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ZG15Cr2Mo1钢铸件焊接后热影响区硬度过高的问题,通过试块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试块焊接三区硬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对铸件本体缺陷修复焊接后采用不同的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验证,确定了符合力学性能要求的ZG15Cr2Mo1焊后热处理工艺,在保证铸件本体拉伸性能的同时,焊接三区硬度不超过241HBW.  相似文献   

2.
车辆转向架B 级(ZG25MnCrNi)铸钢容易在生产中产生裂纹、缩松与缩孔、夹砂等铸造缺陷.针对缺陷的状况,采用模拟大铸钢件的裂纹和缩松与缩孔两种方法,在室温进行了焊补工艺试验研究.测定了焊补接头的硬度分布,观察了相应部位的金相组织.得出:采用不预热焊补模拟裂纹缺陷,在接头近表面HAZ区容易出现淬硬的马氏体组织,硬度值高,由于多道多层焊道的相互热影响,硬度降低,组织一般为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而不预热焊补模拟缩松与缩孔等缺陷,硬度值不高.因此,裂纹焊补时应该采用预热和保温缓冷,缩松与缩孔等缺陷焊补时不预热.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子束焊接工艺研究Ti-22Al-24Nb-1Mo合金厚度为0.6 mm冷轧板的焊接性,用电子探针观察焊后焊接接头处的合金元素分布情况,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等对焊后及焊后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区域显微组织演变和相组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利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试焊后及焊后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区域的显微硬度.结果发现:该合金板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焊接接头未产生焊接缺陷;Al元素有一定程度的烧损,焊缝熔合区由柱状B2相晶粒组成;经焊后热处理,熔合区组织转变为(O+β)网篮组织;焊后及焊后热处理均为热影响区的硬度值最高;经焊后热处理,焊接接头的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详细叙述了大型铸铁导轨缺陷的热焊补方法,从不同角度考虑选取了铸件的焊补工艺。用此工艺焊补铸件,焊补区域与基体间没有明显的熔合线,无渣孔、气孔等缺陷。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钢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冷裂、表面粘砂、缩松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从铸造工艺、热处理和焊补工艺等方面提出了保证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钢铸件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球墨铸铁铸造生产中难免产生铸造缺陷,根据铸件技术要求可以采用焊补修复。然而,球墨铸铁含碳量高,焊接性能差,焊补过程中易产生白口组织和裂纹。通过对QT400-18球墨铸铁焊补工艺进行研究,制定严格的焊补工艺,通过与母材对比结果表明,选用Z408焊补后的硬度稍高,不适合用于加工面的焊补处理,Z308焊条焊补后的硬度与母材接近,可以用于加工面的焊补处理,Z308焊条和Z408焊条焊补后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基本与母材一致,不影响铸件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对镁合金铸造后缺陷的焊补进行试验,在改变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条件的同时,对焊补后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了无损检测.在保证焊补质量的前提下对焊接参数进行了优化.总结出了最佳的焊接参数和焊接条件,基本达到了铸件焊补要求.为了防止焊补缺陷产生,提出了几点焊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超高韧铝镁合金铸件焊补易产生热裂纹问题,通过金相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深入研究其形成机理,并进行了多种焊补工艺试验,最终采用热处理后焊补的方法,解决了铸件焊补问题,提高了焊补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简单分析了阀门铸钢件缺陷的产生原因,介绍了缺陷的焊前与焊后处理及焊补工艺,推荐了不同材质铸钢件缺陷补焊对应的电流和焊条参数,总结了重要焊补的无损检测、焊补区缺陷等级评定及焊补区域硬度检测方法,为阀门铸钢件的缺陷焊补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实用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电弧焊冷焊修复大型、复杂高强度灰铸铁缸体底脚板上孔洞缺陷的难点在于因焊补区和热影响区冷却速度快,易产生大量的渗碳体,形成白口组织,加工困难;因焊补过程的快热、急冷以及受热不均匀,焊缝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拉应力,在焊补或以后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纹。通过制定合理的焊补工艺,采取先进的超声波冲击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成功修复了该缸体。  相似文献   

11.
我厂较大的铸铁件主要有汽轮机隔板、轴承箱、中汽缸等。铸件容易产生裂纹、气孔、缩孔、夹杂等铸造缺陷。对于一些必须进行焊补的铸件,必须正确选择焊补方法和焊接材料,亦就是说制定正确的焊补工艺,既保证焊补质量又作到经  相似文献   

12.
0概述隔板套是汽轮机上的重要零件之一,在高温、高压下工作,要求具有较高质量。在生产20万千瓦汽轮机改造机组低压隔板套时,由于其结构、铁液化学成分及实际生产条件等因素,经常因产生缩松缺陷而必须焊补或报废。因此我们对该件铸造工艺进行了分析、改进、提高了合格率,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1 工艺分析铸件材质为HT250,铸件重2000kg。原工艺如图1。该工艺是依据灰铸铁具有自补缩能力而制定的,未充分考虑热节处的补缩问题。生产后发现A处存在缩松缺陷,需要焊补修复甚至报废。经分析,认为产生缩松缺陷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周军  乌彦全  张春波  梁武 《焊接学报》2018,39(11):27-32
采用惯性摩擦焊接工艺对Ti2AlNb金属间化合物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利用SEM观察了焊态及焊后热处理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并分析了接头显微硬度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Ti2AlNb金属间化合物试验母材为α2+B2+O三相组织,α2相呈断续网状和块状分布于原B2相晶界,O相呈片状分布在B2相基体上;摩擦焊接头分区明显,WZ为单一B2相等轴晶粒,晶粒均匀细小,热力影响区(TMAZ)近焊缝区为B2+α2相组织,α2相沿摩擦方向呈定向分布,远焊缝区与热力影响区(HAZ)相近为B2+O+α2三相组织;焊后热处理接头WZ为板条状B2+O双相组织,并伴有疑似孪晶出现,TMAZ为B2+O+α2三相组织,近焊缝区原黑色条纹区B2相转变成了块状O相,其余B2相转变成B2+O相板条束,HAZ组织与母材相近,但具有厚度更细小的O+B2相板条;焊态及焊后热处理接头焊缝区显微硬度最高,随着向母材区过度,显微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特殊焊补方式结合两阶段热处理工艺对球铁加工面孔洞类缺陷不良品进行焊补挽救处理,解决球铁焊补后因白口组织、硬度偏高引起的加工工序打刀、凸台、孔偏问题,降低铸造生产企业制造成本。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冷悍焊条+氩弧焊焊补(电流230 A)焊补,采用(720~740)℃±10℃、(150~270)min±10 min、空冷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后焊点无白口组织,硬度均匀在160 HBW~217 HBW范围内,满足机加工要求。②采用(去除药皮)球铁焊条+氩弧焊焊补(电流230 A)焊补,采用(900~940)℃±10℃、(90.150)min±10 min、空冷和(720~740)℃±10℃、(150~270)min±10 min、空冷两阶段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后无白口组织,硬度均匀在160 HBW~217 HBW范围内,满足机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铝合金3003进行一系列的搅拌摩擦搭接焊试验,并对焊接接头的工艺及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可分为3个区域:焊核区、热机械影响区和热影响区,各区域的组织有明显的特征。当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120 r/min,焊接速度为50mm/min时,焊缝成型良好,当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恰当时,会产生飞边、沟槽、隧道型缺陷、钩状缺陷及波浪状曲线等缺陷。同时该旋转速度下各焊接速度所对应的抗拉强度普遍较高,基本可以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75%以上。在搭接焊核区硬度较高,有的甚至超过母材,在上板前进侧的热影响区硬度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6.
大尺寸、复杂结构的ZM6镁合金铸件极易出现裂纹、疏松、气孔和夹杂等铸造缺陷,开发高质量补焊修复技术将有助于推动其更广泛的应用。利用钨极氩弧焊(TIG)补焊技术,针对不同尺寸的圆形坡口,采用优化的焊前预热措施、焊接工艺参数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ZM6铸造镁合金TIG补焊焊缝成形、接头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直径10~40 mm的坡口,采用焊前200℃预热1 h和160 A焊接电流,可以获得无裂纹、无气孔、无未熔合缺陷的补焊接头。补焊接头焊缝区晶粒细化,晶粒尺寸为30~40μm;热影响区宽度较窄,但晶粒发生长大,团簇状析出相明显减少,因此热影响区硬度最低。随着坡口尺寸增大,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均发生下降,试样拉伸强度降低。拉伸试样主要断裂于热影响区,平均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母材的93.7%和95.1%。  相似文献   

17.
灰铸铁HT250电弧热焊与冷焊工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热焊法与冷焊法进行了HT250铸件的焊接试验,分析了焊接材料、缺陷大小、环境温度、焊接方法及工艺对HT250补焊质量的影响,总结了灰铸铁热焊法与冷焊法的适用条件及工艺特点,为机床类灰铸铁铸件的焊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铝合金铸件生产中,用焊补的方法挽救铸件的缺陷和尺寸偏差是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生产周期长、复杂的大型铸件,焊补可减少废品率,节能,省材,省工,其经济性尤为显著。焊补后铸件质量到底如何,尚无可靠的数据说明。据电子工业部制订“铝合金铸件技术条件”的要求,结合我厂二十多年生产实践,对ZL102合金用气焊和碳弧焊进行一次和二次重复焊补试验,研究其焊接区、熔合线和热影响区及本体三部分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能够用焊补的方法来挽救铸件缺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热冲压高强钢电阻点焊在热输入较大时产生飞溅和满足激光点焊装配要求,提出一种将电阻点焊和激光点焊组合的新焊接工艺方法.通过电阻+激光组合点焊工艺获得了热冲压高强钢焊接接头,分析了接头各区域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分布、力学性能,并分析了断裂模式及其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电阻+激光组合点焊接头明显分为电阻焊接区和激光焊接区.母材和激光焊核区硬度值较大,与回火区对应的软化区硬度值下降约60%,激光环外侧软化区为拉剪断裂薄弱环节.此种组合工艺获得的焊接接头相对于单独电阻点焊或激光点焊强度和韧性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方法,在Q345B钢基体表面堆焊YD212型焊丝形成复合板。研究了淬火、正火和喷液淬火+回火3种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板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未热处理复合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热处理工艺均使复合板的熔合层和堆焊层显微组织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基板层珠光体含量发生变化。热处理使复合板的各层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正火处理的提升幅度较小。采用喷液淬火+回火热处理得到的复合板,其基板层珠光体含量较高,硬度和韧性显著提高,熔合区韧性明显改善,堆焊层硬度优良,其冲击吸收能量是未热处理复合板的1.5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