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底抽巷合理位置及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首山一矿己15-12050工作面运输巷底抽巷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研究分析底抽巷内错布置、外错布置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瓦斯抽放孔施工的难易,确定底抽巷采用内错布置。提出运用高强度高预紧力让压锚杆、锚索以及底角锚杆支护技术控制底抽巷围岩变形。现场使用效果表明,采用内错布置和上述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2.
程蓬  张剑  刘福平  刘爱卿 《煤炭技术》2014,(10):113-115
以屯兰煤矿南二采区18208工作面底抽巷为工程背景,通过围岩地质力学基础参数测定,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不同布置方式条件下底抽巷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变形特征,确定了底抽巷的合理空间位置。通过高预应力、强力一次支护锚杆支护技术对原有底抽巷进行优化,提高支护系统的刚度,优化支护构件,有效地控制住了围岩变形,取得理想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瓦斯矿井顶板高抽巷合理层位布置问题,以工作面地质条件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高抽巷布置在不同顶板层位时的支护效果,从而确定合理的高抽巷布置位置及支护技术。工业性试验监测记录的矿压观测数据表明,支护技术可合理控制顶板离层,避免锚固区内岩体破坏变形。  相似文献   

4.
《煤》2015,(8):22-24
高抽巷的变形破坏直接影响瓦斯抽采,制约高瓦斯矿井的高产高效。依据高抽巷的破坏形式,分析了底鼓形成机理,建立了高抽巷底鼓的力学模型,找出了高抽巷变形破坏规律;依据壳体支护理论,结合五阳煤矿7603工作面高抽巷变形破坏情况,确定了7603工作面高抽巷支护方式与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沿空留巷侧高抽巷预留下来构成Y型通风系统的可行性,以朱集矿1112(1)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等手段,对高抽巷合理布置及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抽巷应布置于11-2#煤层上方15~35m处的砂质泥岩中,且高抽巷与轨道平巷之间不同水平距离a取最优值为20m|高抽巷采用“U型棚+锚索”联合支护,且锚索选用一次支护最大化方案|现场矿压观测和锚索工作阻力监测结果表明高抽巷围岩加固效果良好,锚索较为均衡地发挥了其支护效能,确保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瓦斯矿井顶板高抽巷合理层位布置问题,以某矿N1202综放工作面地质与生产条件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高抽巷处于不同顶板层位时的围岩控制效果,确定合理的高抽巷布置位置为与煤层垂距30 m,距回风顺槽的水平距离30 m,提出相应的支护技术并进行工业性试验。矿压观测数据表明,支护技术可合理控制顶板离层,避免锚固区内岩体破坏变形。  相似文献   

7.
《煤》2018,(12)
针对高抽巷受采动影响底鼓严重、巷道变形较大等问题。以常村煤矿2103高抽巷为研究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原支护条件下采动对高抽巷围岩变形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式和底板加强支护方案。现场监测表明:巷道两帮位移量稳定在240 mm左右,底鼓位移量稳定在320 mm左右。说明加强支护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底板的变形,保证高抽巷安全抽采。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距离煤层围岩地质力学和现场监测相关数据,分析了官地矿近距离煤层下部巷道受采动影响的变形特征及其主要支护难点,结合支护参数设计原则提出了全断面高预应力强力短锚索组合理论,并根据支护理论设计了3#煤层底抽巷支护方案,方案减少了底抽巷围岩变形量,保证了底抽巷可二次使用。  相似文献   

9.
《煤》2019,(12):101-102
为了使高抽巷抽放瓦斯效果达到最佳,必须选择合适的高抽巷布置层位。文章以王庄煤矿91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软件对高抽巷距离煤层顶板的垂距,以及高抽巷距离回风巷水平距离进行模拟分析,以高抽巷抽放瓦斯的基本原则,对9105高抽巷布置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并对优化后的高抽巷的抽放效果进行了验证。旨在为类似工作面高抽巷的布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平矿底抽巷受密集抽采钻孔扰动、水化和风化等因素影响而围岩膨胀破碎等问题,提出了“顶板全锚索支护+定点预注浆+喷浆”的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验室测试、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得到了底抽巷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揭示了抽采钻孔对底抽巷稳定性的影响,验证了所提联合支护技术的支护效果。结果表明:底抽巷泥岩黏土类矿物含量高,受水影响显著;打设密集抽采钻孔使围岩变形量增加,在顶板为裸露泥岩区域影响最为显著;联合支护技术提高了底抽巷复杂多变顶板支护的有效性,具有良好的围岩防扰动、防风化作用,控制了围岩的变形与破坏,保障了底抽巷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杜儿坪矿北三8号煤层底抽巷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巷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变化进行分析,确定了巷道顶板和煤帮中应力降低区和应力集中区的范围。根据模拟结果,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根据底抽布置区域地质构造情况的不同,将底抽巷的布置区域分为无地质构造区域和地质构造区域。前期采用分区支护方式,在无地质构造区域采用矩形巷道锚网联合支护,在地质构造区域采用梯形棚式巷道锚网联合支护,后期采用锚索补强加固,降低由于回采扰动造成的巷道变形。现场应用表明,采用分区式支护、采前补强加固支护方式进行巷道支护能够取得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保证了底抽巷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倾斜高抽巷瓦斯抽采在阳泉五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阳泉五矿8108工作面煤矿瓦斯超限的问题,对该矿的抽采技术及通风方式进行研究。采用安全学基本原理及方法,对倾斜高抽巷的布置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倾斜高抽巷的合理参数,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该技术在其它高瓦斯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余吾矿瓦斯抽采效果,保证安全生产,通过布置高抽巷来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受邻近工作的采动的影响,对高抽巷的布置位置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分析了S5207高抽巷距工作面回风巷和距煤层顶板不同位置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而综合确定最佳的布置参数。该研究有利于指导现场工程实际,保证高抽巷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4.
走向高抽巷抽采在阳泉三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阳泉三矿K8206工作面煤矿瓦斯超限的问题,对该矿的走向高抽巷抽采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阳泉三矿K8206工作面概况,采用安全学基本原理及方法,对倾斜高抽巷的布置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走向高抽巷的布置层位为7~20倍采高层位、距回风巷水平投影距离为30~60mm。得出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该技术在其它高瓦斯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汾西矿业中兴煤矿可采煤层有2#、4#、5#、6#、8#、9#煤层,现开采2#煤层,为了解决上组煤瓦斯治理难题,通过分析底抽巷的优越性,结合矿井实际确定了底抽巷布置方案,并从支护成本、瓦斯治理效果、服务年限和掘进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底抽巷布置在4#煤层下10 m左右的砂质泥岩中对上组煤工作面开采瓦斯治理更为合理,并针对布置的层位优化巷道支护参数,保证了底抽巷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瑞涛 《煤》2018,(11)
依据顶板高抽巷的布置原则,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顶板高抽巷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与围岩变形规律,科学地确定了顶板走向高抽巷的合理位置,并成功应用于实践,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高抽巷布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抽巷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技术之一,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抽放采空区和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抽巷支护参数的选择,不仅影响巷道掘进进度,更影响巷道围岩的稳定,影响瓦斯抽放效果。以宏远煤矿150201工作面高抽巷为例,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高抽巷的支护参数,现场支护效果监测表明,取得了较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沙曲矿14201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的必要性,提出了尾巷高抽钻孔的参数确定原则,并对14201工作面瓦斯抽放参数进行了计算,观测了高抽钻孔的现场抽放效果。研究表明,在沙曲矿近距离煤层群条件下实施尾巷高抽钻孔技术进行瓦斯抽放效果明显,其低成本和布置灵活的特点使其成为高抽巷的理想辅助抽放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8222工作面顶板高抽巷在现有支护方式下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通过对顶板高抽巷的地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决定采用钻孔卸压支护技术,结合钻孔卸压支护原理对顶板高抽巷的支护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对支护后的巷道进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实施后,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为115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270mm,保证了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以某矿高瓦斯工作面碎裂软岩底抽巷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调研及实测等方法,分析了底抽巷围岩支护结构破坏特征、破坏演化过程及其稳定性因素,对其围岩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底抽巷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其围岩强度低、软化吸水膨胀及其在强采动、高应力状态下的长期扩容变形;现场围岩变形观测和钻孔窥视发现围岩整体变形严重并呈明显不对称状态,尤其是采动一侧顶板和帮部。针对性地提出"多支护结构体"围岩控制系统并应用于工程现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