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季戊四醇为心核结构、2,2-二羟甲基丁酸为重复单元、对苯甲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然后,采用环氧氯丙烷对超支化聚酯的端羟基进行环氧官能化,合成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采用GPC、13CNMR及1H-NMR图谱对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做增韧剂,研究其对双酚A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力学性能及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质子转移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超支化环氧树脂,并通过丙烯酸对其端基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采用FTIR、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控制投料比及测定产物酸值来监测反应进行的程度,使生成的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中既含有环氧基又含有碳碳双键,使之兼具阳离子型光聚合与自由基型光聚合的协同作用。测试了超支化聚合物在氯仿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超支化环氧树脂和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的荧光发射波谱出峰位置分别为314 nm和311 nm。研究表明,超支化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作为光固化材料在光学、医疗器件、防伪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双酚A与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脂通过质子转移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超支化环氧树脂,采用端基修饰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通过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究。测试了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光固化行为。  相似文献   

4.
以偏苯三酸酐、环氧氯丙烷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原料合成了超支化聚酯(HBP),再通过超支化聚合物的羧基与环氧树脂环氧基的反应得到环氧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用GPC1、H-NMR、DSC、TGA表征了环氧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比较了不同环氧树脂用量改性前后树脂的光反应活性以及光固化涂层的耐擦洗性和硬度,测定了凝胶率-曝光时间曲线;以环氧改性超支化聚合物配制了光刻胶,在混合光源以及接触曝光的条件下,分辨率达到2~3μm,且图像十分清晰,断面整齐。环氧树脂用量为HBP羧基物质量的70%左右时,改性的超支化聚酯的光固化活性有明显提高,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5.
李志能  张力  董桂兰  胡杨山 《广东化工》2012,39(6):19-20,29
以季戊四醇为核,2,2-二羟甲基丙酸为增长单体,对苯甲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超支化聚酯,通过FI-IR图谱对超支化聚酯进行结构表征,证明得到端基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酯。采用超支化聚酯做增韧剂,研究其对环氧/四氢苯酐固化体系的增韧作用,探讨了超支化聚酯的分子量(代数)、超支化聚酯的含量、固化温度等因素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力学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光固化涂料用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羟基化合物与环氧树脂进行反应,制取低粘度改性环氧树脂,然后用丙烯酸酯化,制得光固化涂料用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类型和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反应,以及不同结构、不同链长双羟基化合物和双羟基化合物与环氧树脂当量比对环氧丙烯酸酯粘度及其配制的光固化涂料的性能影响。确定了环氧树脂改性反应和丙烯酸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超支化聚合物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叔芳  余建佳  管蓉 《粘接》2010,(2):66-69
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简述了超支化环氧树脂、超支化环氧树脂固化剂和超支化环氧树脂添加剂的合成及应用进展,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支化聚酯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多元酸酐与环氧氯丙烷开环聚合制备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在碱作用下对羟基封端的超支化聚酯进行了闭环反应合成了超支化聚酯型环氧树增,研究了碱及碱的用量对闭环反应的影响,通过DSC考察了超支化聚酯型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酐固化体系的固化行为,计算出固化过程的2个固化反应活化能Ea分别为64 35kJ/mol和91 12kJ/mol,频率因子lnA分别为21 8和26 8。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孝科  田敉 《涂料工业》2008,38(5):19-23
采用双羟基化合物聚乙二醇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取低黏度的改性环氧树脂,再用丙烯酸酯化,制得低黏度的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研究了聚乙二醇400与环氧树脂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类型及用量、阻聚剂类型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酸物质的量与环氧物质的量的比值对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环氧树脂改性反应和丙烯酸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同时对树脂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超支化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道洪  贾德民 《粘接》2005,26(5):32-34,49
综述了各类超支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聚酯型、聚醚型、聚酯聚醚型和聚烷烃超支化环氧树脂.超支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主要有缩水甘油直接法、环氧氯丙烷间接法、原子基团转移聚合法、双键加成法.对每种超支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产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超支化环氧树脂在热固性材料、胶粘剂和作为无溶剂树脂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超支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超支化环氧树脂独特的结构特点出发,详细介绍了超支化环氧树脂的分类、合成方法及合成路线,列举了超支化环氧树脂合成的最新思路和进展;介绍了超支环环氧树脂在环氧树脂增韧、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增韧机理并列举了应用实例;最后总结了超支化环氧树脂合成和应用的发展方向,力求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超支化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及特点,着重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超支化聚合物在环氧树脂改性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具有三维树形结构的高度支化的大分子。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潜力,超支化聚合物已经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超支化聚合物,超支化聚酯(HBPE)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目前,HBPE已经在众多领域获得应用,特别是在环氧树脂改性中的研究发展迅速。综述了HBPE作为改性剂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HBPE在环氧树脂和其他热固性树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戢峻  文哲  陈苏芳  张道洪 《粘接》2009,30(12):52-54
以超支化环氧树脂HTDE-2改性HTDE-2/双酚A型环氧树脂杂化材料的粘接性能和胶膜性能,探讨了HTDE-2的含量对杂化材料的剪切强度、剥离强度、铅笔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超支化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杂化材料的剪切强度、剥离强度、铅笔硬度和耐磨性先增加后下降,在HTDE-2用量为4%左右时具有最大值,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超支化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热固性树脂的改性中的应用,可作为热固性树脂的增韧剂。该文介绍了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及特点,着重论述了近年来超支化聚合物在改性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固化行为及热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超支化聚合物在环氧树脂和其它热固性树脂改性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超支化聚合物出发,重点总结了超支化环氧树脂(EP)独特的结构特点、四种合成方法及优缺点,综述了目前超支化EP合成的新思路、超支化EP的应用、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Novel reactive core/shell-type hyperbranched blockcopolyethers were tailored as new class of liquid rubbers useful as flexibilizers and toughening agents of anhydride-cured epoxy resins. An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glycidol onto a six-arm star poly(propylene oxide-block-ethylene oxide) afforded hyperbranched polyether cores as macroinitiators for propylene oxid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The hydroxy end groups of the resulting polyether-polyols have been modified in order to prepare stearate, hydroxy benzoate and epoxy derivatives. The modification afforded reactivity and polarity design which has been the key to improved blend performance with epoxy resins.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hyperbranched epoxy-terminated polyesters, the influence of molecular architectures on thermal, mechanic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hexahydrophthalic acid anhydride-cured bisphenol-A diglycidylether was examined. As a function of polarity and reactivity design, it was possible to control phase separation and to vary mechanical properties from highly flexible to stiff and tou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