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  李明洋 《施工技术》2012,41(7):31-33
某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大,施工环境复杂.经过方案比选,采用内撑式排桩与锚拉式排桩相结合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基坑上部设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下部设2道预应力锚索.详细介绍了旋挖灌注桩、旋喷桩、内支撑以及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变形小,技术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太原市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排桩+高压旋喷止水桩+锚索支护体系的基坑支护方案,从预应力锚索施工、土方开挖、施工监测等方面,阐述了该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方案保证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褚为  彭朋  戴也  高立 《土工基础》2023,(6):845-851
以武汉市江夏区荆楚大厦项目深基坑工程实践为研究背景,主要介绍了预成孔型钢水泥土搅拌桩这一新型支护排桩形式结合热熔可回收式锚索在武汉老粘土地区深基坑中的应用。该深基坑采用预成孔型钢水泥土搅拌桩+一层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一道热熔可回收式锚索(局部设置)的支护形式。基坑监测数据表明,支护结构自身变形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及节省施工工期,可为老粘土地区深基坑类似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同时,也对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遇到较典型的“基坑超挖”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4.
广昊大厦深基坑工程地处广州市中心,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复杂。施工中途由于使用功能改变,局部增加1层地下室。在原有上层基坑支护采用旋挖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的基础上,在加深基坑区域采用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护与人工桩+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护,通过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了基坑和周围道路、建筑物和地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四A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共5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最大为33.8m,因基坑北侧存在敏感性建筑物,其下方不允许预应力锚索进入.北侧基坑支护采用三排桩+三角内支撑支护体系.三排桩区域外的地下室结构采用顺作法施工,三排桩区域内的地下室采用特殊逆作法施工,以实现三排桩区域内结构施工和拆换撑,为城市中心区地下支护...  相似文献   

6.
桩锚支护结构通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应力锚索锚拉形成基坑围护体系。该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结构和钢管梁结构相比,能保证基坑土方连续开挖,而且由于基坑开挖后对上部结构无任何阻碍,能确保施工进度。以日照苏宁广场桩锚支护结构体系为例,重点介绍了桩锚支护结构中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本实例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在富水区域实施深基坑开挖施工时,受水体渗透作用的影响,施工区域及周围的沉降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富水深基坑桩锚支护开挖施工技术,设计了预应力锚索6道(以基坑为基准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排布),灌注桩的桩锚支护结构,并对预应力锚索进行针对性布设。在开挖阶段,采用“排桩+锚索+止水帷幕+截排水沟”的方式进行施工。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区域地表15.0mm范围沉降幅度最大值为13.52mm,最小值为8.15mm,均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洪瑞达 《福建建材》2022,(9):98-100
在软弱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无疑会增大施工难度,而悬臂式排桩与预应力锚索组成的支护体系是降低基坑开挖难度的“利器”。结合某基坑工程,对软弱土层的特点、悬臂式排桩与预应力锚索的受力情况及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施工质量和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的若干措施,以期为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运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对福州地区某SMW工法桩+内支撑、SMW工法桩+可回收高压旋喷水泥土锚索、钢板桩+内支撑支护体系软土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实施跟踪监测,收集并整理基坑的监测数据;运用基坑变形相关理论,并对该基坑工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比较并揭示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监测值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南海广场二期基坑支护工程周边环境相对复杂,依据地质条件采用搅拌桩(旋喷桩)+旋挖桩(冲孔桩)+内支撑+预应力锚索的综合支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监测了地表和地层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支撑轴力、预应力锚索内力。监测数据表明,该综合支护方案既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形,又能使施工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加快施工工期,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