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结合现场围岩条件,宝欣煤业回风大巷加固工程巷道底板采用水泥基无机注浆材料为主,帮顶采用高分子化学浆,配合高强锚索加固。实际工程中应用表明,锚索支护与注浆加固技术的正确应用,对变形巷道加固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曹广民 《煤》2022,(6):80-83
为解决辛置煤矿二采区回风大巷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矿压监测、钻孔窥视等手段,研究回风大巷变形破坏规律,设计围岩加固方案并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回风大巷应采用高强锚杆、锚索+注浆+反底拱联合加固返修技术,注浆后围岩的完整性和强度显著提升,返修后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保持在90 mm以下,两帮移近量保持在110 mm以下,能够满足矿井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寺河矿二号井15号煤层大巷受叠加应力影响导致巷道围岩变得极为破碎、变形量大的特点,在地质力学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巷道变形破坏情况对其破坏机理进行分析。通过UDEC数值模拟论证了注浆对破碎围岩的加固作用,最终确定对寺河二号矿15号煤层3条大巷两帮和底板采用先注浆后打锚索的注浆加固技术方案。矿压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地控制大巷变形,为类似条件下的破碎巷道加固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厚层软弱泥岩巷道底鼓控制难题,结合顺和煤矿西翼轨道大巷工程地质条件,对比分析了巷道帮顶注浆加固原理和底板注浆加固原理,提出了软弱泥岩巷道底板防止钻孔塌孔的下向深孔施工技术,根据等效开挖的概念确定了合理的底板注浆加固深度及锚注孔间排距参数。结果表明:厚层软弱泥岩巷道采用7.5 m长的底板锚索进行下向深孔注浆加固较为合理,注浆孔排距取2.5 m,间距取1.3 m的效果较好。由于底板浅部岩层软弱破碎程度高,下向一次深孔的难度极大且成孔效果差。先对浅部破碎岩层进行浅孔预注浆,滞后一定时间再进行下向深孔注浆,能够有效降低软弱泥岩巷道下向钻孔的施工难度并提高成孔效果。软弱泥岩底板锚注加固技术在顺和煤矿取得成功应用,巷道底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元煤矿南区集中胶带大巷两帮与底板严重变形的难题,利用窥视仪对大巷帮部及底板围岩进行观察,分析大巷周围煤岩体破坏情况以及发生破坏变形的原因,基于原支护方案提出注浆+强力锚索组合加固技术,并阐述其加固机理。监测结果显示:注浆+强力锚索组合加固技术有效控制了两帮与底板的变形,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04mm,底板最大移近量为85mm,避免了大巷在生产期间的反复支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6.
针对义煤集团金鼎矿风井回风大巷破碎底板及高承压水特殊地质条件,研究了巷道产生底鼓的机理及原因,并通过浅部和深部相结合的注浆方式,对巷道底板底鼓进行治理,结果表明:通过对巷道底板浅部离层区及寒灰含水层浅深部相结合的注浆加固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巷道涌水量,对巷道底鼓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小新景煤矿中条带轨道西大巷强烈变形对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基于巷道围岩地质资料及变形破坏情况,分析了巷道"大变形、难维护"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组合锚索和深浅孔注浆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底板进行了补强加固。通过注浆材料选择、压注、配比及组合锚索等相关参数设计,制定了巷道底板锚注加固方案与施工工艺。由现场试验可知,巷道围岩完整性明显改善,断面收敛量减小,变形破坏得以控制,说明底板锚注加固技术能有效解决巷道变形大、维护难的问题,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底臌是巷道破坏的主要形式,复杂软岩巷道支护的重点在于巷道的底板。针对平庄煤业集团公司六家煤矿北翼运输大巷松软、破碎、复杂围岩条件的巷道底臌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化学注浆与底板全长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的方案,研发全长预应力锚索、双液风动注浆泵、底板锚索专用钻机等软岩巷道全长预应力底板锚索与注浆加固的成套支护技术,充分发挥了锚索支护的主动性及整体效能,取代传统的金属底梁和砼反拱治理底臌方法,实现一次支护就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与破坏,避免巷道的二次支护和返修。该项技术是软岩困难巷道防治底臌技术的突破,为矿井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顾北矿南翼6煤底板轨道大巷为全锚固试验巷道,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南翼6煤底板轨道大巷的实际情况,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中空注浆锚杆、中空注浆锚索、矿用充填加固注射砂浆实现全长锚固注浆快速加固技术,替代了传统的采用重U型棚加固围岩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了巷道施工进度,并且安全高效、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取得了工业性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0.
基于义煤集团金鼎矿风井回风大巷高压富水及破碎底板等复杂地质条件,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钻孔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高压富水巷道突水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高性能注浆材料对巷道底板进行注浆堵水,对巷道底板突水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巷道底板距寒灰水仅为40 m,在前期钻孔施工影响下,寒灰水被导入底板浅部,在矿山压力和高承压水共同作用下,巷道出现破碎和底鼓导致巷道涌水量不断增加。复杂地质情况造成巷道钻孔施工困难,通过多种钻孔施工方法相结合的方案,成功施工了注浆钻孔。同时通过对巷道底板浅部离层区及寒灰含水层浅深部相结合的注浆加固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巷道涌水量,并对破碎巷道进行加固,有效的解决了巷道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5,(11):68-70
针对六家煤矿东一辅助运输大巷存在严重底鼓的问题,提出了"底板注浆+锚索束+底梁"联合加固技术,并对注浆参数、锚固参数及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软岩巷道底鼓,顶底板最终移近量为71~91 mm,巷道表面位移量在12~15 d以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马冰 《现代矿业》2013,29(9):120-121
蒋家河煤矿二采区回风大巷底鼓严重,根据其巷道底板地质条件,采用底板锚固注浆技术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底板锚固与注浆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很好地改善了围岩的松散结构,提高了岩体的整体强度,有效地解决了该矿巷道底鼓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软岩巷道底板加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注浆加固与预应力全长锚索锚固及U型钢反拱联合支护的巷道加固技术,治理软岩巷道底板反复变形,探索深井软岩巷道底板注浆加固与反拱联合支护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曹淑良  杨林  陈健 《现代矿业》2020,36(1):73-76
针对华恒矿业有限公司矿井开采后期,常常存在跨采大巷情况,以61103外段工作面跨采-650 m水平西翼大巷和西翼总回风巷为例,分析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在底板岩层传播规律,结合双大巷地质资料,提出了高强度锚索(锚杆)梁、压网联合支护、架设U形棚和工字钢棚支护的加固方案。通过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巷道加固增加了顶板支护强度,使巷道受力支撑点作用在两帮上,造成巷道两帮出现位移,且巷道围岩集中应力传播到巷道底板,出现底鼓现象,巷道加固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合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部动压软岩巷道底鼓严重与难控制问题,选取蒋家河煤矿二采区回风大巷为研究对象,对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现场调查发现该回风巷底鼓十分强烈,同时伴随有顶板冒落、片帮及侧墙破裂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类巷道的底鼓原因与控制机理,并提出了"注浆+锚索网喷+底板锚索"的综合控制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控制区域围岩稳定,底鼓得到有效控制。该研究成果可为该矿或同类矿井巷道支护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胜江 《山东煤炭科技》2022,(6):41-43+46+49
为解决忻峪煤矿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失稳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数值模拟、钻孔窥视及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采用“浅部注浆+深部注浆+反底拱+底板注浆”联合加固返修技术对巷道进行返修,其表面位移在合理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元煤矿3#煤层集中运输大巷布置在背斜轴部煤层中,巷道掘出3~5个月后底鼓量超2000mm、两帮移近量范围为1500~2000mm,破坏严重、安全使用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基于现场工程情况,分析了背斜构造带处煤层大巷破坏原因与加固技术,提出了底板采用预应力注浆锚索与巷帮采用分次注浆和预应力注浆锚索的联合支护方案,并对加固效果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巷道受复杂构造应力影响容易发生底鼓与巷帮移动,同时布置在煤层中,受巷间窄煤柱的高集中应力影响,塑性区范围大,围岩破坏严重,通过现场施工30d后大巷保持稳定,顶底板移近量和巷帮移近量分别达到最大140mm、160mm并几乎不再变化,达到预期目的,实现了巷道的有效加固。  相似文献   

18.
深井巷道顶板破碎区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朱集煤矿岩石回风大巷顶板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特点,应用动态分步加固原理对支护方式及时机进行了分析。在实测的基础上,得出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特点与围岩内部裂隙分布特征,针对此类问题采用锚索重点部位加强支护及围岩滞后注浆技术措施对围岩进行加固,该技术的应用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保巷道掘进安全,在回风大巷掘进过DF21导水断层时,在充分分析断层导水性以及产状参数基础上,制定底板注浆封堵、止水帷幕封堵等防治水措施。回风大巷在掘进过DF21断层期间,仅顶板有少量淋水,确保了巷道掘进安全。现场应用表明,在巷道过导水断层时,采用注浆技术可以有效对断层导水通道进行封堵,并提高巷道围岩强度,注浆封堵导水通道方案可以满足巷道过导水断层需要。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矿辅助运输大巷埋深大应力变化复杂的特点,对软岩巷道底鼓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巷道原支护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了底板安装锚索束+注浆加固围岩支护方案。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支护方案后,巷道断面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87 mm,顶底板变形在30~40 d后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