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工技术》2021,50(19)
南宁市金湖广场站是在建南宁地铁3号线和已运营地铁1号线的换乘站,两站通过换乘通道连接。换乘通道施工区域狭小且与处于交叉作业环境下,这对换乘通道紧邻既有车站墙体的破除及渣体外运产生制约。同时考虑避免换乘通道施工过程中对1号线运营造成过大干扰,通过采用水钻加绳锯切割技术破除既有车站墙体并依托风亭基坑内现有支撑搭建运料操作平台外运渣体,较好地解决了既有车站运营保护、交叉作业下各项施工安全进行等难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是上海已建的地铁车站中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车站,7号线常熟路站与运营中的1号线常熟路站通过一个换乘大厅和换乘通道进行换乘,换乘通道的施工也是该车站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叙述了7号线换乘通道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多项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运营中地铁区间隧道上方开挖卸土,周边环境保护,运营车站顶板开孔,结构改造等难题。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地铁19号线草桥站与既有10号线连接的换乘通道为例,介绍了复杂工程环境下,对地铁车站换乘通道施工技术重难点进行分析。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成功完成了换乘通道的施工。重点介绍了超前大管棚支护、全断面超前深孔注浆、超前小导管施工、破马头门施工、初期支护背后注浆等主要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运营中地铁周边环境保护的难题,确保了换乘通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铁7号线华强北站与1号线华强路站换乘通道工程复杂,场地管线众多,周边环境限制严格,文中介绍了浅埋暗挖法通道通过近距离大口径管线和根据既有地下结构断面接口开洞处理的设计方案,采取CRD法施工,通过密排小管棚加密超前小导管,加强、加密初支,保留中隔壁临时型钢施作二衬等技术措施,保证了通道、既有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该工程的成功设计经验可供类似条件的暗挖通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地铁西直门站是地铁2号、13号和4号线三线换乘车站,为缓解三线换乘中原换乘设施通过能力不足的压力,特新建三线换乘通道,配合既有设施实现三线换乘单向客流组织。新换乘通道自西环广场地下一层地铁换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换乘通道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力青 《建筑施工》2011,(3):232-234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与1号线换乘通道是工程的一个难点。施工过程中,应用针对性的措施及科学的管理,成功地克服了场地、交通、地铁保护、改造施工等诸多问题,如期顺利完成了换乘通道的施工,确保了7号线的换乘运营。  相似文献   

7.
北京草桥地铁站为既有10号线与新建19号线、新机场线的换乘车站,新建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换乘通过长距离换乘通道方式实现,换乘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且紧邻区间隧道和地铁车站,施工影响较大.提出了双导洞台阶法+施工控制+深孔注浆联合保护措施,依据规范要求提出了相应的位移控制指标,建立了包含换乘通道与既有地铁结构的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的竖向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换乘通道临近区间隧道和地铁车站施工,除施工控制措施外,需要辅助以深孔注浆措施;区间隧道和车站的最大位移值分别为4.04和4.50mm,小于变形控制允许值,地铁结构位移余量足够;最大位移发生在区间隧道与地铁车站连接处和地铁车站端头位置,需在现场监测中重点关注,加密该位置测点;南侧换乘通道施工引起的竖向位移和横向水平位移占位移总量66%以上,是地铁结构安全保护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8.
《施工技术》2021,50(18)
北京地铁宣武门站新增3条换乘通道,其中在西南象限设置1座暗挖售检票厅,暗挖厅邻近4号线西南出入口,两者垂直间距仅1.8m,施工风险极高。结合宣武门站西南象限暗挖售检票厅与既有4号线的位置关系和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详细介绍了暗挖厅施工支护方案,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暗挖厅横向断面的开挖支护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暗挖厅与既有4号线的西南出入口附近土体差异沉降值等计算成果。研究表明,地表沉降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暗挖厅与4号线西南出入口附近土体位移变化量和差异沉降量均符合变形控制值,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且保障了既有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
长沙地铁3号线长沙火车站站为与运营中的地铁2号线的换乘站。为建造两条线的换乘通道,需采用绳锯对既有地铁2号线车站的侧墙及围护桩结构进行切割拆除。从切割顺序、切割体分块、工艺孔穿绳、切割体分离、切割体吊装等方面,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以供类似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大木桥路站(地下3层结构)需要下穿既有4号线大木桥路运营车站(地下2层结构),形成十字换乘。其中换乘段(地下3层结构)4号线大木桥路站施工时已完成。根据设计图纸,地下1层(换乘大厅)及地下3层(新线轨行区)贯通,需对既有线封堵墙及部分结构进行凿除后对接,施工过程中需保证既有线运营的安全。通过对结构对接施工工况的设计与施工,阐述了封堵墙凿除、底板对接等关键技术和工艺,确保了轨交12号线大木桥路站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深圳地铁7号、10号线福民站换乘通道暗挖段下穿既有地下雨水箱涵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设计预加固方案下换乘通道暗挖段下穿既有地下结构施工的力学行为及环境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在设计加固及施工方案中,换乘通道施工对既有地下雨水箱涵受下穿暗挖的影响有限;浅埋暗挖换乘通道的开挖效应更多地表现为卸载效应,其施工会致使上覆黄岗河箱涵出现轻微隆起;本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特别是预加固方案,可保证在施工时皇岗河雨水箱的受力和变形在安全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2.
胡高鹏 《城市住宅》2010,(4):112-113
地铁西直门站是地铁2号、13号和4号线三线换乘车站.为缓解三线换乘中原换乘设施通过能力不足的压力.特新建三线换乘通道.配合既有设施实现三线换乘单向客流组织。  相似文献   

13.
《低温建筑技术》2020,(5):73-77
宣武门站为北京地铁2号线、4号线的换乘车站,两站通过"E"型通道换乘,随着客流量的日趋增大,现有换乘通道及设施的通行能力已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车站改造。受周边环境条件限制,宣武门站改造难度较大,且改造覆盖面广,在分析改造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车站4个象限具体的改造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2号线、4号线车站内部改造进行了分析。通过客流动态模式,对改造前后换乘服务水平、进出站服务水平及站厅服务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改造方案可为类似地铁改造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开挖的广州地铁7号线石壁站与原2号线石壁站相邻,原2号线石壁站处于运营状态,在换乘大厅两站共用一面墙。地铁2号线和原石壁站位于开挖基坑的北侧,新石壁站基坑的开挖使得南侧卸载,引起隧道和车站结构发生变形,并产生次生结构应力。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完整分析基坑施工对地铁车站及隧道的影响,包括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和结构内力,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车站和隧道影响较小,基坑支护结构能有效保证既有地铁车站和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周丹伟 《建筑施工》2022,(8):1934-1936+1957
为解决城市中心区新建地铁需要设置与运营地铁的站内换乘通道,而造成交通及管线搬迁困难,换乘段施工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困难的问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江浦路站冻结暗挖工程,详细阐述了在交通、管线无法翻交改迁的情况下,如何在浅覆土进行大断面的车站整体冻结暗挖施工,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城市规模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上、地下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建设环境越来越复杂。论文以北京地铁19号线及大兴机场线合建草桥站与既有地铁10号线换乘通道施工工程为例,分析隧道在超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技术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工程在既有地下连续墙墙体上进行大面积门洞施工时采用的微损开洞技术。施工中,通过理论分析预测和现场实测,优化了施工方案,不仅保证了既有结构的安全,也有效控制了既有结构的各项变形。该项技术不仅适用于轨道交通工程,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地下建筑,可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10号线芍药居车站与既有13号线城铁车站的换乘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穿越既有13号线车站。对暗挖施工换乘通道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丽红  贺美德  刘军 《市政技术》2007,25(2):119-121
北京地铁10号线芍药居车站与既有13号线城铁车站的换乘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穿越既有13号线车站.对暗挖施工换乘通道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既有地铁车站两侧结建地下三层空间结构,并实现地下二层与地铁站厅层互通,其中存在较多的工序搭接和工序交叉,对既有地铁结构及运营安全影响大,施工风险高。本文以天津地铁5号线思源道站结建地下空间工程为例,针对复杂的工程建设条件,结合周边建筑物、既有地铁车站、周边管线等环境情况,对潜在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此基础上,为有效应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围护地连墙渗漏情况,阐述了相应的处置措施,最终取得了理想的实施效果,该处理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成功经验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