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区域开发战略示范带,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以长江经济带的10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其产业转移趋势,发现下游地区为主要转出区且由核心向非核心城市转移,中上游地区整体为产业转入区且交互转移明显。构建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转移确实伴随了污染转移,但存在着时间拐点和区域差异。以废水和烟尘为主要排放物的产业转移到了转入区,而以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产业并没有大幅度转出。2011年后环保政策的收紧有效地降低了长江经济带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但烟尘排放显著增加。提出应结合地区环境状况和产业特征制定定向转移政策的建议,为引导长江经济带产业有序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以矿业为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牵引性。在环境、要素、结构、运作机制和功能等诸多方面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面临着矿竭城衰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在讨论循环经济及其经济特性的基础上,探析了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在产业链的修复与重构的导向作用。并以淮南市为例,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明确产业转型方向、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提出实现产业转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此阶段,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运用我国2001—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在测度环境规制、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三者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会促进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并且存在微弱“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改善了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此外,在三者之间的关系中,产业转移承担着中介变量的角色,环境规制倒逼地区间的产业进行转移,并间接通过产业转移改善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强度来引导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以降低地区间资源错配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煤炭产业区域战略环境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河南省煤炭产业的资源消耗程度及生态环境压力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河南省煤炭产业区域战略环境评价的现实可能性;同时,在清洁生产演变进程及循环经济模式下,指明战略环境评价是协调煤炭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关系的有力工具;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依据系统工程视角,提出了开展河南省煤炭产业区域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的整体架构,即河南省煤炭产业区域生态系统环境信息及数据分析、煤炭产业环境作用机理、方法论与指标模型以及实证分析四个环节的研究内容。研究表明,从战略环境评价引入到河南省煤炭产业区域中的应用性探索对于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发展及发展低碳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梳理了国内近十几年来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1)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产业规划研究;2)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这些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有3类:产业转型的方向选择问题,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问题,以及产业的外部成本核算问题。通过分析,文章认为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未来研究可以侧重新兴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战略新兴矿产资源、特殊环境要求或新型环境影响、循环经济所带来的一次资源承载力变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实现矿业产业优化的对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储量集中在大中型矿区,矿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但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较低,产业链短,优势矿产开发产业集中度不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实现矿业产业优化,需要统筹规划,优化矿业产业布局与结构;加强区域、国际合作,实现矿产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发展节能环保型矿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矿业废弃物治理,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和矿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有助于直接诊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及时制定和调整产业发展对策,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海南省重点培育发展的12个重点产业为对象,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技术构建重点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方法。海南省重点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结果显示,热带农业环境承载力警情主要发生在文昌市和琼海市,水资源承载力警情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工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力警情主要发生在海洋油气产业集聚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海洋油气产业在布局上分别存在极重警和中警警情;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承载力主要是由于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于人口规模需求产生局地警情。基于预警结果,为不同地区处于不同警情的重点产业提出了差异化的发展和保护管控策略,以引导和约束重点产业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在转型的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基本生活的问题,又要谋求长远,努力实现城市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既要抓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又要抓富余人员向区域外的转移,为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的支撑;即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大型集团化和产业集群化作为当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主流组织模式,是提升煤炭富集区域及煤炭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产业层面从异质性和同质性两个角度,从空间格局、资源配置机制、组织结构、内部联结纽带、组织属性、目的一致性、社会环境效益七个方面对大型集团化和产业集群化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二者可在一定时空结构下相互转化,并得出两者之间的进化演进关系,为煤炭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在转型的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基本生活的问题,又要谋求长远,努力实现城市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既要抓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又要抓富余人员向区域外的转移,为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的支撑;即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从公共管理部门的角度看待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可以选择或借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思路.说明公共管理部门如何通过合理的选择接替产业,实现城市的转型,促进经济的发展,并结合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庆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从公共管理部门的角度看待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可以选择或借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思路。说明公共管理部门如何通过合理的选择接替产业,实现城市的转型,促进经济的发展,并结合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庆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契合度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在替代产业选择、产业转型模式、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理论已经成熟,但是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之后怎样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研究比较少。本文结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和新兴产业发展关键指标,建立了替代产业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产业契合度模型,以此来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并对阜新市煤炭产业向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方向转型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阜新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型企业如何通过产业转型实现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快速的产业变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资源型企业面临着产业转型的挑战。本文从理论上对资源型企业的产业转型模式进行探讨,期望对资源型企业成功实施产业转型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企业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北京、天津、河北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至今,三地产业发展是否转型。依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区位商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测算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市的制造业和河北省的采矿业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天津市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北京市经济增长是产业升级的单向因果关系。结合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区域联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等加快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深刻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有必要对产业演变的机理进行研究 ;为探索贫困地区的发展道路 ,有必要对产业培育的可行性做出分析。本文在对产业演变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深层次考察之后 ,分析了产业的经济寿命在不同阶段内产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研究了产业的直接转换机制和战略产业的阶段转换机制 ;最后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GDP、人均GDP、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产业结构等系统分析了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与京津沪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而分析探讨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8.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研究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运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2009—2019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为0449和0.490,年均增长率为5.84%和7.1%,总体呈上升趋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取得一定进展,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明显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2)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水平不高,均值水平为0.55,但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2019年达到0.629,由濒临失调阶段最终转向初级协调阶段,说明二者开始实现协调发展;3)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同步发展特征,耦合协调度均值水平表现为“下游领先、中游居中、上游落后”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为0.59、0.561和0.529;4)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二者协调度空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均值高达46.97%,其次是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值为33.54%。据此提出打造区域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差异化政策和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备受学术界和政府关注,并引发社会研究热潮。而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差异致使研究成果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单一城市单独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式。以湖北省黄石市、鄂州市、潜江市、大冶市、宜都市、钟祥市、松滋市7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为背景,重点研究分析7个城市当前工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工业转型方向和路径。建议政府和企业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融资、人才培养、环境保护、产业融合、政府职能等视角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煤城产业转型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煤城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在对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和煤城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煤城产业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得出了煤城产业转型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