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发展,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向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以档案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本文阐述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目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教师和学校两大主体出发,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即在全面了解和把握信息化教学内涵的前提下,高校教师应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同时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培训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给予制度支持和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3.
4.
目前,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全球发展已经逐渐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信息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数据化的支撑发展。与此同时,高校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和完善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高校。“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事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研究,逐渐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简要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事信息化建设与安全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构建符合高校发展模式的信息安全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确保其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通信工程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已被应用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使得通信工程建设呈现出信息化特点,为通信工程运行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而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通信工程建设力度,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笔者主要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通信工程建设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各个行业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深入发展,大大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内容、教材管理体系等的改革创新,并为不同院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该文从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化教材管理服务着手,利用B/S或C/S的数据管理架构,进行高校信息化行政业务、教育教学、功能服务等建设,对新课课程教材、网络教学材料做出规范化管理,以保证信息化教材管理、教学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建设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是国家着力施行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措施,信息化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在金融人才方面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基于信息化技术手段助力传统教学,把互联网教学资源融合在金融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一定会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文中着手于高等职业院校金融类专业课程,提出构建PC+移动终端为一体的资源库结构,建设核心...  相似文献   

8.
赵连丰 《福建电脑》2012,28(4):20-21
文章主要立足于教师业务档的应用荽围及其在作用,并结合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具体的思路与原则.并对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同行业的发展方向、管理形式也发生显著的改变,高校同样伴有这种变化。近年,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不断地更新、完善、变革,同时对高科技的应用,使许多新功能被用于高校学生管理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需求可尽量满足,与未来发展趋势相符。因此,文章针对“互联网+”对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建设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已随处可见,我国的现状已然处于信息化发展背景下,诸多的传统工作也与信息化发展背景相结合,延伸出新型的工作模式。而文书档案是一项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工作,在传统的文书档案工作模式中,需人工完成对文书档案的整理、查找以及归档等工作,这种工作模式不仅效率较低,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并极易出现差错。而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文书档案工作也需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解决传统文书档案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高质量、高效率以及低成本的文书档案工作模式创新。基于此,笔者对文书档案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信息技术,不断的完善文书档案工作模式,提高其工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造就了“互联网+”时代的产生,为新时代环境下经济发展和行业变革开辟了新道路。同时也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面对新形势下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从自身环境出发应对“互联网+”所带来挑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提出给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带来新的思路,通过"互联网+"的思维指导和技术支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可以重新焕发活力,并向协作整合、创新驱动、开放生态等方向转变;同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应形成"互联网+"的新模式,在生态化开发方面进行创新,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满足用户的需求,激活档案的价值。本文从档案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入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创新的价值,分析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为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软件工程师》2017,(4):54-57
"互联网+"技术应用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其中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起关键作用。文章介绍了本校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策略和实践,通过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确定具体目标,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建立职业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平台,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创品牌特色,建设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等,其核心在于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背景下,应当改进和优化健康医疗服务,促进我国人民整体健康水平提升.信息技术与健康医疗服务结合,可改变服务模式,从过去救治,转为疾病预防指导,同时还能实现治疗和养护一体化,获得更好医疗服务成果.本文从互联网+视域,分析健康医疗,如何更好推进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段莹 《办公自动化》2022,(22):15-17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是完善高校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为加快学生事务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本文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围绕互联网去中心化、去边界化和去中介化的特征分析带来的驱动力,基于“互联网+”思维从平台结构、平台功能模块和平台服务端口,设计学生端、教师端、管理员端共同参与的信息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和校园管理的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具有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和便捷、高效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江文红 《办公自动化》2013,(4):18-19,24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档案管理理论应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总趋势。促进文档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解决电子文件的智能化分类、整理;从单纯电子文档一体化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集约化管理;积极推广云计算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应用;档案部门应注重来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标准的制定与人才的培养;才能建设具有强大功能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以此推动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交汇和融合,实现社会各领域的资源优化、效率提升和产业变革。高校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高校各项职能顺利开展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基础,在"互联网+"下面临机遇和挑战。在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总结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以"自主"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提出"开放与自主"相结合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并结合高校案例分析提出该建设模式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下,促进"互联网+"与档案工作的融合,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时代所指,也是单位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所需。对长江水文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于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在数字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3个维度上,借鉴先进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和实例,提出在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安全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5个方面的建议与思考,为水利各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础上,当前“互联网+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更加多样化及系统化。在“网络+教育”不断创新优化前提下,通过网络教研培训平台、教学改革,能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是促进我国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模式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人社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高效性、智能化特性构建全新的人社工作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社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水平,保障人社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