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埋煤层非充分采动与充分采动所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有所不同,文章以柠条塔煤矿S1210工作面为例,对浅埋煤层非充分采动地表的移动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和充分采动地表沉降相比,非充分采动引起的地表沉降在经历启动阶段、活跃阶段和衰退阶段之前先经历稳定阶段和突变阶段。基于概率密度函数法,编制MATLAB非线性拟合程序,应用实测数据对预计公式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根据拟合的预计公式,反求取了S1210地表移动的主要参数,参数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地下煤层开采后,其变形影响经采空区及上覆岩层传至地表形成采煤沉陷区,从而引起地表移动和变形,但是关于山区地表移动计算成果较少,以霍东矿区某煤矿为例,在利用概率积分法计算移动盆地地表变形的基础上,考虑地形因素并通过MATLAB程序计算采煤影响下山区地表下沉和变形规律。通过对比主断面上平地变形和山区变形,可以发现修正后的下沉量曲线不同于平地变形曲线,呈"碗"形;滑移影响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山区地表移动变形修正计算模型结果;山区的地形因素对变形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郑永飞  郭佐宁  王碧清 《陕西煤炭》2011,30(5):38-40,49
通过对张家峁煤矿15201试采工作面大采高综采面地表移动进行了实测,揭示了浅埋煤层大采高(6.3 m)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岩层的移动规律,并分析了由于上覆松散层厚度变化时周期来压期间的破坏和动载机理,得出了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面开采后地表岩层移动规律,为类似煤层赋存条件的矿井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凯  张俊英  贾新果  李杰 《煤炭科学技术》2015,43(4):127-130,70
为了控制煤层开采对东胜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的破坏,获得该地区综采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规律,采用在综采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方法,经过多次观测获得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刚开始移动就表现出突然性、剧烈性的特点,下沉值急剧增大,并很快达到最大值,迭到充分采动;工作面停采后,地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在开切眼附近煤柱侧50 m、采空区侧100m为集中变形区域,该区域内地表变形值超过建筑物Ⅰ级损坏标准.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取值为下沉系数0.71,水平移动系数0.40,左拐点偏移系数0.07,右拐点偏移系数0.37.  相似文献   

5.
大采高浅埋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采高浅埋煤层开采地表地表移动变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韩家湾煤矿2304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观测的基础上,确定了韩家湾煤矿开采岩层移动参数,分析了影响采空区地表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破坏规律。为今后矿井“三下”开采以及保护煤柱的安全合理留设提供相关参数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昌汉沟煤矿浅埋深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浅埋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不同于普通埋深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的情况,运用地表变形观测与理论分析,研究了昌汉沟煤矿浅埋深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覆岩不存在"三带",基本上为垮落带和裂隙带所构成的"两带",浅埋煤层的顶板基岩沿全厚切落,基岩破断角较大,破断直接波及地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万利矿区浅埋煤层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4个工作面上进行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工作。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出适合矿区的地表移动参数。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拟合结果表明:综放开采下沉系数比综采下沉系数大15%左右;综采开采拐点偏移距较综放开采大;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为走向小、倾向大,倾向较走向大40%左右。  相似文献   

8.
浅埋采动煤层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印度PV煤矿在浅埋、下部煤层局部采空条件下,使用中国综采成套设备开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结果,并据此牟支架的架型、支护强度以及类似的采动条件下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具有充分论据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印度PV煤矿在浅埋、下部煤层局部采空条件下,使用中国综采成套设备开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结果,并据此对支架的架型、支护强度以及类似的采动条件下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具有充分论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控制和治理采动薄基岩浅埋深煤层地表动态移动,以神府东胜矿区上湾煤矿51101工作面为例,通过为期6个月的现场地表移动监测,深入研究了薄基岩浅埋深煤层下开采地表动态移动特征,对开采引起的地表裂缝形态及闭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起动距、超前影响角、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等岩层移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薄基岩浅埋深煤层下综放开采具有地表移动剧烈、持续时间短、地表下沉速度大、起动距偏大等特点,且地表动态移动表现出初始期、活跃期短而衰退期较长等特点,地表裂缝发育的平面几何形态呈椭圆形,采空区外受开采影响的范围约60 m。  相似文献   

11.
浅埋煤层覆岩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西部某矿1203面覆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覆岩结构稳定性力学分析,得出了关键层结构稳定条件,并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UDEC2D4.0对覆岩变形破坏进行动态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浅埋煤层关键层结构变形破坏规律,给出了避免地表非连续破坏的允许采高为2 m。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浅埋深多煤层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地表厚松散层浅埋煤层组合关键层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侯忠杰 《煤炭学报》2000,25(2):127-131
把关键层理论应用于地表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并利用推导出的组合关键层岩柱回转接触面尺寸,分析其滑落失稳和回转伯稳的关系即“R-S”稳定性,给出了组合关键层岩柱不同断裂度的最大回转角。得出地表厚松散层浅埋煤层顶板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组合关切2层岩柱的油落失稳,即覆岩全厚度沿煤壁的台阶切落;讨论了地表松散层厚度对组合关键层岩柱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相似物理模型实验对30101首采工作面开采时的覆岩移动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了杭来湾矿近浅埋工作面开采时的覆岩结构特征、关键层破断规律及关键层和地表移动规律,为具有相同地质条件煤层的安全开采及覆岩移动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煤炭技术》2017,(6):25-26
为研究隆德煤矿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针对该区2-2煤层的开采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并进行了实测。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确定了隆德煤矿的地表沉陷规律及移动变形参数,为该矿井及陕北地区其他矿井的建(构)筑物下采煤、保护煤柱留设等工作提供基础技术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煤炭工程》2014,46(5):84-86
矿井开采引起地表沉陷裂缝以平行开采工作面倾向为特征,在采空区边缘地表拉伸区未见明显的裂缝,而裂缝主要集中出现在对应采空区中央区域。文章以韩家湾煤矿2304工作面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质采矿条件,应用岩梁断裂理论和UDEC离散元计算模拟方法,分析了大采高开采覆岩移动变形的运移过程,揭示了地表裂缝分布形态与覆岩断裂结构演化的内在关系,给出了影响采空区地表裂缝形式的主要因素以及形成这种特殊裂缝分布形态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李洋 《山东煤炭科技》2021,39(4):162-164
为了更好地服务矿井生产,掌握西部地区浅埋煤层开采后地表变形特点,以隆德矿2-2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法对2-2煤201采面回采后的地表变形参数进行监测,并具体确定了岩移参数,给出了2-2煤层开采后地表变形特点.研究成果可为矿井护巷煤柱留设以及“三下”煤层开采等工作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色连煤矿采空区地表移动规律,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的结合,分析了色连煤矿8101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得出地表移动变形相应的基本参数和概率积分预计参数,为今后矿井在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煤炭开采、保护煤柱的合理留设、环境保护等提供理论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某矿采动滑坡的地质灾害为工程背景,总结了西南地区山体浅埋煤层的特点,并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坡体安全性的评价原理,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山体浅埋煤层坡体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空区上方塑性区未全面贯通,随着该矿3022工作面的逐步开采,采空区上方塑性区不断发展(尤以坡脚位置的塑性区增加显著),此时矿区坡体易发生局部的滑坡地质灾害;当采空区上方塑性区全面贯通后,结合降雨入渗和风化作用的影响,矿区坡体易发生整体的滑坡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