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高铜价给铜加工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众所周知这几年国内外铜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几年中我们走访了江浙地区的多家电缆企业,相互交流了期货、现货市场上铜价大幅上涨的成因、给各相关行业造成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7月份,铜市场表现抢眼。股市止跌上涨、美元走势疲软、宏观经济趋于稳定和铜库存持续下降等利多因素支撑铜价大幅上行。潜在利空因素或将抑制铜市后期上涨幅度。企业可在铜价涨至高位时进行卖出套期保值操作,以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3.
介绍铜包铝线的规格、性能、用途及生产铜包铝线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在目前铜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铜包铝线用于市内通讯电缆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期铜周评     
本周铜价探底后有所反弹,因跌破近期支撑位,从而吸引了大量卖盘兴趣,一度下探至7100美元一线,不过,周末前空头回补头寸提振期铜收高,铜价重返7300美元上方。库存仍在持续增加的过程中,目前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增长,处于14万吨以上的水平,这无疑给本来就人心不稳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压力。而且,从本周一开始,现货/3个月期铜价格两年多来首次出现了贴水,这表明目前现货市场供给即便不能说是很宽松,恐怕也不会是十分紧张,铜价本周的下跌也在证明着这一点。不过现货出现贴水到底对铜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市场看法并不一致,有业内人士认为现货贴水仅…  相似文献   

5.
六月LME期铜再一次于短期上涨目标位2860附近止步,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及FED加息预期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利空给铜价以明显压制,期铜由此展开了回落行情,二次探底2480后,期价在铝、镍等基本金属走强的带动下有所回升,美元疲弱和股市上扬也给铜价以支持,期铜上测2700附近的阻力位,现货升水稳定在50左右。从盘面看,本月铜价走势的最显著特点是波动剧烈,成交清淡,库存则降至10万吨大关,市场在寻找方向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投资者把握运行节奏的困难。三月期铜以2802.5开盘,最高触及2868,最低下探2488.5,收盘2650,月线图上拉出1根带较长下影线的中阴线,显示后市转强的机会较大,但短期动力尚显不足。国内铜价走势基本与外盘同步,沪铜相对强势和倒挂现象持续,上交所库存降至5.4.万吨,现货升水则持续高企。  相似文献   

6.
中国铜需求料平稳增长;美国经济向好有望促进铜消费;欧元区铜需求前景谨慎乐观。需求旺季中国去库存化难推动铜价上涨,但伦铜库存持续减少、注销仓单高企及现货高升水,短期给铜价带来支撑。中长期铜价有望震荡重心上移。  相似文献   

7.
国际铜价自1995年见顶回落以来,经过3年持续下跌的大熊市,于1999年5月28日创下12年来的低点1365美元/t后,开始触底反弹,振荡盘升。目前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变化昭示,国际铜市复苏、铜价回升已渐露曙光。这对全球铜的生产企业来说,可谓历尽寒冬,始见一缕春光。那么,近几年来,在铜价持续低迷、铜业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国外大型铜企业又主要在做些什么呢?了解国外铜业巨子的动向,对国内铜企业的扭亏脱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1 努力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近几年来铜价的持续大幅下跌,致使铜企…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铜资源十分匮乏,铜产量也非常低。随着我国铜冶炼能力的提升,原料供给不足的缺点凸显出来。外购原料的主要获利方式就是赚取加工费用,然而加工费用却很低廉,为回避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我国大多数铜生产企业采用控制原料成本、利用期货与现货的对冲交易来实现套期保值。本文从我国铜矿生产及进口现状出发,分析了铜精矿进口流程与作价方式,提出了铜生产企业套期保值策略。  相似文献   

9.
LME3个月期铜于今年2月3日突破10000美元/吨的重要价位。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实施、铜供应短缺程度将扩大和铜ETF的推出均给铜价以支撑。而随着铜价上涨,铜被替代比例将上升。铜价中短期看涨,之后进入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10.
大宗商品市场牛市的演绎给了铜市场以支撑,国内外铜价振荡走高。由于精铜进口遭受较大亏损,造成国内一般贸易进口量继续低迷,对国内铜市场的供应带来较大压力。目前全球铜消费增速放缓,后期铜价走势取决于商品市场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电力、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电线、电缆等行业发展壮大,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铜杆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主要消耗的铜加工产品。铜杆品质已作为铜杆生产商之间市场竞争的主要筹码。由于铜杆多需要继续拉丝深加工,因此,下游客户对铜杆拉丝性能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拉丝过程中产生的铜粉也成为了铜杆生产商和铜杆下游用户关注的焦点。文章将分析铜粉产生的原因,寻找降低拉丝铜粉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舰船用铜及铜合金管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曾参与舰船"09"工程、"052"工程、"海底声纳"等工程用铜及铜合金管材的研制、生产,积三十余年铜加工技术之实践,浅议舰船冷凝器和海水管道装置用铜合金管材的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张傲  施政昊 《铜业工程》2022,(3):102-105
以青山控股集团遭遇镍期货逼仓事件为背景,从基本面的角度阐述了逼仓事件发生的客观基础,并从交易的角度,说明了价格在预期逻辑和现实逻辑背离下,有可能对公司头寸和公司的稳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铜在外盘的保值无论是频率和规模都远远超过镍的现状,从资金成本的角度,阐明了套期保值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得出了套期保值企业要放弃控制市场的思路,把重心放在对全球铜市场供需平衡及其拐点判断,以及市场中现货库存数量和一定美元信用额度下的仓位控制等防风险措施上来,最终在期货市场完成价格发现、减少企业利润波动、防范价格风险的本职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日本著名电子铜带生产厂家的工艺技术以及日本电子铜带加工设备制造商及其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江源 《有色矿冶》2012,(1):48-50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发达经济体衰退、新兴经济体通胀、自然灾害频发、政局动荡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下,2011年下半年,铜价大幅下挫,相比年初铜价跌幅最大达到32%。在如此新经济形势下,供需关系已不仅仅是影响铜市场走势的唯一因素,甚至在某些时间段,也成为不了主导因素。铜市场如何走向,2012年铜价会不会大幅下跌,成为铜企业管理者及铜期货及基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全方位的视角分析了"新经济形势"下影响铜市场走势的因素,详细说明了铜市场供需面影响因素,对2012年铜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影响电解铜质量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解铜生产过程中阳极板质量,电解液成分,添加剂和生产操作等因素对电解铜质量的影响,并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电解铜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和综合性能,为锂离子电池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铜箔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发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负极制作工艺和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用铜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With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hange of times, the price of bulk commodities changes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and the operational risk of related industries is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e and derivatives, hedg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to avoid risks. However, the low efficiency of hedging becomes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related enterprises to use hedging to avoid risks. Therefore, this paper compares several models commonly used in academic and commercial circles, and tries to find a suitable hedging model for copper futures through empirical method. After testing, the ECM model considering the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series can better measure hedging ratio.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有色冶金工艺设计及工程经济设计工作的积累,结合工艺流程中熔炼、电解精炼、冶炼烟气制酸、渣选矿和铜阳极泥处理几个工序,着重介绍了铜,台炼企业成本计算过程需注意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内铜冶炼厂的具体成本指标数据,分析了成本计算的方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解法制取金属铜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铜业集团(贵溪)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04年开发了电解法制取金属铜粉的新工艺,本文介绍了新工艺的生产流程及所生产铜粉的粉末性能,并与国家标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