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丰富业余体育赛事,加快培育网球、羽毛球、骑行、足球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促使了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升温,激励了广大群众积极锻炼,参与终身体育的热情。因此,对专业人士的需求也更加的迫切。体育自组织以人们在闲暇时间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的功能成为传送纽带,而自组织是体育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社区居民陶冶情操,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增进才能和发展个性。而且对社区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好日子社区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社区体育这一文化传播方式的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对社区体育发展状况开展研究,并通过体育组织的介入,从而满足大众参与社区体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区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基地和坚实基础,发展社区体育既是体育社会化的需要,也是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需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体育成绩考核标准单一:高校体育教育周期短等。本研究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全民健身倡导背景下提出,以社区体育内涵即构成要素为参照,依托高校体育资源,分析二者出现的问题,同时寻求二者的共性和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全民健身作为重要内容,主要目标是推动全民身体素质提升,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深化体育改革、扩大体育参与、倡导全民健身,均为促进全民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方法,本文旨在为全民健身背景下推动全民身体素质提升的路径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教育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的重要基础,在全民健身中,高校体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不仅有着诸多积极关系,同时也存在客观的现实矛盾,实现全民健身目标势必需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研究高校体育建设与全民健身的协同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带动社会体育的共同进步,对我国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区体育是我国关于民生的体育事业的基础,它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而且还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社区体育以它的灵活组织方式、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以及针对不同地区的服务,激发了一些运动健身爱好者的参与。通过对淮南市社区深入调查研究,为淮南市的社区体育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收集法和访谈法等对当地的社区深入了解,得到了居民体育活动的锻炼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的参与率远远超过男性;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时间较集中的是傍晚;管理体系不太完善,组织管理模式较单一,社区体育管理者学历整体不高,社区体育经费不足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学校体育的发展得到长足的进步。政府越来越重视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大众健身资源的互补,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作为社区居民健身的有益补充。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学校体育资源和社区大众健身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现状,剖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领域,并根据研究结果梳理出现有研究的分类,以此对未来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大众健身资源互补的研究进行展望,推进理论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在时代不断跃进的同时,我国在各个领域均有了全新的追求,全民健身就是在当前时代环境中,促进全民提升身体素质、构建“健康中国”的核心理念。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各类优质体育资源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重要的体育资源,必然要为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发挥自身价值。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有序发展的同时,使自身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可以看出在不同区域民族传统体育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为推动全民健身提供更多有效帮助,这也是目前积极促进全民健身与民族传统体育共生协同发展的根本原因。故此,本文主要阐明了我国全民健身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共生协同发展的意义,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两者共生协同发展的可行策略,期望能够对相关从业者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就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部署。本文以"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的健身路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对龙泉驿区"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的健身路径使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民安置社区"的健身路提出合理优化,完善安置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安置社区的体育文化健康发展,从而推进中国全民健身长效之路。  相似文献   

9.
构建多元性的、多层的融合互动,资源共享,把学校体育送到社区和家庭,把社区体育引进校园。从体育活动的相互交流到体育精神的相互影响,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共同提升。并针对如何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促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健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举措,民族传统健身体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是广大人民非常喜欢的运动形式,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基础和选择,积极推广民族传统健身体育,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民族传统健身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融合的有利条件,论述了民族传统健身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融合的影响因素,从大力宣传民族传统健身体育、整合体育融入政策、推动民族传统健身体育理论研究、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经费保障、挖掘民族传统健身体育项目、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人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民族传统健身体育融入全民健身运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全民健身战略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且也让那些现存的历史文化成果呈现出了其多样性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积累了众多优秀体育资源,这些资源在深度挖掘的过程当中,能够和全民健身战略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凸显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价值。本文将以全民健身战略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全民健身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协同发展方案,构建区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意识,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结构完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社区体育是健康中国的奠基石。认真总结社区体育发展进程,对准确判别当前社区体育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研究下一阶段社区体育具有引领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数据软件,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脉络进行梳理总结。结果显示:近年来社区体育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波浪式缓慢增长态势;研究热点集中在“社区体育”、“群众体育”、“中国”、“全民健身”、“城市社区”等领域;研究主题聚焦在认知社区体育、体育治理和全民健身的相互关系,厘清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之间的发展关系以及探索社区体育的建设路径三个方面;研究演进历程主要围绕着如何开展社区体育建设、如何满足社区人群锻炼需求以及如何发展社区体育三个研究过程展开;最新研究突现关键词为“美国”、“体育治理”、“健康中国”等主题。  相似文献   

13.
全民健身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高质量提升全民健身的发展质量是当前我国体育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从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视角下分析了全民健身资源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基于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视角下促进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政策与大众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同时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具体体现,具有深远的意义。未来应从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与合作、制定高校资源在全民健身中共享的标准以及推动全民健身和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着手开展相关的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十五年取得的丰硕成果证明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推动新时期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有力保障。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对高等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占据的地位进行探究与分析,并详细阐述高校如何更好的利用自身优势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机结合是丰富全民健身资源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全民健身的视阈出发,针对广西“三月三”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困境,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理论分析法,分别从场地规划、创新形式、发展模式和人才体系等方面提出纾困思路。期望广西“三月三”民族传统体育能更好地融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推动全民健身和民族传统体育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我国健康指标领先于同等收入国家,我国政府职能部门明确了以社会服务保障发展为核心,构筑健康服务体系、推广健康生活的目标。因此,党中央联合国务院在2016年秋季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全国各地的社区优化健康服务,同步提高城市与乡村村民身体健康水平,以此改善各地区村民身体素质。不过,在农村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却依然存在着资金落实不到位、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以筠连县塘坝新区的400名村民为调查对象,讨论了农村社区体育服务开展现状。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村民未形成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体育服务基础设施薄弱;社区体育服务指导员队伍资源欠缺;社区体育服务普及度偏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结合农民群体的特征,优化社区体育服务组织方案,夯实体育场地及设施基础,加强专业指导队伍的建设,构建多样化的公共体育服务推广服务体系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全民健身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必经之路,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全民健身计划对提高全国人民体质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体质持续下滑、国民健康问题频出的情况下,国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来改善国民体质健康现状。本文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必要性及适用性进行探讨,从分析全民健身理念内涵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历程,逐步深入,再从多方面分析我国长期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必要性与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下降;(2)健康观念落后;(3)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工作的缺失;(4)“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适用性主要体现在:(1)智慧化体育发展;(2)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3)青少年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同发展。本文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长期开展提供了科学分析依据,以期继续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助力实现现代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唐山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欲望不同,50岁以上中老年体育健身需求欲望最高,其次是25岁以下青少年,25-50岁的中青年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欲望最低;居民对免费体育健身场所的需求量较大;居民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需求多样化,大部分居民喜欢方便易行的、娱乐休闲性的健身项目;居民对社区体育指导员及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满意程度较低。为了社区体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的供给;加大对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社区体育指导员和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与管理等建议,为决策部门全面实施社区居民健身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满足社区群众健身活动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层次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以增强辖区居民科学健身意识和提高健身素质为目标。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和对社区体育的深入调查,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及时为人们提供充足的体育健身资源和体育运动设施。通过加强对于全民健身的科学化发展的研究,能及时了解智能体育发展中的全民健身工作的现实困境,并及时针对问题进行解决。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体育视域下全民健身科学化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全民健身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合当前智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动智能体育发展的具体策略和路径,以实现全民健身科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