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采用无机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增强增韧聚乳酸(PLA)的研究进展,并研究了其制备、性能及应用等。无机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较好,但与PLA的相容性较差,易团聚;高分子材料与PLA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但其改性效果稍逊于无机材料;同时添加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并辅以界面处理手段,可制备性能优异的改性PLA。通过改变增强增韧材料的类型、用量,可以有效调节复合材料的性能,添加共混增容剂以及利用多种增强增韧材料的协同效应可以进一步提高PLA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增韧改性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科技》2015,(6):65-70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是其韧性差,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对PLA的增韧改性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PLA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PLA)是以玉米淀粉制得的乳酸为原料而合成得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较好的拉伸强度,但是其韧性较差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对其增韧改性的一些方法以及用于PLA增韧的一些改性助剂的性能及其用于PLA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聚乳酸(PLA)韧性差的特点,采用有机硅改性热塑性聚氨酯(TPSiU)对PLA通过熔融共混进行增韧改性,考察了TPSiU含量对PLA/TPSiU共混物微观结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PSiU的加入,使PLA由脆性材料转变为韧性材料,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均随TPSiU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TPSiU的质量分数为20%时,PLA/TPSiU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提高约8倍。PLA/TPSiU共混物中两相呈海-岛结构,相容性欠佳,而且随着TPSiU含量的增加,"岛"相尺寸逐渐增大。另外,TPSiU的加入对PLA的热性能稍有影响,当TPSiU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体系的耐热性与纯PLA相当。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PLA)具有可再生、可降解、高强度、高模量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目前,PLA已经逐渐成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被视为非常有潜力的绿色生物质高分子材料。然而,PLA制品仍然表现出较差的韧性、耐热性、耐水解性和阻燃性能,限制其发展和应用。因此,需要对PLA进行改性以达到生产和使用要求。归纳总结了几种PLA改性方法,包括成核改性、增韧改性、共混改性、退火改性和化学改性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聚酰胺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聚酰胺(PA)在增韧、增强以及增强增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增韧PA中反应性挤出的方法,指出在弹性体的分子链上接枝小分了,能与PA中的氨基或酰胺基反应生成原位共聚物,不相容的弹性体与PA间的相容性大为提高,达到增韧目的,聚苯醚和聚砜等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与PA共混,加入适当的增容剂,在增韧的同时,共混物的强度下降较小,在合适的条件下,液晶聚合物(LCP)与PA共混,LCP产生原纤化作用,得到原位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加入增容剂,能提高PA和LCP的相容性,达到增韧的目的。PA与纳米级的无机填料共混,能得到刚性,强度和韧性综合性能较好的改性PA。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不同种类聚乳酸(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改性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强度、界面相容性、表面自由能等,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对于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聚乙烯(PE)的改性方法,包括化学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主要包括交联、接枝和共聚改性。物理改性则包括共混、填充和增强改性。介绍了填充改性时无机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存在的相容性问题。叙述了各种改性对P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最后,简介了国内外PE改性新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PLA)具有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能耗低等优点,但是其存在韧性差、降解速率慢、疏水性、缺乏反应侧链基等特点,限制了PLA的应用范围。橡胶类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与韧性,可作为改善PLA性能的材料。文章概述不同橡胶类型如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丙烯酸酯橡胶(ACM)、硅橡胶(SI)、其他橡胶等对PLA性能的影响。文章综述近年来不同加工工艺下橡胶改性PLA的研究进展,进而提出了橡胶改性PLA面临的困难,指出提高橡胶与PLA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医用聚乳酸(PLA)的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研究进展情况。化学改性主要包括与小分子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等,其中,接枝改性包括本体接枝改性与表面接枝改性,这两者根据主要实施方法包括自由基链转移法、等离子接枝法、紫外光氧化接枝法、辐射接枝法等。物理改性则包括无机填料改性与有机共混改性。最后指出了物理及化学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医用PLA改性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针对热塑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TP)的增韧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通过增韧剂共混改性、多增强体协同增韧改性、碳纤维(CF)表面的物理及化学改性及加工成型工艺调控等增韧方法,综述了提高复合材料韧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因PLA脆性大、柔韧性差,必须通过增韧改性提高其加工和应用性能.从橡胶或弹性体增韧改性、聚酯增韧改性以及聚己内酯增韧改性等方面综述了 PLA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生物基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生物降解性和优异加工性的环境友好型塑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PLA性脆韧性差,需要对PLA进行增韧改性。将其与柔性高分子材料共混,能够有效提高PLA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同时也造成了PLA拉伸强度和模量大幅度下降。因此,采用高性能聚酰胺对PLA进行改性,得到的共混材料可以保持高韧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文章介绍了生物基聚酰胺11(PA11)共混增韧PLA的研究成果。主要概述了通过加入无机粒子、催化剂、反应性增容剂达到细化分散相的尺寸。这些方法可以促使2种聚合物之间形成化学偶联提升、界面粘结的目的,从而改善PA11与PLA的界面相容性,最终实现PLA的增韧增强,制备可生物降解的高性能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聚乳酸(PLA)的性能特点。从共混改性、填料填充改性、纳米复合改性、纤维增强改性等方面综述了PLA改性研究进展。通过改性,可改善PLA的结晶性、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冲击性等性能。并对PLA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指出随着复合改性技术的发展,PLA将会在医学材料、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主要综述了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改性聚己内酯(PCL)的方法和所制备的改性PCL的性能,并且对PCL材料在3D打印领域中的应用也进行了介绍。由于PCL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韧性,并且改性的PCL也具有较为理想的强度,相应的3D打印产品可用到组织工程领域。另外,化学改性的PCL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聚乳酸(PLA)增塑改性的增塑机理,综述了近年来PLA增塑及增韧改性研究现状及进展,主要包括聚乙二醇、柠檬酸酯、植物油增塑改性PLA及柔性可降解树脂、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植物纤维、淀粉等韧性材料共混增韧改性PLA,得出了PLA在增塑及增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添加增塑剂改性或与柔性可降解树脂共混难以保证力...  相似文献   

17.
接枝共聚法增韧改性聚氯乙烯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友良  许锡均 《应用化工》2005,34(4):199-202
综述了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悬浮溶解接枝共聚法和悬浮低压接枝共聚法三种接枝共聚方法增韧改性聚氯乙烯树脂(PVC)的制备工艺,以及接枝共聚增韧改性PVC的结构特征和性能。接枝共聚法与共混法相比,明显改善了增韧改性剂和PVC之间的相容性,显著提高了增韧改性剂对PVC的增韧效果,表明了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已成为增韧改性PVC的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聚乳酸(PLA)作为吹膜材料所存在的缺点。同时分析和总结了提高PLA熔体强度和韧性的方法和机理,指出:提高熔体强度的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改性和支化反应;增韧改性方法可概括为增塑改性、共混改性和复合改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吹塑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冲击韧性,选用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聚烯烃弹性体(POE-g-GMA)与接枝马来酸酐的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对吹塑用PET材料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两种不同官能团的接枝弹性体添加量对吹塑用PET材料增韧效果及材料其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接枝弹性体的加入都能提高吹塑用PET材料的韧性,缺口冲击强度分别在POE-g-GMA质量分数为10%与POE-g-MAH质量分数为15%时达到最大,而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略有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试样冲击断面微观形貌均表现明显的韧断特征;同时接枝弹性体的加入会导致材料拉伸强度降低,当接枝弹性体质量分数为5%和10%时,POE-g-MAH增韧的材料拉伸强度较低;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两种接枝弹性体的添加使材料结晶性能提高,POE-g-GMA与POE-g-MAH质量分数分别为10%与15%时结晶性能最好,熔融温度最高,此时弹性体与PET相容性最好,间接证明了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变化;熔体流动速率测试表明,随着两种接枝弹性体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流动性呈下降趋势。综合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考虑实际生...  相似文献   

20.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对无卤阻燃PE-HD护套料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对无卤抑烟阻燃PE-HD护套料的改性效果,并进行了增韧机理上的探讨。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断面观察,并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耐热性能和氧指数。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能够极大地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增强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阻燃剂微粒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效果,同时形成了一个可塑性界面层,所以能够提高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