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阳能热发电是太阳能热利用的重要方向,是最可能引起能源革命的技术成果,是实现大功率发电、替代常规能源的最为经济的手段之一。太阳能热发电的三种方式各自优缺点非常明显,如:塔式效率高,但一次性投入大;槽式成本低,但相对塔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DSG技术的三种实现方式;对比了再次循环方式中饱和蒸汽发电和过热蒸汽发电;介绍了DSG技术的实践和应用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际上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进行了归纳;介绍了几座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详细说明了其参数、现状;并跟踪了正在建设的几座槽式系统。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2)塔式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也称集中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利用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群,将阳光聚集到固定在塔顶部的接收器上,用以产生高温,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气体,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从而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真空集热管的结构和性能要求;比较了目前使用的两种真空集热管的结构、性能和应用;介绍了一种新型真空集热管;阐述我国制造真空集热管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热管技术和热管式真空集热管;设计了几种热管式真空集热管;阐述了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在槽式和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DSG太阳能槽式集热器聚光特性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槽式集热器光学理论的基础上,以DSG太阳能槽式真空集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DSG集热器模型,并运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踪法进行辐射计算及分析.通过研究集热器几何聚光比和边界角对集热器吸热管表面圆周方向热流密度分布的影响,获取了集热器的聚光特性.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良好;随着几何聚光比的增大,吸热管表面圆周方向的热流密度分布趋势不变,数值相应增大;随着集热器边界角的减小,热流密度的最大值增大,热流密度的分布曲线向圆周角-90°方向偏移相应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聚光器的设计要求和聚光器种类;介绍了现有聚光器的现状,并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其发展趋势;阐述了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热管技术和热管式真空集热管;设计了几种热管式真空集热管;阐述了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在槽式和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DSG太阳能槽式集热器动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以水,水蒸气为工质的DSG槽式集热器的动态流动与传热特性.首先建立了管内流体的一维多相流动与传热模型,并利用差分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数据吻合较好.分析了稳态条件下,集热器出口流体工质参数受太阳辐射强度、流体质量流量、人口温度和入口压力的影响规律.在动态分析中,研究了辐射强度变化所导致的出口参数变化特性.从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的分析中得出,虽然热惯性存在,但短期的辐射强度波动对出口温度仍有较大影响,但对出口压力的影响较小.辐射波动将对一次直通DSG系统出口温度产生很大波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国际现有高温太阳能热发电接收器的类型、结构、性能、应用状况,并结合我国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开展太阳能接收器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建城 《太阳能》2011,(5):30-33
一引言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采用DSG(direct steam generation)即直接蒸汽发电技术,可替代昂贵的传热流体导热油,显著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光热转换效率,但压力波动等技术障碍阻碍了DSG技术的应用。至今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还没有采用DSG技术的抛物槽式电站。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期待突破的科技前沿主要是降低成本、替代合成导热油和热交换器、提高热力学效率三项课题。一些科研人员正以DSG技术为突破口,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太阳能热发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4)CPC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CPC聚光器的光学原理、制作方法、优点和在太阳能领域的应用;分析了CPC由倒V型结构向W型结构发展的原因;阐述并提出了直通式CPC、热管式CPC、自聚光式CPC的结构和优点;设计了多种双层玻璃管式CPC结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槽式光热发电系统,结合火电厂控制系统设计经验,提出了包括机组负荷-供能控制系统、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和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槽式光热发电典型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为了解决机组负荷和供能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光热供能跟随汽轮机、汽轮机跟随光热供能、以光热供能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以及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等4种负荷-供能控制方案;为了降低蒸汽发生器水位系统中"虚假水位"现象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蒸汽发生器三冲量串级汽包水位控制方案;为了补偿过热汽温大惯性、大时延的特性,提出了过热蒸汽温度内外环控制方案。该研究可以为槽式光热发电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