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中以某特大刚构连续梁桥为依托,通过MIDAS建立高低墩连续刚构桥的仿真模型,对施工过程以及成桥状态下的全桥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桥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桥梁合龙方案对梁体成桥后的挠度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中跨合龙段两侧梁端标高相对差值最多调整5.7cm;在活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为28mm,满足规范限值要求,结构设计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隔震连续梁桥的地震易损性,提供该类桥梁的抗震设计依据,本文以一座(55+4×90+55)m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隔震改造.选取典型桥墩,利用OpenSees软件分别建立了隔震桥墩和非隔震桥墩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根据场地类型合理选取了20条人工合成地震波,并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得到...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高墩连续梁桥结构设计难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盆式橡胶支座与隔震支座的组合约束方案,通过分析表明,该组合结构约束体系减小了桥墩的地震内力和滑动支座的位移,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软弱场地中梁桥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发现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采用能有效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其抗震性能高于板式橡胶支座。但滑动型支座的采用会导致边墩处的地震响应远小于中墩,使得全桥各墩的荷载分配不均。在软弱场地中,支座的选择应考虑滑动支座对边墩分担地震能量的削弱作用,适当增加边跨支座的剪切刚度,以达到全桥各墩抗震性能的均衡,减小地震作用对桥梁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大跨度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跨度连续梁桥固定盆式支座在强震作用下往往会发生剪切破坏,如采用加强固定盆式支座的方法来强行保证其安全,将会使固定墩承受较大的地震力和塑性变形。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将固定盆式支座改为活动盆式支座,并采用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与其并联使用。文中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对这种方法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墩上采用活动盆式支座与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并联,能够有效地减小固定墩所受的地震力,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广大农村民居的特点,对于既有建筑及新建建筑,可采用在房屋的基础顶面放置一种新型的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墩,该隔震墩有效的减震效果、低廉的造价和简易的施工方法适宜在广大村镇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加固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大治河桥为实例,分析了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的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易损性一般规律。重点探讨了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的纵向地震响应规律与合理抗震设计,并指出了该类桥梁不适宜按延性抗震进行设计。按结构纵向约束要求,提出了采用E型软钢阻尼器组的减隔震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参数。从非减隔震设计与减隔震设计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减隔震设计体系可以有效缓解纵向固定墩支座、墩身以及基础地震惯性力大、构件能力匹配关系难以满足能力保护设计的特点,是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纵向抗震体系的理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某三跨一联的高低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分析该类结构模态特征及E1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桥墩内力分布状况,并深入分析固定墩墩高参数变化对各个桥墩的内力响应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固定墩墩高≤34.2m,结构自振频率变化较为显著,当固定墩墩高>34.2m时,结构自振频率变化较为平缓;且随着固定墩墩高的增大,活动墩的位移、弯矩、剪力值也呈不同幅度的增大,而固定墩的弯矩和剪力呈下降变化趋势。该研究可为山区高低墩连续刚构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水平隔震结构竖向加速度被放大、钢弹簧三维隔震支座抗拉能力差且易发生提离失效等问题,研发新型自复位抗拉三维隔震支座,使结构具有三维隔震能力,防止支座发生提离失效.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采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常规水平隔震结构模型和采用新型自复位抗拉三维隔震支座的三维隔震结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地震波作...  相似文献   

11.
桥梁的抗震性能一直是需研究的主攻课题。阐述了桥梁延性抗震设计与减隔震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几种新型减隔震装置的性能及优缺点。对一拟建的连续梁桥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分别采用延性抗震设计和减隔震抗震设计,对比了顺桥向结构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总结了其适用范围和关键控制因素,为同类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设计基准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存在过大变形、影响结构安全等问题,基于已提出的一种隔震支座沿曲面布置的隔震结构,通过变形和受力分析建立了简化双自由度动力模型,得到了系统关键动力参数,即公转频率、自转频率及单摆频率等的计算式.进一步给出了结构响应传递函数,明确了结构高宽比、曲面角度、隔震层阻尼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基于...  相似文献   

13.
以一项实际工程为背景,取其中一联变高墩曲线连续梁桥作为研究对象.该桥曲率半径250 m,最大墩高40m.采用SAP2000非线性模态时程分析方法(FNA),分别分析了原结构、带铅芯橡胶支座的结构、带粘滞阻尼器的结构、两种混合减隔的结构等5种工况.对比了5种工况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包括梁体位移、墩顶位移、墩底反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布置适当的铅芯橡胶支座加粘滞阻尼器的混合减隔震方法,其减震效果比单纯使用铅芯橡胶支座或是单纯使用粘滞阻尼器更好.  相似文献   

14.
以一项实际工程为背景,取其中一联变高墩曲线连续梁桥作为研究对象。该桥曲率半径250 m,最大墩高40 m。采用SAP2000非线性模态时程分析方法(FNA),分别分析了原结构、带铅芯橡胶支座的结构、带粘滞阻尼器的结构、两种混合减隔的结构等5种工况。对比了5种工况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包括梁体位移、墩顶位移、墩底反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布置适当的铅芯橡胶支座加粘滞阻尼器的混合减隔震方法,其减震效果比单纯使用铅芯橡胶支座或是单纯使用粘滞阻尼器更好。  相似文献   

15.
16.
吴勇 《中国市政工程》2012,(3):21-23,27
介绍了桥梁隔震的概念。以3座不同柱高的城市高架桥工程为实例,分别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装置。研究采用隔震装置的高架桥地震反应计算表明:随着立柱的高度增加,结构的柔性增大,桥梁的抗震性能也越好;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后,桥梁地震响应明显降低,桥梁抗震性能显著增强。以上海软土地基为基准刚度,研究了基础弹性刚度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础弹性刚度小于基准值的5倍时,应考虑基础的弹性影响;当刚度大于基准值的5倍时,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7.
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隔震模型,即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体系 (S- LF);基于此隔震模型,利用 Poincare映射法研究地面谐运动下 S- LF结构的运动特征;并利用高精度的精细时程积分法,通过对地震作用下 S- LF动力响应的计算,绘制了上部结构最大加速度反应谱和基底最大滑移量反应谱,并研究了各种结构参数对隔震的影响;通过与恢复力摩擦隔震系统 (R- FBI)和纯摩擦力滑移隔震系统 (P- F)的比较表明, S- LF的隔震性能优于 P- F和 R- FBI;最后通过对计算实例的分析发现,地震作用下 S- LF结构的层间最大剪力和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分布较一般传统结构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8.
陈鹏  周颖  刘璐  胡凯  蒋瓅  瞿革 《建筑结构学报》2017,38(7):120-128
西昌(9度区)某高层基础隔震结构,其上部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总高度为58.3m(不计入隔震层),隔震层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为研究该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检验带抗拉装置隔震支座的有效性,进行了缩尺比为1/15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隔震层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隔震层上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0.5,可满足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设计目标;隔震结构的位移集中在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隔震层力-位移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罕遇地震作用下,支座出现拉应力,说明隔震结构在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存在倾覆的可能性。对角部隔震支座加装抗拉装置后,再次进行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抗拉装置不会对结构水平向动力特性及支座在正常受压状态下的竖向运动和水平向运动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比证明了其在隔震支座受拉情况下提供的有效抗拉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高烈度地震区长联大跨连续梁在地震作用下减隔震技术,采用有限元建立跨径(50+8×100+50)m连续梁模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基于传统抗震设计对比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和黏滞流体阻尼共同作用减隔震措施及结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曲球面支座和黏滞流体阻尼器共同作用的减隔震技术为最优方案,各墩地震响应分配均匀、合理。结构纵横位移均在±30cm之内,桥墩及基础处于弹性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的要点,结合减隔震设计的概念及主要功能,分析了高阻尼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并探讨了减隔震支座在城市高架桥梁中的受力性能,指出高阻尼减隔震支座可以延长结构使用周期,降低地震力,使桥梁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