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在交通运输和电子等行业,产品的能源消耗大、成本高,使得人们追求更轻、强度更高的产品。特别是在电子封装领域,与轻质、易加工、高强度的金属/树脂复合材料相比,纯金属或者纯树脂产品已逐渐失去竞争力。金属/树脂复合材料是指金属与树脂以某种形式粘接起来的复合材料,除粘接界面是两相相互贯穿的复合体外,其余部分以各自体相单独存在。因粘接界面间的化学作用和较强的物理锚栓作用,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粘接性能,而非界面区域两相的单独存在使得复合材料具有金属与树脂双重特性。金属/树脂复合材料的最大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金属与树脂两相界面的牢固粘接。由于金属与树脂的性质差异较大,这种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不同于金属之间的焊接加工,也不同于树脂之间的熔融共混。因此,如何高效地制得低成本、性能优异的金属/树脂复合材料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金属/树脂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层压、激光焊接、摩擦叠焊、搅拌摩擦焊、超声焊接和纳米注塑等。其中,层压法只能用于制备结构简单、尺寸较大的产品;激光焊接、摩擦叠焊和搅拌摩擦焊会损伤制品表面,影响美观;超声焊接工艺复杂。而纳米注塑成型技术(Nano-molding technique,NMT)可实现金属/树脂复合材料的一体化制备,同时兼顾两相的粘接强度和制品的灵活设计,从而成为制备金属/树脂复合材料的重要技术方法并得到广泛研究。为了制得性能优异的金属/树脂复合材料,NMT的原理与工艺技术被不断探索与完善。目前较为被认可的NMT原理是:胺系化合物和特定树脂发生反应并产生热量,促进树脂在纳米孔中的流动;嵌入金属表面的树脂固化后在两相间形成锚栓作用,极大地增强了两相界面的粘接强度。NMT所适用的金属由原来的铝合金推广到了铜、不锈钢、钛、镁等金属。所用的树脂也由原先的几种工程树脂扩展到了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PBT)、聚醚醚酮(PEEK)、聚邻苯二甲酰胺(PPA)和聚酰胺(PA)等一系列树脂。文章重点概述了NMT技术的粘接原理、工艺流程、性能测试、技术研究进展以及相关应用,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4.
5.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RP)是由纤维和树脂基体组合而成的一种材料,在各种领域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更加简单、精确地预测FRP筋/拉索性能,从而加快设计效率、减少试验工作量,因此大量学者针对FRP筋/拉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单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模拟控制因素和需求,在微观、细观和宏观尺度下研究FRP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提出了在不同尺度下对FRP筋/拉索进行数值模拟的不足之处及数值模拟在微观、细观和宏观层面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不同尺度数值模拟方法在FRP筋/拉索中的应用和最新多尺度数值研究进展及FRP筋/拉索在锚固区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现状,最后简要阐述了FRP筋/拉索数值模拟在未来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为建立精细化FRP筋/拉索损伤和性能预测模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从改善结构设计,采用新材料的角度出发解决困扰我国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难题。在对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作为机床基础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拓扑优化的方法、结合数控机床工作的环境条件,并考虑材料自身力学本构关系来对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机床基础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给出了具体解决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变频器又叫变频调速器,可以实现对电压及频率的调整,其输出波形为模拟正弦波,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桥式起重机等大型设备上。一台桥式起重机需要多个变频器来驱动运转,当2个机构的电机不可能同时运转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同一台变频器来驱动不同参数的电机。该文将利用变频器内部功能用户宏来实现驱动,从而减少变频器使用数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9.
变频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也得到广泛普及。ACS400-ABB变频器具有自动轮换、结构简单及时补偿以及自动切泵和软启动循环等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由ACS400-ABB变频器组成的恒压供水系统,浅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做到节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ABB公司的ACS800传动装置内部通讯问题的研究,找出几个解决通讯故障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树脂——聚醚砜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醚砚(PES)的化学结构为:([-O=S=O-O]n). 可以看出,PES分子链中同时具有苯环的刚性、醚基的柔性及砜基与整个结构单元形成的大共扼体系,因此PES具有强度高、耐温(可在180℃以上使用)、耐燃、耐辐射、抗酸、抗氧化、抗溶剂、生物相容、物理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优良等特点,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给复合材料的应用带来威胁,准确的预测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可以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工艺设计提供调整依据,减小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方法因其简单、预测精度高而被广泛采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复合材料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流程中包含的热传导-固化模块、流动压实模块和应力变形模块。重点详述了应力变形模块中本构方程和模型-构件之间相互作用力研究的最新发展,为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预测提供方向和参考。简要讨论当前复合材料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预测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用热塑性(TP)树脂聚砜(PSF)和聚醚砜(PES)增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研究.实验表明,增韧后的树脂在150℃的粘度小于0.5(Pa·S),其复合材料的成形压力为0.3~0.7(MPa),固化温度为180℃,上述特性满足热压罐成形的工艺要求.树脂的预浸料具有较好的粘性和铺叠性,贮存期一个月以上(室温).树脂保持了较好的耐热性能,可在177℃长期使用.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经聚砜增韧后提高了90%.PSF的增韧效果比PES明显.研究表明,只有当TP树脂含量不低于15%时,方可获得较明显的增韧效果.TP树脂是以球形颗粒分散于BMI基体中,这些颗粒起到了抑止微裂纹扩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
20.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概括了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对基体树脂体系主要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RTM成型用的重要高性能基体树脂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