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勒·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建筑界杰出的人物.通过探讨柯布西耶的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找寻其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解其深层的观念、精神实质及其突出的创作与巨大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机器,建筑——柯布西耶是如何思考建筑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针对勒·柯布西耶的文本及作品的解读,着重疏理了作为一名现代主义者的柯布西耶的建筑思考之路,并试图分析其中的基本原则,以对当今的建筑学思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预制化建造是法国一战战后快速和经济性重建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佩雷和柯布西耶的预制观念,揭示建造思考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钢筋混凝土建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圣的比例--勒·柯布西耶的"模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对勒·柯布西耶"模度"的分析,指出在"模度"简单的数字和比例背后反映了柯布对理性和有机自然和谐统一的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勒·柯布西耶作为现代运动的重要先驱之一,其先锋的建筑思想与极富创造力的建筑作品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风土建筑对勒·柯布西耶诸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文章从柯布西耶早年对风土建筑及环境视觉积累的几个重要阶段开始梳理,对其日后文化立场的改变作切片式溯源,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其风土建筑的原型适应性转化进行再阅读,最终得出作为柯布西耶完整的现代性思想的重要部分——对于风土建筑的价值认知和转化方式,以求对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待完善的关于风土建筑价值的认知、适应性转化,以及保护实践等诸多课题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萨伏伊别墅作为柯布西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对于它的研究却往往停留在空间和形态的表层特征。当我们重新翻开《走向新建筑》,萨伏伊别墅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受?隐藏在这件作品背后的矛盾与变化是什么?柯布西耶的其他作品与之又有怎样的关系?也许,为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脉络,我们应该再次体验这件20世纪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对柯布西耶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过程演化的分析。阐述了柯布对现代集会公共空间的创新和定义。 相似文献
8.
以勒·柯布西耶的名著Veune Architecture在国内外不同版本的比较为线索,通过对该书文本的再阅读,讨论了勒·柯布西耶这部具有现代建筑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的思想内涵,同时对我国建筑学界基于1927年英文译本而形成的译名《走向新建筑》的得失进行分析,阐述了对这部已在中文建筑学语境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的书名进行重新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成为伪满首都“新京”,在城市建设上主要采取了复古主义,与德意法西斯国家遥相呼应。但是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由于长春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历史环境,当时最新的现代规划理念,如功能分区、邻里单元等也体现在长春的城市规划中。而在日本占领地活动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如前川国男、阪仓准三、远藤新等也都在长春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这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现代主义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柯布西耶建筑实践中窗的设计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他不同时期设计实践的比较分析,试图呈现一条基于窗框的观察视角与演变线索. 相似文献
11.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在欧洲确立的重要奠基人,他的城市规划设计对现在新建城市还在产生深远影响;反对只为富裕阶层设计住宅,主张为广大民众设计住宅使他和其他设计师显得尤为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建筑的秩序,技术、结构和形式,以及平面与空间3个角度出发,以普遍联系和运动的观点对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两位旗手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建筑创作进行了类比与对比,并由此认为,现代建筑浪潮与其说是与传统的决裂,不如说是在对传统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而柯布西耶和密斯的名字之所以排在无数同时代建筑师的前列,正是因为他们对古典建筑学进行了批判地继承,将其中的精华经过发展并和他们自己的新思想结合后融入他们时代的建筑当中。 相似文献
13.
以勒·柯布西耶1927年魏森霍夫住宅展上的13号独立住宅和14-15号双拼住宅作品为例,通过对作品“多米诺”与“雪铁龙”结构体系追溯、“核”空间与自由平面探讨、几何形体与内外空间融合等三方面的解读,探析结构体系、平面组合、体量形式的成因,追溯柯布早期住宅创作的源泉,揭示其住宅作品中对欧洲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延续关系,指导我们完整地理解其住宅创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建筑界设计风格纷繁复杂的今天,回头再看柯布的作品,依然充满力量,回味无穷。本文通过四个实例分析,叙述了室内楼梯对空间的重大影响,有时甚至会改变空间的组织方式或空间深度。 相似文献
15.
索托·德莫拉师从阿尔瓦罗·西扎,菲利普·裘蒂迪欧曾经著有《简单的复杂性》来梳理西扎的建筑作品,而德莫拉的建筑则承袭了其中的部分价值。实际上,若从这种师承的角度上.简单(性)与复杂(性)也可以成为德莫拉建筑生涯至今最重要的关键词.本文以阿尔加维住宅为例。试图通过系列的分析.呈现建筑的价值——简单的复杂。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纪念勒·柯布西耶逝世40周年,指出在当今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更加全面地重新认识柯布西耶的可能性、意义和途径,并指出柯布西耶的建筑的真情感属性,正是他的作品超越时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施沃泊住宅作为柯布西耶早期住宅作品所有预言的集大成者,对其之后的设计理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但是由于施沃泊住宅的革新之处并不十分明显,且相对于之后的萨伏伊别墅等也显得并不成熟,国内对此很少有过深入的研究。该文将从建筑形态、视觉感受、空间构成等方面对施沃泊住宅进行分析,从外到内,从人们走进建筑看到它的第一印象开始慢慢体会,一一揭示出施沃泊住宅中柯布式的预言,试以捕捉柯布西耶创作中那些隐藏在其丰富变化背后的持续的设计思想,探求出柯布西耶设计哲学中不变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论与设计是相辅相成的。柯布一生对居住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源于他对有序、克己而高效的生活方式的推崇与追求。本文试以此为基础,以柯布晚年在法国马丁岬的自宅为例,探讨这种生活方式背后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哲学。 相似文献
19.
以勒·柯布西埃为主题,记录了对英国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和评论家彼得·布伦德尔·琼斯教授的一次访谈.从《走向新建筑》译名和思想、柯布对现代主义的双关影响、柯布与同时代建筑师汉斯·夏隆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差异这三方面,试图呈现琼斯教授对柯布、现代建筑理论、当代建筑教育三者关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