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断裂强度,首先合成出含有6个亚甲基的液晶基元4-(ω-(甲基咪唑)烷氧基)-4′-(氰基)-(联苯),并将其溶于纤维素/AMIMCl中得到纤维素液晶溶液,进而通过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高强度的纤维素纤维;通过磁场、正交实验和DSC研究了纤维素液晶的织构转变。结果表明:当液晶基元的质量分数为3%、温度为70~80℃、磁场强度为70~80 A/m时,扇形织构转变为球形织构,且温度为70℃、磁场强度为70 A/m和温度为80℃、磁场强度为80 A/m是织构转变的最佳条件;DSC研究结果表明在70~80℃范围内出现相转变峰,且织构转变之后峰型更尖锐,温度范围更窄;纤维素液晶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3.17 cN/dtex,强度提高了40%,织构转变之后纤维强度提高的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乙基纤维素和醋丁纤维素在溶剂中形成的液晶溶液的形态结构,提出了液晶的三种球状聚集态结构类型,并对在电场作用下液晶的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衍生物液晶溶液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纳米纤维素结合了纤维素和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但制备技术对纳米纤维素的商业化及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纳米纤维素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半商业化、商业化生产,越来越多的纳米纤维素开始作为吸附材料、光电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纺织材料等广泛使用。阐述了使用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机械法等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技术研究,以及纳米纤维素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纳米纤维素(NCC)来源广泛,性能优异,是纳米技术研究的重点。综述了纳米纤维素(NCC)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生物合成法和物理机械法,并对其在增强材料、复合薄膜、抗菌材料、吸附材料、造纸工业、医用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展望了纳米纤维素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由溶致液晶制备高强高模纤维素纤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工业生产的三醋酯纤维素(分子量约10^5)溶解在三氟乙酸(TFA)和二氯甲烷(CH2Cl2)混合溶剂中,在一定浓度下可形成液晶。选择了不同条件进行液晶纺丝,再把初生纤维经过235℃热处理,通过不同皂化处理,得到强度为11.02cN/dtex,模量为348.98cN/dtex的高强高模纤维素纤维。X-光衍射分析表明该纤维素纤维属于纤维素Ⅰ族。  相似文献   

8.
羟乙基纤维素(HEC)溶液的表面张力和视粘度很少受添加剂的影响,很稳定.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的稳定性则明显较差.但是,HEC:CMC=8:2(重量比)的溶液有与HEC溶液相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系统分离苎麻麻骨中的纤维素,并对其分离的纤维素制备微晶纤维素从而提高苎麻资源化利用率, 采用蒸汽爆破-碱法提取分离苎麻麻骨纤维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OH浓度三个因素对纤维素提取效 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Na2SO3浓度、HCl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苎麻骨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的影响,并对纤 维素和微晶纤维素进行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苎麻骨纤维素的最优提取分离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NaOH浓 度10%、反应时间8h;微晶纤维素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为HCl浓度4%、水解时间60min、Na2SO3浓度6%、水解温度80℃。 本研究结果为苎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其他植物生物质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气凝胶作为继无机气凝胶和聚合物气凝胶之后的第三代气凝胶,在兼具第一、二代气凝胶共性的同时融入自身优异的特性,如绿色可再生性、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纤维素气凝胶中的天然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由于其优良的柔韧性和抗压缩性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纤维素纳米纤维(NFC)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隔热、储能和吸附等领域的功能化应用进展。最后,本文对NFC气凝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硝化纤维素(NC)—丙酮稀溶液的粘度稳定性,发现这与NC的特性粘度[η]、分子结构和溶液浓度有关。认为由NC高分子以小的初级聚集体的形式进行溶解而造成的粘度不稳定现象,可用增强分子的热运动而迅速地予以消除。文中并通过粘度测定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图谱对此给以阐明。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选择性氧化制备二醛纤维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纤维素制备二醛基纤维素。经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时间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以氧化剂浓度、反应温度、pH值为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采用滴定方法测定醛基含量,以醛基含量为指标,确定影响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35℃,高碘酸钠与纤维素的摩尔比为2∶1,pH值为2。影响反应的因素顺序是温度、pH值和氧化剂浓度。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二醛基纤维素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和3-氯-1-丙醇合成出带有端醇的季铵盐,该季铵盐在浓度200μg/mL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分别为99.975%和99.991%。使用羟基交联剂将季铵盐接枝到纤维素纤维上,从而得到了具有良好抗菌效果的纤维素纤维,在投入量30mg的情况下,改性得到的纤维素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分别达到了98.577%和99.368%。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于纺制新型抗菌纤维的纤维素与甲壳素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质。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不同配比共混溶液的流动曲线和流变曲线,分析了共混溶液中甲壳素含量对溶液流变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种组成的共混溶液的n均小于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调节溶液配比,可改变溶液流变性质,为改善可纺性,需相应调整纺丝成形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抗菌改性剂,对普通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用粘胶法将壳聚糖/纤维素制备成共混溶液.用旋转粘度计测试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能,并分析了壳聚糖溶液含量和温度对壳聚糖/纤维素共混流体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和结构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共混溶液均属于非牛顿流体,流体的非牛顿指数、表观粘度随着壳聚糖溶液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结构粘度指数随壳聚糖溶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于纺制新型抗菌纤维的纤维素与甲壳素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质。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不同配比共混溶液的流动曲线和流变曲线 ,分析了共混溶液中甲壳素含量对溶液流变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 :各种组成的共混溶液的n均小于 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调节溶液配比 ,可改变溶液流变性质 ,为改善可纺性 ,需相应调整纺丝成形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液晶分子在应用时封装复杂、难以成膜的问题,采用复凝聚法,利用液晶为囊芯材料,阿拉伯胶与明胶为璧材,对向列液晶5CB进行了微囊化.分析了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壁材浓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微胶囊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偏光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形貌及包囊情况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液晶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与阿拉伯胶浓度均为2%,且两者质量比为1:1,pH值为4.0,搅拌速度为1 500r·min-1,反应温度为55℃,凝聚时间为15~20min,固化温度为10℃,固化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接枝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草浆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醚化制备出羧甲基纤维素(CMC),以K2S2O3—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MDAA为交联剂制备出了高吸水树脂。考察了反应条件与高吸水树脂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等单体为改性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改性CMC絮凝剂,分析了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将改性CMC絮凝剂用于去除浊度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CMC∶单体总量比为3.5∶10,单体配比AA∶AM∶DMDAAC为4∶3∶3,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 h,引发剂用量0.25%;当p H值为8.5,絮凝剂投加量20 mg/L,依次先180 r/min搅拌10 min、再30 r/min搅拌15 min、最后静置1 h混凝沉降条件下,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来源分布最广泛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成本低、生物性能良好,但由于其本身结构紧密,分子间存在氢键,不溶于大多数溶剂,导致无法很好地被利用。纤维素在使用前,均要预处理,目前的预处理方法包含物理预处理、化学预处理、生物预处理和溶剂预处理。物理预处理包括机械处理、超声处理、低温破碎、蒸汽爆破、热处理;化学预处理包括酸和碱处理两种。纤维素的改性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植物纤维素的改性分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包括聚电解质吸附和非电解质吸附,化学改性分为小分子改性和接枝改性,其中小分子改性包括纤维素表面亲水和疏水改性两种,接枝改性包括"grafting from"和"grafting onto"两种;细菌纤维的改性主要包括原位改性和非原位改性两种。对纤维素衍生物在能源、电子、环保、生物医用和食品行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纤维素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