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分析了造成重整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的原因。发现利用干式精制工艺生产的重整液化石油气,由于操作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引起部分液化石油气汽化,体积空速急剧上升,接触时间缩短,造成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结合装置操作实践,提出了改进当前液化石油气精制工艺和优化操作方法的措施:液化石油气经过精脱硫剂罐时应处于液态;平稳控制精脱硫剂罐操作压力;连续重整液化石油气精制体积空速不大于2 h~(-1);接触时间应大于30 min;在单罐不能满足空速要求的情况下,可双罐串联运行,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精制体积空速。采用上述措施后成功解决了重整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催化重整装置由0.32Mt/a扩能至0.50Mt/a,改造内容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采用高空速催化剂,提高预处理单元处理量;采用重整产氢部分氢量一次通过流程,降低临氢系统压力降。重整单元采用四炉四反二段混氢工艺技术,提高装置处理量和反应的选择性,降低重整临氢系统压力降;增加重整产氢再接触流程和液化石油气吸收措施,回收重整产氢中的部分轻烃和燃料气中的C3,C4组分,提高装置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该公司为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对附属于延迟焦化装置的干气脱硫系统进行了改造。其改造内容是:①增设液化石油气脱硫塔,传统工艺的液化石油气脱硫一般在筛板塔中进行,此次改造采用了高效规整填料,并获得成功,②把干气脱硫塔内由原来的浮阀塔改为规整板波纹填料塔,处理能力提高了50%。改造后,该公司共有两套液化石油气脱硫系统,实现了化工和民用液化石油气分开脱硫,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国内简讯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34(10):62-62
沧州炼油厂纤维膜脱硫醇技术一举多得  沧州炼油厂采用美国专利技术建设的 3 0t/h的液化石油气纤维膜脱硫醇装置成功投产 ,不仅满足了液化石油气产品脱硫醇的需要 ,还大大减少了碱渣的排放量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沧州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实施改造后 ,液化石油气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尽管增加了一台预碱洗罐 ,但碱液与液化石油气接触时间短和液化石油气沉降时间短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致使液化石油气中硫醇含量高 ,影响了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 ,并使大量碱液被液化石油气带至下游的球罐区和气体分馏装置 ,不仅腐蚀、堵塞装置…  相似文献   

5.
根据常用的脱硫工艺,结合南山天然气处理终端液化石油气的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南山天然气处理终端液化石油气产品铜片腐蚀存在的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工艺改造流程图.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Ⅲ套催化裂化装置年产液化石油气约0.7 Mt,液化石油气精制采用常规工艺.产品精制单元自2012年开工以来,液化气原料H2S含量一直远超设计值,进入后续碱洗脱硫醇系统,新鲜碱耗量、碱渣排量大幅度增加.由于碱渣中带溶剂,导致浓硫酸中和碱渣处理装置管线堵塞、碱渣处理困难.针对液化石油气夹带焦粉容易造成液化石油气溶剂脱硫抽提塔堵塞问题,对常规精制流程进行了改进,将一级碱洗改为MDEA溶剂洗涤、三级水洗增加碱液洗涤.改造后,液化石油气精制单元每月降低溶剂消耗5t,溶剂单耗由0.274 kg/t下降到0.115 kg/t;碱液消耗由16 t/d降低到6t/d;碱渣排量由19 t/d降低到7.4 t/d,月经济效益约57.92 × 104 RMB¥.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石油涠洲终端处理厂天然气处理装置采用膨胀机外加丙烷辅助制冷工艺,装置投产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料气中重烃含量较多,液化石油气跑损严重。本文对造成液化石油气跑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研究提出了适用的工艺改造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装置运行状况,提高液化石油气回收率,增加液化石油气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江西石油化工》2006,18(3):46-46
中国石油催化重整装置的现状分析;对中国煤制油热的冷静思考;重整增压氢纯度降低的原因及对策;辽河超稠油直接生产重交沥青工艺;炼厂气脱硫系统的流程设置;液膜技术在液化石油气脱硫中的工业应用;增产丙烯和生产清洁汽油组分技术的工业试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洛阳石油化工总厂液化石油气低温贮存设施根据原料变化进行改造,简化了预冷流程,实现了开工一次成功。该设施具有占地少、容量大、投资省、储存过程中损失少等特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国内简讯     
用加氢裂化的液化石油气作制氢原料茂名石油公司北制氢车间原设计用石脑油或加氢裂化的液化石油气为原料,但制氢开汽以来,一直用重整抽余油或加氢裂化石脑油作原料,造成氢气成本高,影响加氢裂化工艺的经济效益.经较长时间的准备,1984年4月21日开始泵送加氢裂化的液化石油气进北制氢车间转化炉,生产出合格的工业氢,同月24日正式向加氢裂化输送合格氢气,试验取得成功.与抽余油对比如表1.  相似文献   

11.
The addition of hydrocarbon solvent such as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to the CO2 stream leads to miscible conditions in reservoirs at lower pressures by reducing the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MMP). Under miscible conditions, improved displacement and vertical sweepout occur simultaneously. The influences of LPG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on the displacement and sweep efficiencies during CO2-LPG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were investigated. Enhanced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was assessed through oil viscosity reduction and oil saturation change. Moreover, the miscible flooding induced by LPG addition, which resulted in increased solvent viscosity and a lower d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jected fluid and reservoir oil, provided a smaller viscous gravity number, and improved the sweep efficiency, alleviating the impact of solvent gravity override. For CO2-LPG EOR, oil recovery increased up to 52% as compared with that for CO2 flooding. The amount of incremental oil recovery with 100% butane in the LPG was 16%, as compared with the 100% propane case. Mitigated gravity override enabled CO2-LPG EOR to enhance sweep efficienc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sitional modeling of the EOR process with the addition of LPG provided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2-LPG EOR.  相似文献   

12.
王萍  李祥舟 《石化技术》2006,13(3):65-68
简要介绍了国内液化石油气(LPG)市场情况及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特点.阐述了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LPG市场的相互关系。对2005年华北地区LPG市场价格上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突飞猛进,进口气数量减少,造成LPG资源缺口,导致LPG市场价格上扬。预测了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和华北地区LPG市场价格的走势并指出建立和完善能源储备制度才是制止LPG价格频繁上涨的有效并且长远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惠州炼化分公司液化气脱硫装置运行2a以来,一直存在脱硫再生负荷高,液化气经常发生腐蚀不合格问题,通过优化吸收稳定系统操作;降低液化气中硫化氢含量及脱硫再生单元扩能改造等措施后已获得解决。液化气油渍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作为抽提溶剂油的催化重整生成油密度偏大及胶质含量较高,解决措施是将催化重整生成油更换为重整抽余油;液化气腐蚀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原料硫化氢含量高、残液携带及脱液采样不合理。通过装置扩能改造、液化气球罐罐底压液、采样口改造、增加加氢液化气精脱硫设施解决了腐蚀问题。为改善焦化液化气带碱、加氢液化气带胺液的情况,增加了焦化液化气和加氢液化气水洗设施,基本解决了液化气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设计处理量为0.85Mt/a、加工大庆常压渣油的FCC装置上采用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催化剂厂生产的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催化剂RGD-C,配合部分粗汽油回炼技术,可以使液化气、0号柴油的收率分别增加2.23和4.6个百分点,在催化剂单耗0.95kg/t的情况下,可将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降到35%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以蒸汽吞吐为主的热力采油技术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采油效果变差,目前急需寻找相应的接替技术,以便大幅度地提高稠油、超稠油的采出程度.为此,开展了液化石油气(LPG)吞吐开采稠油试验研究.介绍了LPG吞吐开采稠油物理模拟的室内研究,利用宏观物理模拟技术,进行LPG吞吐试验,研究了LPG萃取剂的注入方式、注入压力、注入速度以及焖井时间对LPG吞吐提高辽河油田稠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PG吞吐开采稠油效果显著,为稠油开采技术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圆管填砂模型,饱和辽河稠油模拟辽河稠油油层的油层温度和压力下进行LPG吞吐实验,系统评价了LPG吞吐采油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实验中研究了注入量即注入压力、液化气注入速度、液化气与原油作用时间即闷井时间对吞吐效果的影响。其结论认为,LPG吞吐开采稠油效果显著,吞吐效果与油品黏度有关,黏度越大,吞吐效果越差。油品黏度越高,降压吐油阶段压力释放速度越慢,时间越长,出气速度也越慢;LPG吞吐稠油各周期采收率存在峰值,总趋势为上凸线;LPG注入速度对LPT吞吐的采收率影响不大;气体注入压力和注入量对采收率影响较大,注入压力越高,注入量越大,LPG吞吐的周期采收率越大。闷井时间对采收率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程度要小于注入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州市区现有4000台由柴油发动机驱动的公共汽车,这些车辆的排气碳烟浓烈,对市区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危害市民健康,为减少柴油车排气污染,实施了柴油公共汽车的LPG/柴油双燃料系统改造,文章介绍LPG的供气方式,研制的机械式和电子式LPG供气系统,以及将所研制的该两种LPG供气系统应用于YC6108Q、CA6113型柴油发动机,所进行的13工况试验结果表明,经LPG/柴油双燃料改装后,虽然发动机排气中的HC和CO有所增加,但是尾气中的NOx、碳烟及微粒均有较大程度地减少,从总体来看,发动机的排气污染大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以减压蜡油为原料,采用含Y型分子筛和择形分子筛两种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考察了进料空速和剂油比等操作条件对液化气产率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进料空速和增大剂油比都能够提高重油转化率和液化气产率,但两者对液化气组成的影响却截然不同;降低空速导致液化气丙烯含量提高,而增大剂油比却导致液化气丙烯含量降低;降低进料空速有利于催化剂中择形分子筛内的化学反应,增大剂油比则有利于催化剂中Y型分子筛内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9.
燃气汽车发动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西秦  刘冰 《天然气工业》2009,29(4):105-108
由于能源紧缺和环保压力,LPG、CNG等气体燃料以经济性好、排放低而被视作汽车理想的代用燃料。然而,较之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普遍存在动力性下降的问题,制约了它们的发展。为此,国内外许多机构在这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表明:液态LPG喷射及LPG、CNG缸内直喷技术对解决动力性下降问题效果比较显著。在液态LPG缸内直接喷射的同时,如果提高压缩比,其动力性可以达到原汽油机的水准。CNG缸内直接喷射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预混合方式中天然气燃料挤占空气,造成充气效率下降的问题,可有效提高CNG发动机的动力性。LNG因其纯度高、存储体积小、安全可靠、续驶里程长,比CNG更具发展潜力,是今后车用天然气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助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型提升管试验装置上研究了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助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催化裂化过程中,使用一定量的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开发的降烯烃助剂,可以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从45%降低到35%以下,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使用该助剂基本上不影响液体收率,但轻质油收率略有降低,液化石油气收率略有增加。该助剂还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抗磨损性及合适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