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两阶段乳液聚合物薄膜的应力-应变行为。这些乳液聚合物藉在硅熔胶中预先制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存在下,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2-乙基已酯(EHA)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聚合而得。乳液颗粒的 TEM 显微照片说明共聚组分中含有的 HEA 可增强硅熔胶与乳液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能显著地改善相应乳液所成薄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反应性复合乳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核壳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成膜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粒子结构设计原理,合成了核壳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对其成膜性能进行了考察,探讨了温度、乳化剂及胶乳结构对成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成膜温度、乳化剂、胶乳结构,包括核壳比例,交联单体比例都对成膜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成膜的最佳条件是成膜温度在80℃,乳化剂用量为4%(质量分数),核壳比1∶1,交联单体的用量10%为(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4.
马丽  黄建建  何慧  杨波  贾德民  郭东杰  陈宝元 《材料导报》2021,35(22):22166-22171
微波辐照乳液聚合技术具有产率高、节能省时等优点.本工作利用微波辐照,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明显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度分析、核磁分析、透射电镜、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系统化表征,研究了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氧烷,C-1757)的用量对乳液聚合和复合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胶粒的平均粒径均小于100 nm,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复合乳胶粒粒径增大,分布变窄,制备的复合胶膜吸水率明显降低,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将经正硅酸乙酯原位水解形成的纳米SiO2引入到丙烯酸酯乳液合成过程中,可制备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将复合乳液配入到市售的硅丙乳液中制备了水性涂料,并表征了复合乳液涂膜和涂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乳液涂膜的表面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均优于普通的丙烯酸酯类乳液;加入部分合成的复合乳液制备的涂料,可显著提高其耐候性与耐污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聚丙烯酸酯乳液生产制备过程,讨论了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氧化法处理的多臂碳纳米管,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表面带有羟基官能团.TEM照片则显示碳管在乳化剂SDS水溶液中分散性良好.采用直接共混和接枝聚合法分别制备了多臂碳纳米管/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静置一月后的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接枝聚合制备的乳液贮存稳定性优于直接共混法.对其成膜性的研究表明最低成膜温度随碳管用量的增加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酯类无皂复合乳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出一系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复合乳液,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乳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复合乳液所表现出的流变性能与复合乳液中两相界面组分的性质,两相在界面处的相互作用,两相相对含量及分散相颗粒的流动形态等有关,另外,加交联剂的复合乳液的表观粘度不同于未加交联剂的的表观粘度,且具有触变性。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胶束的粒径及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性聚氨酯PU为种子,加入丙烯酸酯单体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动态激光光散射的测试结果表明,PU分散液和PUA复合乳液的粒径大小,与聚氨酯制备过程中的亲水性扩链剂的用量有密切关系.当扩链剂用量为7.5%时, PU/PA配比对PUA复合乳液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影响不大,但是PUA复合乳液的平均粒径比纯PU乳液的粒子粒径显著增大,说明形成了核壳结构.并用透射电镜进行了证实.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了四种制备纳米SiO2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方法 ,结果表明 ,以KPS NH3·H2 O引发乳液聚合和以偶联剂处理SiO2 纳米溶胶再进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稳定存在的无机纳米SiO2 /有机物复合乳液 ,其性能优于全丙乳液。而用HPC或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处理SiO2 纳米溶胶后再进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 ,必须要有合适孔径的超滤膜或合适的专用阳离子单体 ,才能制得稳定的复合型的高分子乳液。  相似文献   

11.
以吸附自组装和共缩聚法制备的PS/MCM-41-g-MPS和P(St-MPS)/MCM-41两种具有不同界面作用的"核-壳"结构复合微球为填料,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进行改性,研究了复合微球种类及用量对PP力学与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合微球的添加均可以显著提高PP的力学性能,在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聚苯乙烯(PS)胶晶球模板法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3DOM)α-Fe2O3薄膜骨架, 再利用磁控溅射将Al沉积到3DOM α-Fe2O3骨架上得到核/壳结构的Fe2O3/Al纳米铝热复合薄膜。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表明: 纳米Al均匀地附着在α-Fe2O3骨架表面, 骨架孔结构由原先的近圆形转变为Al沉积后的类菱形, 孔壁的厚度从32 nm增加到100 nm; 采用X射线能谱(EDS)对Fe2O3/Al纳米铝热薄膜的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显示铝热薄膜在490℃开始反应, 经历固-固和固-液两个反应阶段, 总放热量达到1374.7 J/g; 使用激光点火器对铝热薄膜进行点火, 薄膜飞溅出火花并伴有明亮刺眼的亮光, 整个发火时间达2.6 ms, 显示其能被点火并发生自蔓延反应, 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点火材料。  相似文献   

13.
Colloidal core/shell nanocrystals contain at least two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in an onionlike structure. The possibility to tune the basic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re nanocrystals, for example, their fluorescence wavelength, quantum yield, and lifetime, by growing an epitaxial‐type shell of another semiconductor has fueled significant progress on the chemical synthesis of these systems. In such core/shell nanocrystals, the shell provides a physical barrier between the optically active core and the surrounding medium, thus making the nanocrystals less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surface chemistry, and photo‐oxidation. The shell further provides an efficient passivation of the surface trap states, giving rise to a strongly enhanced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This effect is a fundamental prerequisite for the use of nanocrystals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biological labeling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s, which rely on their emission properties. Focusing on recent advances,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and synthesis methods of core/shell and core/multiple shell structures of II–VI, IV–VI, and III–V semiconductors.

  相似文献   


14.
张磊  杨国锐  常薇  延卫 《材料导报》2013,27(12):57-62
通过静电纺丝和水热法联用成功制备了ZnxCd1-xS/TiO2核壳纳米纤维。利用XRD、SEM、UV-vis、EDS、BET对样品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TiO2纳米纤维表面生长了一层致密的ZnxCd1-xS纳米颗粒,形成ZnxCd1-xS/TiO2核壳型异质复合材料,且其光催化活性均比纯TiO2纳米纤维高。通过调节水热温度,可以控制ZnxCd1-xS表面形貌和x值。当水热温度为200℃时,x值最大,材料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报导了CdS/ZnS纳米晶体(NCs)的制备过程和其光学}生质。通过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技术(SILAR),我们用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不同壳层的四个样品,包括CdS核纳米晶以及具有1~3层ZnS壳的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体样品。发现具有一层ZnS壳的CdS/ZnS样品的荧光量子产率大约比未包覆壳层的CdS纳米晶体样品的强11倍。另外,随着壳层的增加(增至两到三层),荧光量子产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样品进行了温度相关的光谱测量,发现CdS/ZnS和CdS一样具有特殊的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将CeO2纳米粒子负载在介孔氧化硅(W-mSiO2)支撑体上,制备了核壳结构的W-mSiO2/CeO2双相光催化复合颗粒.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STEM-EDX mapping、Raman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分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考察了复合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光催...  相似文献   

17.
核/壳结构聚合物改性硬质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核/壳结构聚合物,总转化率超过95%,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聚合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将其用于硬质聚氯乙烯改性,当加入量为3 phr时,就能产生显著的增韧效果,常温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6.51 kJ/cm2,而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扫描电镜分析冲击断口表明,核/壳聚合物已经很好分散到聚氯乙烯基体中,呈网状结构,为明显的韧性断裂过程.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二氧化钛在光电转换、光催化等新兴领域获得了大量的应用.而以二氧化钛为核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由于可以产生不同于其本身和壳体材料的独特的全新性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壳体材料的不同,从制备方法、表征和物性研究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以单质、聚合物、无机氧化物和杂化材料为壳的二氧化钛基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二氧化钛基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核壳型复合半导体纳米粒子,作为复合半导体纳米粒子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凭借其优异的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无机和无机/无机核壳型复合半导体纳米微粒及其光学性质、分类、制备方法和应用.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