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Fe3(CO)12和1-巯基甘油反应合成了一种二铁羰基化合物[Fe2{μ-SCH2CH(OH) CH2(OH)}2(CO)6]。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该化合物在抗炎药物分子作用下的一氧化碳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含羧基抗炎药物可以作为有效的取代试剂与铁羰基化合物作用,诱导其分解释放一氧化碳(CO),可以作为潜在的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对一氧化碳释放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表明该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而且反应速率与抗炎药物的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Fe3(CO)12与3种脲衍生物RhNHC(S)NHR(R^1=H;R^1=Ph;R^2=CH2Ph)在苯/二氯甲烷(1:1)混合溶剂及氩气保护下反应,合成了3个新簇合物。经元素分析、MS、IR及^1HNMR谱表征,确认新合成的簇合物为含μ3-S和二胺基卡宾的三核铁羰基簇合物Fe3(CO)8(μ3-S)[C(NHPh)(NHR)]。  相似文献   

3.
利用Fe(CO)_5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溶性铁羰基化合物CpFe(CO)_2SCH_2CH(OH)CH_2OH(Cp=环戊二烯),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紫外光谱仪等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在生理盐水溶液中,选用蓝光照射,在37℃下研究该化合物中碳基释放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黑暗条件下相比,蓝光大大地促进了该化合物羰基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4.
刘洋  高巍  王强 《化学试剂》2013,35(5):399-404
报道了利用镍(Ⅱ)-硫醇阴离子配合物[Ni—(S)4]和Fe3(CO)12反应制备有机硫配体桥联的多核Ni—Fe2配合物[Ni{(C6H4S2)2(CH2)3}(μ-S,S’)Fe2(CO)6]和[Ni{(CH3C6H3S2)2(C3OH)}(μ-S,S’)Fe2(CO)6]。其中后者中引入了羟基功能化基团,以便将其负载到改性的电极材料上研究其还原产物的电催化性能。通过核磁共振、红外、质谱和晶体结构测定等手段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陈辉  田晓慧  元以中  林嘉平 《化学试剂》2007,29(12):711-715
采用N-烯丙基咔唑配体与三氨三羰基合铬在二氧六环中回流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8.136 2(11),b=10.254 6(14),c=10.887 3(15),α=99.671(3)°,β=108.810(2)°,γ=111.073(2)°,Z=2。比较了目标化合物与其自由配体的电子吸收光谱,并用飞秒Z-扫描技术研究了目标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合成可见光诱导的一氧化碳释放分子,实现可见光作用下的一氧化碳释放.通过Mn(CO)5 Br和邻菲罗啉衍生物反应合成得到了一种光敏感的锰羰基化合物[Mn(CO)3(L)Br],并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可见光作用下的一氧化碳(CO)释放性能.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可见光作用下即可分解释放C...  相似文献   

7.
《化工中间体》2005,(9):27-27
原节录:合成了化合物[N(Et)4]:[Re(CO)3Br3],并用IR,ICP 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此化合物溶于水后,阴离子部分的3个Br-可定量地被3个H2O分子取代,得到前体化合物fac [Re(CO),(H2O)3]^+。同时合成了放射性前体化合物fac[188Re(CO),(H2O)3]^+,放化产率约为80%,SepPak分离后,放化纯度大于95%。通过HPLC分析比较了这两个前体,确定了放化前体fac[188Re(CO)3(H2O)3]^+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磷是核酸的基本要素,硫是固氮酶活性中心Fe4S4的基础成份。作为生物体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磷、硫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结构各异,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配合物。近几年来,我们对含磷、硫的铁羰基簇合物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合成了一些配合物。本文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几种配合物,通过研究其结构特征,为揭示金属酶(蛋白)活性中心提供重要信息。1 磷作—酸配体的取代产物用P(SR′)3与Fe3(CO)9(3-S)2反应得到—取代产物Fe3(CO)8〔P(SR)3〕(3-S)2,二取代产物Fe3(CO)7〔P(SR)3〕2(3-S)〔1,2〕2。其结构如图:Fe3(CO)8〔P(SR)3)〕(3-S)…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o2(C8O6H4)2·(H2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9.389(2)(1=10-10 m),b=9.421(3),c=12.209(3);α=101.846(2)°;β=104.453(2)°;γ=105.305(3)°;V=965.23;Z=2;Dc=2.003g/cm3,μ=1.810mm-1,F(000)=588,GooF=1.044,R1=0.0268,ωR2=0.023 0[I2σ(I)]。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型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Fe(m-pba)(m-Hpba)(H_2O)(Hazide)]·2Cl O_4,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及荧光性质对晶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959(2)nm,b=2.0513(5)nm,c=1.7902(4)nm,α=90°,β=90.664(3)°,γ=90°,V=3.290(1)nm~3,Z=4,Dc=1.577g/cm~3,R1=0.0619,ωR2=0.1773,S=1.093。在该化合物中Fe1分别与来自两个配体3-N-(2’-吡啶亚胺)苯甲酸(Hmpba)上的4个N原子、叠氮酸根上的1个N原子和1个水分子上的O配位,形成畸变的配位八面体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11.
王亮  刘娟  郑长征  任立娣 《应用化工》2011,(12):2138-2140,2146
由苯亚甲基苯乙酮和4-氯苯甲酰肼通过缩合反应,合成新的酰腙化合物苯亚甲基苯乙酮-4-氯苯甲酰腙,并培养成单晶(CCDC:848755)。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学数据:a=0.913 4(6)nm,b=2.451 0(17)nmc,=0.948 9(7)nm,β=118.77°,V=1.862(2)nm3,Z=4,μ=0.218 mm-1,Dc=1.287 mg/m3,F(000)=752,R1=0.072 2[I>2δ(I)],wR2=0.226 7(all data),GOF=0.968。荧光光谱表明,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光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钛酸四丁酯( CH3(CH2)3O)4Ti为钛源,碘酸HIO3和硝酸铁Fe(NO3)3· 9H2O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铁碘共掺杂纳米TiO2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差热(TG-DTG)、紫外可见光谱( 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400℃时,Fe/I- Ti...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德士古渣油气化工艺和水煤浆气化工艺中Fe(CO)_5和Ni(CO)_4的生成机理、生成量以及对低温甲醇洗装置的影响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环己酮、丙二腈和单质硫为起始原料,通过改良的Gewald反应合成2-氨基-3-氰基-4,5,6,7-四氢苯并[b]噻吩(Ⅰ),再与三氟乙酸、三氯氧磷反应"一锅法"直接制得4-氯-2-三氟甲基-5,6,7,8-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d]嘧啶,然后与取代苄胺反应合成13个噻吩并[2,3-d]嘧啶类含氟衍生物,收率为69%~83%。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化合物Ⅲa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2.695 9(4)nm,b=0.772 45(13)nm,c=1.688 5(3)nm,α=90°,β=109.320(2)°,γ=90°,V=3.318 2(9)nm3,Z=8,Dc=1.455×106g·m-3,μ=0.23 mm-1,F(000)=1 504,R1=0.057 9,wR2=0.160 4。初步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Ⅲc、Ⅲf和Ⅲj对Hep G2和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对照样吉非替尼。  相似文献   

15.
采用SEM(扫描电镜)、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了双(二羰基环戊二烯铁)(简称Fe1)的微观形貌和Fe元素的价态,采用摩擦感度、静电感度和冲击感度测试了Fe1与推进剂相关组分HTPB(端羟基聚丁二烯)、AP(高氯酸铵)、HMX(奥克托今)的安全性能,采用DSC-TG(差热–热重)研究了AP/Fe1及HTPB/Al/AP/HMX/Fe1推进剂的催化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Fe1的pH为5.79,密度为1.76g/cm~3,其中Fe为零价;Fe1与推进剂相关组分HTPB、AP、HMX的安全性能良好;Fe1催化AP的热分解,AP的转晶峰温提前了2℃,低温分解峰和高温分解峰分别提前了6℃和54℃;在HTPB/Al/AP/HMX推进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Fe1,AP的高温分解峰提前48.1℃;Fe1具有大幅提高HTPB推进剂燃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韩聪  郭艳玲  黄骁南  刘伟 《广州化工》2010,38(6):79-80,87
通过2-呋喃甲硫醇/十二羰基三铁/三乙胺体系所形成的中间物[(μ-2-C4H3OCH2S)(μ-CO)Fe2(CO)6]Et3NH在室温下同亲电试剂C lSZSC l原位反应,合成了三个新颖桥联双核铁硫簇合物[(μ-2-C4H3OCH2S)Fe2(CO)6]2(μ-S-Z-S-μ)(Z=CH2CH2CH2CH2,CH2(CH2OCH2)2CH2,CH2(CH2OCH2)3CH2)。这三个新颖配合物均通过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为下列化合物CaAl12O19、Ca2BaAl8O15、CaBa3Al2O7及CaBaAl4O8计算了在文献中尚未见到的热动力学常数△H^0 298、△S^0 298、△G^0 298,以及热容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Cp=f(T),并且确定了所研究的CaO—BaO—Al2O3系统中元素三角图中的相对面积及结线长度。  相似文献   

18.
孟祎  许艳杰  陈立功 《精细化工》2003,20(8):501-505
对类欧松叶蜂(Diprionsimiles)和红头新松叶蜂(Neodiprionlecontei)性信息素前体化合物———(2S,3S,7S) 3,7 二甲基 2 十五碳醇的合成进行了设计和研究,重点对其中的两个中间体(2S,3S) 2 甲基 3 苄氧基丁醛和(S) 3 甲基十一碳 6 烯醇进行了合成。以顺 2 丁烯为原料,经Browncrotylation反应,得到(2S,3S) 3 甲基戊 4 烯 2 醇,该化合物羟基经苄基保护,所得产物于室温下依次进行OsO4氧化、NaIO4氧化,合成了(2S,3S) 2 甲基 3 苄氧基丁醛,总收率为56 3%。(S) 香茅醇经羟基保护、OsO4氧化、NaIO4氧化、Wittig反应、脱保护等反应,于室温条件下合成了(S) 3 甲基十一碳 6 烯醇,总收率为40 0%。为此种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全合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以下列通式为代表的五个环状有机磷中间体。具中(Ⅰ)R=H、X位无取代,(Ⅱ)R=H、X=S,(Ⅲ)R=H、X=Cl_2,(Ⅳ)R=H、X=O,(Ⅴ)R=CH_3、X=S。叙述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对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进行了分析,特别对化合物(Ⅱ)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92%的产率。将本文合成方法与另外两种合成方法进行比较,找到优惠产率的反应温度、时间。  相似文献   

20.
选择了功能型有机化合物:对苯二甲酸丙炔醇酯,间二乙炔苯等分别与Co2(CO)8反应得到簇合物1m-C6H4(C≡CH-μ)2[Co2(CO)6]2;簇合物2(HCCCH2OOC)-p-C6H4(COOCH2C≡CH-μ)Co2(CO)6[1~2]。考察了桥联四面体簇合物1和簇合物2分别与Fe3(CO)12的扩核反应;得到了簇合物1'和簇合物3(HCCCH2OOC)-p-C6H4(COOCH2C≡CH-μ,4η)Co2Fe2(CO)1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