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4)
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大数据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大数据计算技术架构以及计算技术模式,最后探讨了电子政务与大数据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6)
气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气象数据的总量迅速增加。海量的气象数据满足"大数据"数据量大、种类繁多、处理需求速度快以及高价值的几个特征。随着当今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我国的气象事业发展也与大数据技术结合,以崭新的思维和技术去分析、挖掘海量的气象数据,提高了预报、预警和综合服务能力。文章就大数据条件下的气象保障服务进行分析,对大数据和气象大数据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对大数据对气象保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期间,信息化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大数据技术以及BIM技术作为现代信息化领域的典型技术,在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方面意义重大。在分析工程造价大数据概念的基础之上,对BIM在工程造价大数据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与BIM技术相结合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研究的新的分析工具。通过分析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区别以及大数据在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应用,探讨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技术经济优势,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相关建议,以期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研发升级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相互交融,加快了拥有超出以往任何时代数据信息总量的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全球各地的人们利用手机等智能化移动设备就可以产生获取以及分析使用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本文通过介绍大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分析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对智能化行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中的大数据应用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是近几年最热的话题之一,但其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通过对大数据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如物联网、云计算等的解读,提出关于城市规划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设想,包括规划方案预测与评估、公众参与、城市生态、公众健康等;从规划视角对大数据的数据获取可行性、技术应用等进行分析,探讨了城市规划融入大数据时代所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相关知识的传播、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以及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交通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其次对交通大数据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详细研究了智能交通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通过智能交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智能交通案件数据系统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不断提升办案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电子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应用上的越发广泛使得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与大数据产生了密切关联。新课改不断深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开展上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与调整,大数据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些冲击,但教育创新可以对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技术进行一些应用。本文将对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运用大数据更好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4)
随着交通数据量的急剧膨胀和种类增多,传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分析处理需求,本文根据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特点研究合适的大数据平台构建方法,选择使用本项目的技术条件,构建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构建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原型系统,导入实际原型的数据,分析润扬大桥事故大数据实例来验证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以实际案例来表示大数据技术如何存储、快速访问,以及如何决策支持相关的分析与展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在互联网大数据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以及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提供的丰富的数据资源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逐渐融入到现代教育过程之中,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理念,使其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改变。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在增加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率、丰富学习体验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贡献,并且正在逐渐促进学生个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了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以及其针对高中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理念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未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与现代学生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