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5)
文章试图从科学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利与弊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批判的眼光分析科学传播带来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问题,分析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所起的作用与传播价值,以促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相关的实际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7)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时代、社会环境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走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道路已经是大势所趋。该文阐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历史以及保护与传播的意义,分析河北蔚县剪纸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现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如何保护和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议题,这个议题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什么样的传播方式能让广大民众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如何提高传统民间艺人的生活水平和价值感;政府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从根本上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章借鉴迪斯尼发展模式,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播途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推广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3)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实现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非常重视并开展此项工作。在此趋势下,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数字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保护与文化信息传播的效能,并在保护方法和实现技术上不断创新,以更有效地传播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9)
2007年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博物馆工作对象外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指出博物馆要成为保护、研究、传播、展示非遗的积极力量。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博物馆的责任。而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价值,将博物馆与非遗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在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所做的实践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7)
我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并不乐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文章以金州梅花螳螂拳之六合棍为例,探讨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相信通过数字化保护,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使其与现代文化更好地融合,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更具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0)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已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疆各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文风情、审美情怀及独具特色的艺术种类,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此,可以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教学研究为基点,介绍当前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问题,总结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进行相关策略分析,提出教学改革策略,旨在提供参考建议,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0)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属性着手,通过对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整体剖析,探讨综合利用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数字技术,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提供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记忆,是传统文化的根脉。电视媒体因其固有的影像记录手段,对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实际,探讨电视媒体通过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积累珍贵的影像资料,深层关注并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作为一种新的保护理念,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正处于不断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山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将该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作为调查对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代表性。通过对山西省17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1+X"的发展模式,不仅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对于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协调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