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9):68-68
“国家营养强化行动”启动在即 ,含铁酱油、含维生素A食用油等于 2 0 0 2年 9月 2 0日试投市场。通过在日常的食物中添加营养元素以补充微量元素 ,这是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正在酝酿的一个庞大“国家营养强化行动”计划。该中心是由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牵头 ,中国国家卫生部、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组建的。中国政府介入公众营养的这一明确信号将在食品行业掀起轩然大波。2 0 0 2年 9月 4日从该中心传出消息 ,联合利华和福临门等 10多家有实力企业成为了含铁酱油、含维生素A食用油及含多种营养元素面粉的试点生产商 ,强化酱油和强化食用油…  相似文献   

2.
从2008年1月1日起,《营养强化食用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中设置了能够保证营养强化食用油品质的营养指标,确保食用油真正得到营养强化,将对改善中国人群维生素A缺乏的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物营养强化是在食物中添加人们身体缺乏的营养素从而进行营养补充的一种方法。食物强化尤其是主食营养强化是成效比最高的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有效途径与措施。面粉是中国居民最重要的主食品之一,也是各国在食物强化工作中的首选食品。在面粉等粮食中添加营养素,是我国继对食盐加碘强化后又一改善公众营养状况的重大举措。通过对营养强化面粉的介绍。阐述了其在公众营养改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粮油食品科技》2009,17(4):5-5
根据卫生部的中国营养状况调查,中国人由于膳食习惯造成的营养素缺乏主要有铁、锌、钙和B族维生素。这些营养素是人体重要的酶和介质,如果这些营养素缺乏就会造成人体机能障碍,从而导致人体机能性病变。为此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公众营养状况的政策。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推行主食营养强化发展营养强化大米。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说,继加碘盐、强化食用油、强化面粉后,大米强化在我国将成为营养素补充的一项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5.
《饮料工业》2010,(10):53-54
10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和家乐福食品安全基金会联手启动强化食品推广周。家乐福在全国的163家卖场主推强化酱油、维生素A食用油和强化面粉这3类强化食品。调查发现,尽管商家卖力推广,专家齐声助威,营养强化食品在市场上还是因为品种不突出、价格偏高,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6.
《四川粮油科技》2003,20(1):35-35
建国以来有关食物强化工作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中国食物强化战略与行动研讨会 2 0 0 2年 9月 12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对国内食品生产工业颁布了多个新的标准。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主任于小冬介绍 ,食物强化的总体构想包括 :采取强制性和鼓励性手段推动面粉、食用油、酱油、食盐、儿童辅助食品的营养强化 ;确定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 、叶酸、尼克酸、铁、碘、锌和钙为我国食物营养强化的主要品种 ;强化面粉、食用油、酱油和儿童辅助食品的分类发展规划 ;根据合理膳食、食物强化和营养补充剂的特点 ,确定营养改善三种…  相似文献   

7.
小麦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与面粉的营养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小麦的营养分布、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以及小麦粉营养强化时营养素和工艺的选择。通过比较,小麦粉在加工工程中,随着精度的不断提高,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损失不断增加。出粉率在60%时,小麦粉和小麦相比,B族维生素损失85%左右,维生素E损失50%左右,铁、钙、锌等分剐损失80%、50%和8%以上。通过对小麦粉的营养强化。不但可以弥补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还可以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平衡氨基酸。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小米的营养缺陷与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小米的营养价值及小米的营养缺陷,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营养强化工艺。采用此工艺可以对小米进行赖氨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多种营养素的强化,从而提高小米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食物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可控、可持续的营养改善手段,大规模的食物强化已有60余年的历史。在卫生部的支持下,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营养改善联盟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资助下,我国已开展了铁强化酱油、强化面粉、维生素AE食用油等强化食品的推广工作。但是,强化食品的市场推广有别于普通食品,消费者的相关营养知识储备对购买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FFO)主任陈君石院士指出:"营养宣传教育是加快食物强化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了解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对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郊区某小学一、二年级6~8岁学生294名,男女各半,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干预,两组保持日常饮食,干预组每日补充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250 ml。采用连续3日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学生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检测学生血清视黄醇水平。结果 干预后男、女干预组及对照组维生素A的摄入量均低于国家推荐标准。干预后干预组维生素A摄入量增加(P<0.05)。干预前,男、女干预组和对照组间血清视黄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北京市郊区6~8岁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素的摄入量不足。补充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提高了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  相似文献   

11.
1.前言用食品加工的方法人为地给某些食品加入营养素,使之能适应人们的营养需要,称为食品的营养强化。它是为防止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营养不良而专门研制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膳食结构以小麦粉、大米主为。由于米面加工过程中各种营养素(钙、铁、锌、维生素等)会  相似文献   

12.
食品营养强化与营养增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食品的营养强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尽管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国际化、标准化事业的加快,无论从许可使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品种和实际应用的强化食品看,现在均已和发达国家基本一致。但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改善公众营养状况的工作仍是艰巨的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以食物强化为工作的切入点,并从铁强化入手,随后是对面粉和食用油及2岁以前儿童辅助食品的普遍强化。总之,食品的营养强化是提高公众营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食物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可控、可持续的营养改善手段,大规模的食物强化已有60余年的历史。在卫生部的支持下,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营养改善联盟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资助下,我国已开展了铁强化酱油、强化面粉、维生素AE食用油等强化食品的推广工作。但是,强化食品的市场推广有别于普通食品,消费者的相关营养知识储备对购买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FFO)主任陈君石院士指出:"营养宣传教育是加快食物强化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营养强化面粉改善西部农村妇女营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营养强化面粉人群营养改善效果。方法在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兰州市郊退耕还林地区,选择20~60岁农村妇女进行营养强化面粉人群营养状况干预研究。干预组268人,食用7种营养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尼克酸、铁、锌)强化的退耕还林补助面粉,对照组277人,食用同等级未强化退耕还林补助面粉,观察时间36个月。至观察0月、12月、24月、36月时,进行身高、体重、体脂、血红蛋白、原卟啉、血清铁、铁蛋白、运铁蛋白受体、血清锌、血清维生素A、血清叶酸测定,膳食调查及营养强化面粉摄入量调查;至观察6月、18月、30月时进行血红蛋白测定,膳食调查及营养强化面粉摄入量调查。结果干预组妇女膳食中7种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显著增加,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标准;干预组血清锌、叶酸和维生素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铁营养指标在试验期末有所改善,但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强化面粉改善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妇女营养状况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品工业》1998,(2):18-20
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指的是向食品中添加原来含量不足的营养素。所有营养强化食品的生产,均主要按照“Codex Aimentarius General Principles for the Addition of Essential Nutrients to Food”中的一般准则和原则进行。鉴于每个国家均有其立法标准,而且膳食系统又不尽相同,所以在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时,应依据该国的标准进行。 大多数用以强化食品的重要营养素为:维生素、矿物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特别是由鱼中取得的ω-3脂肪酸,在强化食品中的应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强化食品营养的一般准则,并以强化乳品为例,探讨强化食品营养的工艺及不同乳制品所采用的营养强化工序。  相似文献   

16.
喷涂法生产营养强化米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优质大米,在实验室条件下,按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采用多次喷涂的方法,对其进行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叶酸、钙、铁、锌等营养素的强化,并用涂膜剂(玉米醇溶蛋白)对添加了营养素的大米进行涂膜处理,以减少食用时因水洗营养素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食品的营养强化与人群营养缺乏的符合程度,根据1992年天津人群各摄入不足营养素在缺乏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和天津市食品企业进行营养素强化的数据,用正态近似法检验了二者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强化钙行为明显低于钙缺乏所占的份额(P<0.05);强化锌和维生素A也低于实际缺乏份额。提示,应引导企业增加钙及锌和维生素A的强化。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9):28-28
添加了维生素等各类营养素的营养强化食品市场,将首度实行强制性规范。8月12日,记从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获悉,发改委拟于年内推出《营养强化面粉国家标准》,以规范生产,大幅度提高中国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营养健康水平。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就营养强化类食品制定相关标准。据业内人士估计,由于营养强化面粉的价格较普通面粉有所增加,维生素行业将每年新增80亿元的市场容量。  相似文献   

19.
食品营养强化是现阶段解决人群营养素缺乏的重要途径之一。自20世纪40年代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各自的食品营养强化法规及标准,这对促进食品营养强化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食品营养强化标准主要根据目标人群营养状况、膳食结构、预期营养改善程度、营养素安全性、科学性以及国际贸易等因素制定,并且能够根据实施效果的动态监测数据及时进行调整。该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中国的食品营养强化原则和强化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引导我国食品营养强化行业的发展;为避免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应分人群规定营养素强化水平;建立食品营养强化法规标准有助于营养强化食品的推广和普及;一些新兴食品产业如生物强化食品等相关营养标准也亟待建立,以规范市场秩序及满足广大居民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20.
《饮食科学》2012,(8):16-17
食物营养强化,就是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人为地加入一些人体所必需的,但在日常膳食中又易缺乏的营养素,以保证人体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