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用生土房屋抗震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生土墙房屋的调查和对地震震害资料统计分析,指出传统生土墙房屋抗震性能较差。分析了农用生土房屋的建筑类型及震害特征等,提出了改进房屋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最后,通过实例对其抗震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土墙承重房屋建筑(属生土建筑)在我国分布很广,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房屋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并有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仅为砖墙承重房屋造价的35~45%),节省砖等优点,且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适于农村建造。一、土墙承重房屋构造特点土墙可分为土筑墙(夯土墙)、土坯墙、砖土混合墙等多种结构形式。土筑墙即夯土墙系采用砂质粘土在现场夯筑而成;土坯墙是用土坯和黄泥浆或粘土  相似文献   

3.
土木混合承重农房抗震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地区传统生土墙木构架混合承重农房的现场调查和对历次地震震害资料的统计分析,肯定了该类建筑结构存在的地域合理性,同时也指出按传统工艺建造的土木混合承重房屋抗震性能方面的先天性不足,提出改进该类房屋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并通过算例对其抗震能力进行验算和评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幅员辽阔,地震区农村建筑的类型繁多,但带普遍性的主要以下三种形式,即①木构架房屋(穿斗木构架,木柁架等);②土墙或石墙房屋(夯土墙,土坯墙,毛石砌筑墙等);③砖房。在邢台、通海、海城和唐山等地震中,农村房屋遭到大量破坏,我们经过震害调查,在总结破坏性地震中农村建筑震害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一些普遍性的规律,针对上述建筑类型的房屋,提出以下一些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5.
甘肃农村土墙承重平房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甘肃农房足尺模型振动试验结果,分析研究了三栋具有不同结构与构造特点的土墙承重平房的动力特性,提出了提高土墙承重房屋抗震能力的一些有效措施,并对房屋的抗震性能作出了初步评定。  相似文献   

6.
农村建房,特别是赣南老区,大多是土墙或土坯墙,地坪以上大多是土墙,很少做防水防潮处理。从1992年江苏、安徽等省特大洪水灾害的教训看,大多数倒塌的房屋都是基础不牢固或土墙接触水的部分失去原有的强度,其次是室内地坪  相似文献   

7.
分析既有生土结构房屋的承重墙体局部受压破坏特征,提出适用于生土结构房屋局部加固的措施。设计了2片生土墙体试件,一个试件设置3块不同尺寸的垫板,另一个不设置垫板,进行了4次生土墙体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局部承压试验,对比分析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墙体局部承压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研究不同垫板尺寸对墙体局压承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生土墙局部承压部位设置合理尺寸的垫板,可避免生土墙在集中荷载下出现竖向裂缝,垫板尺寸加大,可提高局压承载力,但垫板尺寸过大局部承载力不再提高,建议垫板尺寸取梁宽的2~3倍为宜。当墙体已出现局部受压竖向裂缝后,可采取局部加固技术措施,改善房屋的受力状况,为既有生土结构房屋加固改造工程提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山西大同地区农村住宅房屋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当地常见结构形式房屋的构造缺陷,并通过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分析,得出生土结构房屋和砌体房屋均不满足该地区抗震设防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开发区台地平整爆破作业造成周边村落民房损伤的实地踏勘结果,对闽南农村各种结构类型,特别是石结构房屋在爆破地震影响下的损伤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分析了造成震害的主要原因.在对民房损伤等级分布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到了闽南地区石结构房屋抗震能力差是造成爆破震害的主要因素和闽南地区石结构房屋的爆破安全振速尚待进一步研究等结论.最后,提出了减轻爆破地震对闽南石结构房屋影响的措施和开展闽南地区石结构抗震加固研究,以增强闽南农村房屋防灾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宁夏农村现有房屋的概况宁夏农村房屋绝大多数是土木造。在西吉、海原、隆德、同心一带,很大一部分民居为土拱房和土窑洞。木柱的土木结构房屋为数不多,多数为土墙直接承重。按墙体分有土坯墙、土打墙(夯土墙)、表砖墙(外砖内坯);按屋顶分为平顶与单坡顶。 1.土木造的房屋:这种房屋的特点是“无柱土搁梁”。墙为土坯(也有部分为土  相似文献   

11.
以常州市某老旧小区的28栋装配式大板结构住宅楼为例,在原结构存在缺陷和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对住户的影响等多重技术难题条件下,基于房屋渗漏现状和检测报告,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合理的修复加固方案.研究成果对类似老旧小区的综合性能提升和改造关键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土房屋进行了实地调研,采集了生土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结构缺陷、修缮情况等信息,分析了生土房屋结构房屋的安全问题,针对阿勒泰地区生土房屋提出了一些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解决农村群众基本安全住房,统筹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对内蒙古中西部9个乡镇4817户农村房屋进行实地调研和安全性鉴定等级评价,并根据农村房屋现状和窑洞生土结构、砖木结构等多种危房结构形式的破坏特征提出相应的加固修缮方法,并对加固修缮后房屋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房屋的主要结构形式有窑洞生土结构、土坯墙木檩条结构、四角落地结构和砖木结构,其中土坯墙木檩条结构所占比例为94.06%,待修缮改造房屋所占比例为51.48%。通过对农村房屋现状分析,认为房屋破坏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造成的腐蚀、风化、冻涨及未设置抗震构造措施等原因所致。根据4种结构出现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墙体裂缝、檩条断裂等破坏特征,提出了水泥砂浆面层加固、配筋砂浆带加固等加固修缮的方法。通过对农村危房加固修缮,使房屋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居住环境也得到了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土墙建筑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分布遍及全国,尤以广大中小城镇及乡村为多。不少城市在解放时接管的房屋中有30%左右属于这类土木结构;解放后又新建了部份土墙房屋,这些房屋至今仍在使用。所以,就全国范围而言,养护与维修好这类房屋,延长其使用年限,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人民的居住利益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就土墙建筑的养护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农村,很多住宅没有考虑抗震设计,遭受的破坏更为严重.对青岛地区农村住宅抗震设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住宅的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横墙间距等不满足抗震要求,提出了应加强屋盖及墙体连接、改变房屋的结构形式、设置构造柱及圈梁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存在大量生土墙围护的木结构房屋,此类房屋特别是围护墙体在历次地震中受灾非常严重。为了避免墙体在不同地震烈度下发生倾覆倒塌,基于峰值速度,通过简化力学模型对生土围护墙在地震中倾覆倒塌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地震烈度下其高厚比的限值。与用加速度值对生土围护墙倾倒高厚比限值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与原因,得出符合实际的高厚比限值。对于避免生土墙体在不同地震烈度下发生倾覆倒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农村房屋危险性鉴定方法主观性大、耗时费力、难以量化评定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农村房屋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无人机采集房屋表面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利用基于SFM的三维重建技术对房屋整体进行重建,并根据重建结果为房屋危险性评估作参考;再通过基于深度图像的局部缺陷三维重建和基于摄影测量的裂缝检测技术对房屋的危险点进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快速采集房屋的缺陷信息,同时建立直观精细的房屋模型,对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建立房屋鉴定数据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既有村镇房屋现状调查及抗震对策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教训惨痛。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抗震防灾知识的缺乏等原因,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十分薄弱。本文汇总了全国部分省市农村房屋主要结构类型调查资料,根据房屋的结构形式,对房屋安全性等级进行了初步统计,剖析了农村房屋的震害特征,并就新形势下提高小城镇及村庄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建设提出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结合山西省农村房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村房屋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连排房屋、建筑基础、结构形式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改造技术,并对其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了总结,确保农村居民的住房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农村砌体结构房屋的调查,列出了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类型并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预防、处理和加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