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寻找高效的潜在抗肿瘤药物,设计合成Idelalisib类似物并测定其抗肿瘤活性。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缩合、还原、脱保护和胺化反应等5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采用MTT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定。所有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确证。其中,(S)-2-(2-((9H-嘌呤-6-基)氨基)-3-苯基丙酰胺基)-6-氟-N-苯基苯甲酰胺的抗肿瘤活性最强,它对4种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物Idelalisib,具有后续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一类新型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以期获得更高效,低毒,靶向性好的抗肿瘤先导药物。方法:通过先合成两类合适的卟啉分子,再通过不同长度的碳链桥利用分子间成醚键的方法将之与白杨素分子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类新型的卟啉-白杨素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光谱确证化合物结构。然后利用标准的MTT方法检测化合物体外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结果:成功合成了4个新型卟啉-白杨素复合物;利用MTT法检测其具有优于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论:本课题合成了一类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以8-羟基喹啉、5-氯-8-羟基喹啉、5,7-二氯-8-羟基喹啉为原料,选择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锌金属离子,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3种金属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喹啉和金属离子可以进行配位结合,实验结果为后续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杨酰胺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本文通过不同的水杨酸和取代苯胺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反应,合成得到3个水杨酰胺衍生物,收率较高,经scifinder检索化合物1和3均为全新化合物。所得目标化合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分析,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结构。水杨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得到活性更好的抗肿瘤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2-氨基-3-氰基噻吩与三氟乙酸、三氯氧磷反应"一锅法"制得2-三氟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收率为60%,再与2-氨基-5-(取代苄硫基)-1,3,4-噻二唑发生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10个含噻二唑环噻吩并[2,3-d]嘧啶类含氟衍生物,收率为64%~75%。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与元素分析表征,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Ⅳc和Ⅳf对Hep G2和BGC-823细胞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照样吉非替尼。  相似文献   

6.
以6-氯嘌呤为原料,设计合成了新型6-巯基嘌呤衍生物,通过IR、1HNMR和HPLC-MS等方法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解析,并测试了其抗菌以及抗肿瘤活性。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N'-(2-氨基乙基)马来酰亚胺基-6-甲巯基嘌呤-9-己酰胺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抗肿瘤活性。抗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其对所测试的10个菌种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测试中,对6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值在1. 35和1. 76μmol/L之间,相比对照药物6-巯基嘌呤(IC50=1. 97~4. 53μmol/L)表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现更好的抗肿瘤药物,以均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槐定碱和氮芥互为药效基团,并以槐定碱为原料,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所得产物经过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采用MTT法测试所合成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均强于母体槐定碱,其中12-苄基槐定酸17-{4-[N,N-二(2-氯乙基)]}苯甲酰胺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与商品药物美法仑相当。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合成一类含N,N’-二双膦酸基团的N,N’-二甲基乙二胺衍生物及其铂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及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通过WST-8法研究其对骨肉瘤细胞系48 h和72 h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总结构效关系,筛选出潜在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5,(8)
2-(4-芳氧苯氧基)丙酸类化合物是典型的选择性禾本科杂草除草剂。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还具有杀菌和抗肿瘤活性。结合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综述了2-(4-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除草和杀菌活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该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对天然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己烯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设计合成了3个多氧取代环己烯酮(醇)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过IR1、H NMR和HRMS表征。对化合物(3R,4S,5R)-1-苯甲酰氧亚甲基-3,4,5-三羟基-1-环己烯(7)的烯丙醇选择性氧化的条件进行了探索,最佳条件:活性MnO2为氧化剂,在苯中回流10 min,产率达到20.6%。  相似文献   

11.
以(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和氯代吡啶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了系列N-吡啶基-2-(4-芳氧苯氧基)丙酰胺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LC-MS、13C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对化合物立体构型与反应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MTT法测定了其对A549和Hela细胞系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其中N-(3-硝基吡啶-2-基)-2-[4-[(6-氯喹喔啉-2-基)氧基]苯氧基]丙酰胺(Ⅳf)(IC50=0.007 mmol/L)比顺铂(IC50=0.026 mmol/L)抗肿瘤活性高。  相似文献   

12.
对烟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提取并就其抗菌与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对烟曲霉进行发酵处理,分别提取菌体胞内和胞外产物,针对4种指示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球菌)进行了抗菌活性研究,针对人肺癌A549细胞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烟曲霉次级代谢产物对金黄...  相似文献   

13.
3-氯-4-氟苯甲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长春 《化学世界》2006,47(3):159-161,187
3-氯-4-氟苯甲酸(1)经氯化、酰化生成3-氯-4-氟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3)后,与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了3-氯-4-氟苯甲酰基硫脲化合物(4),探讨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经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4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设计合成一类以N,N’-二双膦酸基团取代的1,3-丙二胺衍生物为配体的双功能铂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磷谱、高分辨质谱及元素分析对所有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通过基于WST-8法的CCK-8试剂盒检测化合物对卵巢癌及骨肉瘤细胞系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寻找潜在的抗肿瘤化学实体。  相似文献   

15.
史海波  秦永华  叶红  张维茂  吴燕飞 《化学世界》2015,56(2):98-101,105
通过芳基硫脲1a~g与3-氯-2,4-戊二酮2环合得到2-芳氨基-4-甲基-5-乙酰基噻唑3a~g,再与肼基甲酸甲酯4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以5e为例,分别对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物质的量比进行了试验,最佳的缩合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6h,催化剂用浓盐酸,物质的量比1∶1.1,收率70.9%。合成得到7个目标产物2-[1-(2-芳氨基-4-甲基噻唑-5)-乙缩醛]肼基甲酸甲酯5a~g,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 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采用MTT法对MCF-7和SMMC-7721人肿瘤细胞株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发现此类化合物活性较弱,化合物5f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2,3-丁二酮缩苯甲酰肼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Cu(II)、Co(II)、Zn(II)、Mn(II)、Ni(I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电子光谱、摩尔电导加以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结构与所预测的基本一致。配体及各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用四氮唑盐比色法进行测定,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及与金属离子配位后,均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其中,二价铜离子配合物的抑制肿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L-色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Pictet-Spengler缩合、氧化、烷基化反应、酰化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的双酰基取代的β-咔啉衍生物。采用MTT法考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姜黄素类化合物在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现有姜黄素类化合物在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姜黄素类化合物结构与其抗肿瘤活性关系,探讨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姜黄素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结构与抗肿瘤活性密切相关,是有研究前景的抗肿瘤化合物,有望通过构-效分析进行设计合成,合成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以4-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8-溴辛酸乙酯及溴代正丁烷等为原料,根据喹唑啉类化合物药效结构关系,对N-(3-氯-4-烷氧苯基)喹唑啉-4-胺类化合物(ARRY-334543)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具有抗肿瘤细胞活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采用NMR和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抗肿瘤细胞活性测试。得到的化合物IX a ~ b均对MCF-7、BGC-823、A549、DU145和H1975细胞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活性最好的是化合物IX a,其半数抑制浓度(GI50)为0.37μmol/L。  相似文献   

20.
以秦岭无病害健康桃儿七内生烟色拟盘多毛孢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萃取法从菌丝中分离活性代谢产物,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检测了代谢产物的细胞毒活性,采用Ellman光度法检测了代谢产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并检测了代谢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桃儿七内生烟色拟盘多毛孢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1、1-2、1-3和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3、1-4和1-8对A549、HeLa和HepG2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3对乙酰胆碱酯酶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1、1-2、1-3和1-4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表明,基于桃儿七内生烟色拟盘多毛孢菌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萜类化合物,为桃儿七内生真菌用于抗肿瘤及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新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