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家电》2007,(1):36-39
2006年的冬季来得比较晚,但是电磁炉行业的冬天似乎是不请自来。2006年10月中下旬,电磁炉主要品牌同比增长下降,12月份有了回暖。电磁炉市场和行业到底进入了哪个阶段呢?最近,厨房电器名牌俱乐部在杭州召开第三次会议,成员单位和观察员对于市场走势、行业发展、技术研发做了深入交流。大家分析后认为,电磁炉市场的高速成长期已经过去,市场进入了盘整期、成熟期。那么,成熟期后的市场特点怎样?有什么要求?过去值得行业总结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呢?我们在此汇集了大家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砺寒 《现代家电》2005,(19):24-25
近两年电磁炉的热销,带动了整个小家电行业的发展,也让一些配套的相关行业受益不少。从2000年起,电磁炉每年的增长率都在60%以上,个别企业甚至达到了100%的增长。因此有人在谈到2005年“2006年电磁炉销量的时候非常乐观,认为今年的电磁炉销量依然会保持强劲的增长,甚至有人大呼“跳过2000万,直达2500万”的口号!但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我想从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来分析2005年到2006年的电磁炉产销量。看看今年的市场要迈过怎样的门坎。  相似文献   

3.
进入2004年以来,电磁炉市场异然沉寂,往日各个品牌争相推出的各种大型推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品牌悄无声息的降价,据悉,国内某知名品牌的电磁炉已经把自己的个别单品降到了199元,而一些不知名的品牌的单价则降到了1.8元。这不能不让其他品牌担心,除了降价,我们还能做什么?电磁炉市场的迅速升温使得很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大量的品牌竞争导致价格急速下降,产品利润微薄。然而降低价格能支撑多久?  相似文献   

4.
赖正福 《现代家电》2006,(23):41-42
从科技含金量宣传、工业设计战、价格战到促销战,电磁炉行业的战役越演越烈,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着,也吸引着众多营销人才加入到电磁炉行业当中。相对于行业内的前辈来讲,我只能算是一个新手,虽然在小家电行业内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营销工作,但真正进入到电磁炉行业内是在2005年初,是在电磁炉行业最为繁荣的时期才进入。从我进入电磁炉行业近两年间,千泽企业从技术的超越到营销实力的增强,千泽牌电磁炉产品快速成为行业认同的品牌,并得到了大江南北各地的用户认可  相似文献   

5.
朱冬梅 《现代家电》2006,(13):44-48
过去的2005年度,又是电磁炉行业突飞猛进,快速增长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销售年度,国内电磁炉市场,销售已经突破了2200万台左右,比上一年度增长60%以上,这些增长既让厂商兴奋,也让代理商们鼓舞。一切似乎也是大家的预料之中,尽管巨大的销量之中隐藏着危机。转眼间,2006年的销售旺季就要到了,各个厂家带着2005年兴奋的影子,做着2006年各自的宏大规划。那么,2006年电磁炉行业的发展还会延续2005年的惯性么?还是会出现新的拐点呢?  相似文献   

6.
万和从2003年开始进入电磁炉行业。为了配合整体品牌形象,我们电磁炉定位于中高档。希望万和生活家电能够成为二线品牌的领导者。为了进入电磁炉行业,精心准备了一年的时间,现在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都是来自于国内知名的大企业,有良好的技术储备。 总体上来讲,到2004年,电磁炉行业环境还不是特别成  相似文献   

7.
电磁炉从2002年开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电磁炉每年平均以60%的速度超高速增长。到2004年年底,电磁炉产量达到1200万台,总销售额近40亿元。据中怡康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5年7月,电磁炉行业比去年同期增长速度达到了70%。2005年有望突破1800万台。2005年以来,电磁炉行业的企业保持了新品迭出的良好局面。随着更多市场卖点的挖掘,电磁炉销售的优势日趋明显。在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形成了电磁炉销售处处开花结果的局面。从品牌  相似文献   

8.
傅教智 《现代家电》2005,(21):10-11
电磁炉2005年全年下来,国内的零售市场设计可以突破1800万台,出口可能达到100万台,零售总额可达60亿元,市场总量逼近燃气灶,行业似乎可以欢呼雀跃了.然而.如果我们看看产品的档次,看看部分企业的平均返修率,看看三百出头不多的平均价格,看看双灶只有1%的比例,行业情形并不乐观。业内的品牌企业都希望电磁炉能够取代燃气灶,但市场现状与行业趋势着实让人感觉电磁炉难以担当这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赵玲玲 《现代家电》2007,(15):24-26
电磁炉市场在2006年下半年出现行业拐点,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11月份总体市场首次呈现同比负增长,与2005年零售量同比下滑13.4%。而进入2007年后,电磁炉市场却呈现回暖,展现新生机。  相似文献   

10.
朱冬梅 《现代家电》2006,(17):60-62
最近,某国外微晶玻璃企业的中国市场总监问我一个问题,中国市场每年真的有几千万台电磁炉在销售么?如果有,都销售到哪里了?为什么这段时间,电磁炉的老总又开始去微晶玻璃的厂家“蹲点”呢?是啊,2006年,各个企业的电磁炉新品又出来了,望着4000万台的销量,企业都踌躇满志。然而4000万台的销售要靠充足的原材料来保证,微晶玻璃首当其冲。2006年初开始出现的原材料短缺,使得微晶玻璃再次成为电磁炉行业关注的焦点。7月底,记者在湖州岱兴遇到了三位老总,虽然是礼节性的拜访,但是这多少也证实了目前微晶玻璃行业的隐忧。  相似文献   

11.
大家电竞争太激烈.市场进一步扩张有限。而小家电利润看上去很美,近几年黑电品牌都在介入小家电行业。2004年.创维开始出品的“创维牌”电饭锅.电磁炉等系列小家电产品。长虹早在2000年以洗衣机.热水器、燃气灶等产品OEM方式介入小家电领域.2005年长虹公司依托地处广东中山的子公司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全面进入小家电。海信2004年开始涉足小家电.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电磁炉市场的持高速发展,很多电磁炉OEM厂家开始转型涉足品牌经营。珍宝电器却正好相反,过去的经营一直是走自有品牌营销的路线,2005年后半年实现了30万台的销量,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2006年企业将战略重点转向专业的电磁炉OEM制造。总经理黄天翔认为,表面上看,企业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底,小家电行业的龙头品牌美的,召开了一次主要零配件的采购招标会,对电磁炉等多种产品的重要零配件进行了集中的招标采购。但是整个招标中,微晶玻璃的竞标是最引人瞩目的。2006年微晶玻璃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年初的原材料涨价造成多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下滑,下半年的电磁炉市场萎缩造成微晶玻璃行业供货价格下跌,多家在年底才进入行业的微晶玻璃新企业面临退出行业的危险,几家规模企业也出现难以突破的技术改造瓶颈,营业收入下降,利润缩水。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美的2007年微晶玻璃的招标采购对于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株 《现代家电》2002,(9):41-42
电磁炉这个厨房革命的绿色先锋,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品牌进入也越业越多,尽管电磁炉具有环保、节能、清洁等诸多让人称道的优点、并且在国外家庭已经非常普及,但在国内的发展却比较缓慢,市场的燎原之势并未突显。原因何在呢?日前,笔者对北京电磁炉进行一番调查并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对于电磁炉厂商是一个丰收年,也是一个寒冬。 从现在的市场表现看,2004年末到2005年初的电磁炉市场注定是一场资源争夺战。上游制造企业在争夺零配件,争夺渠道;下游代理商在争夺产品,争夺消费者。这场争夺实际上就是行业洗牌,是一场品牌争夺战,争夺的结果就是有实力的大企业再次胜出,散乱小企业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6.
邵继铭 《现代家电》2006,(23):46-47
电磁炉真正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是在2000年。那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在做这个新产品,但电磁炉强大的市场潜力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显山露水,到2004年,几乎所有涉足小家电的厂家都进入了这个产品领域,整个行业得到飞速发展,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导入期。  相似文献   

17.
周本能 《现代家电》2005,(19):36-37
国内的电磁炉市场经过2003-2004年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厨房电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新星,新品牌进入既为市场竞争添加了新的活力,又为市场的发展添加了新的动力,2005年已经过半,电磁炉产品仍然吸引着众多业内外厂商的关注。赛诺公司借此机会回顾近期的市场动态,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企业一同分享一些关于行业的视点。  相似文献   

18.
电磁炉自从进入中国十余年以来,2001年以前一直是不愠不火。直至进入2001年下半年,电磁炉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势态。目前国内市场比较知名的电磁炉企业包括:富士宝、美的、尚朋堂、德昕等。从技术和品牌的角度讲,台湾品牌尚朋堂可以说是目前电磁炉市场的佼佼者。尚朋堂的总部在台湾基隆,拥有17年电磁炉研发的专业技术,产品行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欧洲等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其中台湾和北美的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年销售额达到一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朱东梅 《现代家电》2010,(19):61-63
又到了金九银十,到了全年最关键的时期,毕竟这后半年的销售占到全年的六成以上。萦绕在众多生活电器厂家思绪中的第一个疑问,一定是电磁炉今年的市场走势,行业的规模会稳定在哪一区间?当电磁炉行业进入拐点,在公认的市场平淡中,后几个月的电磁炉能开出惊艳的市场之花吗?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家电》2004,(21):40
电磁炉行业在2003年销量得到较大飞跃之后,进入2004年,随着一些大品牌的发力,价格战风起云涌。名牌企业为了打压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推出了与往年相比超低价的产品,一些杂牌企业,为了提升销量,获得生存的空间,不惜偷工减料,将质量存在问题的产品推向市场。可以说,到目前,整个的电磁炉市场依然是荆棘丛生,充满着不可预料的结果。销量与品牌,品牌与销量,在这个生死关口,电磁炉企业又是怎样的一种选择呢?他们的选择是对是错?也许这并不能以简单的对错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毕竟是处于一个特殊时期,一个将有大批企业被淘汰出局的生死存亡之时。我们本期选择科诺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来展示一下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