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回顾RPR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电力通信网络实际需求出发,与现有SONET/SDH和以太环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了RPR的技术特性在电力通信网络系统应用中能获得低成本、高带宽利用率、高可靠性等优势。本文还阐述了该技术在现有电力网络的省骨干网和地市网升级实际应用价值,预测RPR 技术将在创建下一代高速光纤电力传输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RPR业务的带宽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分组环(RPR)是基于高度的伸缩弹性的高效的包交换光纤环网技术。RPR的业务带宽管理有很多方式和算法,文章从RPR网络管理软件的角度,阐述了RPR单节点预留带宽和全环业务带宽预留的机制,配合网络管理软件在分配全环各类业务时进行各类带宽限制,达到高优先级业务得到有效无拥塞的传输,低优先级的业务根据协议标准进行公平算法,来分配各自的带宽。文章从网络管理实现的角度,介绍对带宽进行管理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丁广  黄昆  李冠宇 《无线电工程》2009,39(11):10-12,25
根据航天远洋测量船多业务SDH光传输网络中以太网业务特性,对几种在测量船光传输网络中应用的以太网技术从传输形式、实现方式、传输效率和最佳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验证了RPR技术在测量船光传输网络中应用的先进性和高效性。在此基础上,对测量船光传输网络中RPR技术的几种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讨了RPR技术在MSTP系统中具体实现方法,对应用RPR技术改善测量船以太网业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倩倩 《通信世界》2004,(23):39-39
网络结构趋于简便实用的特性以及用户对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弹性分组环(RPR)技术有望迎来春天。世界著名电信杂志Lightreading在评论2002年十大热点电信技术时认为,随着基于IP应用的迅速发展,承载网络的概念逐渐从传统的时分复用网络向能提供TDM业务和分组业务的新型承载网过渡。RPR技术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应运而生的,并与NGN、3G移动通信并列为电信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络明网络(Luminous Networks)的RPR解决方案是将RPR技术、MPLS技术、时钟同步技术、CWDM技术和电视视频广播技术结合在一起而提供的面向IP优化,并同…  相似文献   

5.
弹性分组环(RPR)技术定义了一种新型的MAC层协议,采用了共享介质传输和空间复用协议以及低于50ms的故障恢复保护的弹性机制,支持业务的分级(Service Level Agreement),即插即用,基于MAC的高速交换,可承载具有突发性的IP业务,同时支持传统的语音传送等特性,是未来城域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光纤技术的飞速梵展使得RPR不再仅仅局限于城域网,还可以用于广域网。本文在基于弹性分组环的低于50ms的故障恢复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高生存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新的弹性分组环(RPR)技术。基于SDH的弹性分组环的网络带宽可根据用户的流量需要灵活分配。RPR环便于管理、易于扩展等特性为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网络解决方案,为运营商提供构造新型城域网的技术体制。  相似文献   

7.
弹性分组环(ResilientPacketRing)桥接芯片是弹性分组环技术在光通信领域得以运用的关键芯片,MAC地址处理是桥接芯片的一个必备的功能。分析了RPR中适用的HASH算法,介绍了MAC处理单元在FPGA中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仿真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8.
9.
RPR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分组环(RPR)是一种MAC层协议,是一种新兴的城域网技术,目前正在由IEEE 802.17工作组进行标准化。本主要讲述了弹性分组环技术的概要、特性以及和现有技术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构建弹性分组环网(RPR)实现宽带用户的接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移动通信》2007,31(10):93-96
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宽带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专线的接入组网模式,并提出了现有接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通过建设弹性分组环(RPR)网络来解决现有接入模式存在的带宽和安全性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生存性RPR网络数据传输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环的RPR网络虽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其生存性不高.在此提出一种高生存性的RPR网络结构,为实现这种网络结构,我们对RPR标准帧格式中的R/P位进行了扩展定义,用计算机对最简单的高生存性RPR网络进行了仿真,成功地实现了跨环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2.
IP网络性能特征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其进  董育宁 《通信学报》2004,25(3):151-160
以Internet为代表的IP网络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但在当前的Internet上支持实时媒体应用仍然是一个难点。为了能够在尽力而为的IP网络上支持多媒体的应用,需要深入地理解网络性能特征。网络性能特征的研究包括对网络进行测量、建模和分析,定量或定性地得出网络的性能指标,从而有效地对网络进行预测、控制和使用。本文对已有的网络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验证,得出了IP网络通信平台的基本性能特征模型。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水声通信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及应用潜力。从水声通信网的定义出发,分析复杂多变的水声网络特点及其网络拓扑结构。其次,详细论述大型网络仿真软件OPNET在水声通信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概括水声网物理层的研究内容,重点分析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包括多址技术、随机接入协议和路由协议的选择。最后,对当前水声通信网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急需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博  姚琳 《信息技术》2012,(5):63-66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离,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的情况,将网络仿真软件OPNET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仿真实例,通过建模仿真,分析结果,有助于学生对网络体系结构及诸多抽象理论的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5.
针对Ka频段卫星通信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通过引入SAM模型和新的影响因子,包括雨滴大小、云雾及大气吸收等,分析了降雨及多因子对信道的影响,建立了Ka频段卫星通信信道仿真模型,并基于OPNET平台进行仿真。此模型能够更好地提供清晰的数学表达式.对卫星信道的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T-MPLS(transport 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统一多业务适配的必要性,并结合T-MPLS网络的特点,设计了针对不同业务的适配算法.阐述了利用OPNET对T-MPLS多业务进行适配的建模思想和处理过程,对模型的可行性及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高生存性RPR网络(由多个小型RPR子网多环互连而成)自动拓扑发现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邻子网信息交换完成自动拓扑发现过程的改进算法,对该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发现速度.  相似文献   

18.
弹性分组环(RPR)是一种新的城域网技术,文章提出了用网络处理器IXP1 200构建RPR综合业务接入平台的设计方案,并重点讲述了其中微引擎部分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9.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emerge as a promising solution for overcoming shortage and inefficient use of bandwidth resources by allowing secondary users (SUs) to access the primary users' (PUs) channel so long as they do not interfere with them. The dynamical spectrum availability makes SU's packet average dela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a cognitive network.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delay, as well as its dependence on PU behaviors. In this paper, we analytically model and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the spectrum availability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SU's packet delay. The cognitive network is modeled as a discrete‐time queueing system. PU channel occupancy is modeled as a two‐state Markov chain. Our contribution in this paper is defining and characteriz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random process that describe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opportunistic resources. In addition, we apply the mean residual service time concept to achieve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queueing delay. Moreover, inspired by the slotted Aloha system, we model the packet service mechanism and determine the manner in which it depends on the resource availability. The delay becomes unbounded if the spectrum availability dynamics are not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network design.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number of CPU cores on a processor chip increasing rapidly, conventional electronic interconnects for core-to-core communication have run into a bottleneck. Recently,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en achieved for photonic technologies, which makes optical network on chip become an emerging solution to breakthrough electronic interconnect limitations. Multistage optical network on chips (MONoCs), by adopting multiple stages in the architecture, have great potentials to achieve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efficiency, high performance and scalability. To benefit from these advantages, we design a novel system-level model for MONoCs, which allows u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by modeling and analyzing the latency, loss and crosstalk. The model is validated by simulation,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we can identify and predict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such as latency jitter and asymmetry insertion loss distribu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odel can provide insightful guidance for designing multistage optical network on c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