。Bale 和 Jakubowicz 提出了叠后 DMO方法,但程序相当复杂。因此,建议用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作替代来完成叠后 DMO。大家对叠后偏移、反褶积等都已熟悉,叠后 DMO 也许是一种新方法。这些方法都力图减少 NMO和 CDP 叠加产生的色散。而 DMO 还可以校正倾斜层反射在部分偏移过程中产生的色散。  相似文献   

6.
倾角时差的计算需要沿着震源-接收器轴线扩展每一个输入道的振幅,再将结果叠加为一个3D零偏移距数据体。从计算时间上考虑,DMO算子的偏移距一旅行时(x—t)域积分过程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有算子假频化的缺点。利用时间轴对数变换迫使DMO算子为时间不变量的对数展开法,能够避免频率-波数(f-k)域中直接积分过程产生的算子假频化。本文将提出一种在x—logt域中用f-k法的去假频滤波器代替对数展开DMO校正的新技术。按照惯例,在f-k域中设计并应用了表示DMO算子的2D滤波器。新技术使用了一个用于单道输入/多道输出模式的2D褶积滤波器,每个单输入道必须通过几个ID滤波器才能产生该道的全部DMO响应。所得到的记录道能够在3D数据体内直接叠加。单道滤波器是采用一种将2D问题简化为ID问题的滤波器设计技术设计的,这些滤波器能被分解为代表DMO算子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的一个单纯的时间延迟和一个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避免了任何易发生的算子假频化。不同类型的低通滤波器可用来获得DMO算子的不同AVO特征。  相似文献   

7.
地震数据采集中常常出现空间采样的不规则问题。障碍物、电缆水平偏转和其它一些因素的变化,都能在偏移距、覆盖次数和方位角上引起不规则性。叠加、多道滤波、倾角时差校正(DMO)和叠前偏移等数据处理算法,通常假设几何采集形式是规则的,而实际上它们都受到空间采样不足的影响。对于目的是改善那些实际有害数据的处理方法来说,DMO 和偏移等波动方程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这一影响。本文中,我们研究不规则采样对 DMO 的影响。为了分析由漏测数据或多余数据产生的 DMO 算子,导出一个插入 DMO 处理之中的校正逆算子,我们采用对 DMO 算子进行倾角分解和方位角分解的方法(Jakubowicz,1990)。与其它方法不同,我们的方法既不受倾角限制,也不依赖于基础的数据模型。计算和应用均衡算子在计算上是有效的,并能插入任一 DMO 算法之中。合成数据和野外数据的例子表明,漏测数据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而我们的方法能够基本上克服这些问题。对采样非常稀疏的数据和几乎假频化的数据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当然,要获取最好的信号响应必须确保以最佳的空间采样来采集数据。最重要的可以说是 DMO 均衡算子能用于测定空间采样的质量。因此可用于地震测量的设计与采集方面,以便从一开始就确保空间采样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东部的复式油气区,为了准确地确定断块和断层位置,唯有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使用三维叠前偏移技术。鉴于叠前偏移处理的工作量太大,采用三维DMO技术是切实可行的。本文从理论上说明时空域的三维DMO算子和二维DMO算子是等价的。在CMP域作三维DMO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只需对每个CMP面元,按各自的炮检距方向,用二维DMO算法把校正数据送到附近有关的CMP道集面元中去。也就是说可用叠后偏移技术(零炮检距偏移)作叠前积分法的部分偏移,偏移速度为x/TN(适用于均匀恒速介质)或为kx/TN(适用于速度呈垂向变化地区);然后将每个面元内相同炮检距资料求和,即可作为DMO校正的结果。这种叠前部分偏移的DMO校正可以在动校正之后进行,也可在动校正之前进行。本文还按曲射线原理对动校前TVDMO的偏移速度系数k值进行了理论计算,导出用多项式拟合的经验公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TVDMO方法。  相似文献   

9.
把倾斜界面反射时间校正到相应的平界面反射时间的过程就叫做DMO。DMO法目前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比叠前偏移节省机时,而且在复杂地区有可能获得相当于叠前偏移的地质效果。DMO的实现方法有时间域运算与频率域运算的区别,时间域运算中又有积分法与差分法的不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处理步骤的对比,说明了时间域积分法DMO运算简便易行,应用灵活,而且运算量少。如果能灵活掌握好时变、空变的倾角γ(T0,x)则可能使积分法DMO运算时间大幅度地减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上拖缆船采集资料的规则性和对称性研究,得到了一套有效的3D叠前深度偏移和速度模型建立的流程。将海上3D数据抽提成共偏移距共方位角数据集。运用高性能的频率——波数域速度沿垂直方向变化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进行初始偏移。也用初始叠前v(z)偏移代替叠前时间偏移做AVO,或者在没有受到强横向变化影响时的目标成像。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v(x、y、z)计算后续的深度偏移。这种叠前深度偏移算法也是利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数据集的规则性来减少内存和CPU的需求。偏移输出数据用于产生一组速度误差拾取值和沿分析面的加密网格作为3D层析的输入。灵活钧模型建立工具与3D层析技术匹配能够产生出地质上合理的速度模型。两个数据实例表明:这种方法在相对轻微的速度变化区域(正如所期望的那样)和速度变化复杂的情况下(如盐下成像)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自从Yilmaz和Chambcrs(1984)所作的开创性工作以来,用递归叠前偏移来推断速度使多偏移距二维地震资料时间成象,这种可能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这是相当今人惊讶的。而叠前部分偏移与DMO,共偏移距偏移或常速F-K叠前偏移一起占据了时间成象和时间偏移速度分析问题的大部分注意力,至于用递归叠前偏移来作速度分析,无论是在炮点剖面或S-G方式都只是为深度偏移而考虑的。 本文研究了在频率—空间域用叠前时间偏移的S-G方式在一次处理中得到优化了的时间偏移地震成象以及与偏移相一致的速度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叠前偏移是解决强横向变速情况下复杂构造成像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碳酸盐岩成像处理研究中,利用波动方程叠前偏移较叠后偏移能获得分辨率高、保幅性好的偏移成果,孔洞能得到很好的刻画,串珠聚焦程度好,归位更加合理,能真实反映地下的构造形态,提高碳酸盐岩岩溶地形的地震预测成功率。对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在理论方法、适用性和处理剖面效果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在地下构造复杂或横向速度变化较大时,叠前深度偏移能获得更好的效果。速度建模是影响叠前偏移成像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获得准确的层速度是叠前深度偏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49(1):196-196
<正>(1)4月21—24日,在北京举办CPS/SEG北京201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会展的主题是"推动地球物理创新"。(2)第2季度在河北涿州举办SEG高级课程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常规3D勘探设计要点及观测系统;②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③叠前偏移与叠后偏移;④常规勘探设计空间采样和偏移孔径的局限性;⑤满足不同偏移方法的勘探设计;⑥最新陆地3D勘探采集技术。讲师:R.Malcolm Lansley教授。  相似文献   

14.
论常炮检距地震剖面叠前偏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共炮检距地震剖面叠前偏移方法的几何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叠前全偏移方法的新思路,进而提出了实现手段与成像点的位置均与DMO方法有所不同的叠前全偏移波动方程法。该方法是将多次覆盖中不同炮检距的地震反射波通过坐标变换及相应的波动方程法外推波场,使之一次偏移到它们自身的反射点上,然后进行叠加,即得最终结果。此法适用于任何倾角。对物理模型试算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叠前全偏移波动方程法是可行的,并能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倾斜动校正(DMO)积分(克希霍夫型)法比起傅氏变换法尽管具有若干优点,但是该法仍然易于出现空间假频问题.即使该法应用于没有空间假频资料时,各种带有空间假频算子的DMO法也会引起明显的处理误差,特别是这样的DMO法可能会改变水平层反射的振幅和相位,按理DMO处理对它们是不应当出现这种现象的。用一种简单的测试来检验DMO处理过程中的空间假频,首先对几个震源一接收点偏移距和几个记录时间段计算DMO脉冲响应,然后对这些脉冲响应中每个道作叠加求和,得出对应的水平层反射响应.这些水平层反射响应应该与所有偏移距和时间段上的原始脉冲相同.但存在空间假频问题的积分DMO法在这一测试中并不成功。积分DMO法一般是将一时间压缩序列应用于输入地震记录,以使每个输入样点形成椭圆脉冲响应。这些方法一般产生振幅与相位有明显误差的水平层反射响应,这些误差随偏移距和时间段而变.也许令人意外的是,这种最坏的误差竟然会出现在小偏移距和大时间段上,而在这种情况下DMO的作用应当是微不足道的。本文提出的积分DMO法是将一时间序列应用于各个输入地震记录,将这些移位后的输入道沿着各曲线轨迹绘到输出道上,以使每个样点能够形成合适的椭圆脉冲响应.有目的地使本方法通过上述测试,即使十分近似,方法的高效执行结果也能改善倾斜层反射的成象,而不会改变水平层反射的振幅和相位。  相似文献   

16.
如果需要将一个特定局部时空域中的地震反射波归位到它们的实际位置,则我们不必在整个时空域而只需在这个局部时空域对其进行偏移,同样能达到波场归位的目的。其差別仅是采用的速度不同而已.这样能大大地减小偏移的作用区域。采用这种局部偏移的方法进行常速叠前偏移结果的剩余速度偏移,可以完全消除叠前偏移剖面上由于速度变化引起的倾斜反射界面的错断现象。这样在进行叠前偏移时可采用较少的速度个数,减少叠前偏移的计算量。采用该方法作剩余速度偏移可以减少波场成像时的计算量,从而使得常速叠前偏移成为一种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实用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49(2):381-381
<正>(1)4月21—24日,在北京举办CPS/SEG北京201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会展的主题是"推动地球物理创新"。(2)第2季度在河北涿州举办SEG高级课程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常规3D勘探设计要点及观测系统;②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③叠前偏移与叠后偏移;④常规勘探设计空间采样和偏移孔径的局限性;⑤满足不同偏移方法的勘探设计;⑥最新陆地3D勘探采集技术。讲师:R.Malcolm Lansley教授。(3)7月,在河北涿州举办2014年物探新技术新方法高级培训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上拖缆船采集资料的规则性和对称性研究,得到了一套有效的3D叠前深度偏移和建立速度模型的流程。将海上3D数据抽提成共偏移距共方位角数据集。运用高性能的频率——波  相似文献   

19.
3D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是偏移步骤,因为既要考虑它的3D特性,又要顾及到计算的费用。3D偏移的效率和准确性是由所用到的波场外推技术决定的。以变长度的二阶微分算子为基础的波场外推同时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准确度。与基于McClellan变换和算子分裂的偏移方法相比,变长度二阶微分算子的使用展示出了明显的优势。这种3D偏移算子具有近乎完美的圆对称性,在纵测线与横测线间的45°方位角上没有明显的定位误差。理论算例的试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只受到空间假频的限制,不需要昂贵的数据内插来消除数值假象。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3D一步法深度偏移的计算费用。  相似文献   

20.
炮域地震数据处理中数据规则化方法 本专利介绍了通过地震数据的内插获得规则炮点上炮记录的方法。步骤包括:将地震数据抽取成共偏移距数据以获得共偏移距域内的最佳采样,然后利用DMO校正将数据变换到零偏移距以估计方位角和偏移距偏差,从而可用延迟拉伸炮域反DMO重构密集采样的炮记录。该方法适用于输入数据为规则采样和密集采样数据的处理,例如3D地表相关的多次波衰减和炮域波动方程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