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安全》2013,(12):43-45
以国内某矿建设的永久避难硐室为例,进行了疏散时间检验的研究。根据该矿永久避难硐室的选址,借鉴地铁应急人员疏散原理,井下人员能安全疏散条件是安全疏散所需时间小于可利用的疏散时间。以井下巷道作为疏散网络模型的基础,基于疏散过程的假设条件,可计算距离避难硐室最远的工作面人员安全疏散所需时间。计算表明,巷道的通行能力远远大于避难硐室入口通行能力,避难硐室入口存在"瓶颈"现象,导致人员滞留;工作面人员安全疏散所需时间小于可利用的疏散时间,故井下所有人员均能在此时间内达避难硐室。  相似文献   

2.
曾泰 《煤矿安全》2013,44(3):115-117
依据泰山隆安煤业有限公司顶底板条件好的特点,结合采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可靠、节约的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方案。为相似条件煤炭企业今后永久避难硐室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外避难硐室的应用经验,探讨建立井下避难硐室的构建原则和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煤矿井下生产系统特点,分析给出了井下避难硐室的整体布局设计方法,为我国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井下工人的人身安全,井下需建设永久避难硐室。文章介绍了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供电系统设计;避难硐室的电源设计;避难硐室供电系统的系统配置;接地与保护系统设计。实践证明: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设计可以更好的保证灾变发生时避难硐室内避险人员的生存,保证通信、监控、照明等设施的正常运转,为井上救援人员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对乌兰煤矿永久避难硐室供电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了双电源供电系统,使井下电源与地面钻孔电源可在5s内实现自动切换。通过分析井下瓦斯爆炸灾害提出了井下电缆采取深埋500mm的保护措施,在明确硐室内设备功率的基础上,计算电缆电压损失,确定地面及井下电缆引进避难硐室内的距离范围不超过1500m。同时提出了地面钻孔及其内部套管布置方案,并确定钻孔内电缆的下放方式及固定方式。硐室现场的安全供电证实了此套供电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梗阳煤业矿井为工程实例,提出了避难硐室建设的布置原则。通过设计煤矿的永久式避难硐室,论述了在设计硐室时需满足的基本条件,可采用的防护方法及矿难发生时的生命保障装置。  相似文献   

7.
毛明仓 《陕西煤炭》2013,32(3):93-94
借鉴原铜川煤矿设计院设计的一号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方案,探讨建立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技术原则和基本要求,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墙)、过渡室、生存室、应急逃生出口等结构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明确了避难硐室应具有强度防护、氧气提供、有害有毒气体祛除、湿度/温度调节、环境监测、照明、通信、生命支持等全部或部分功能,并满足相应要求;在避难硐室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计算和方案优选。  相似文献   

9.
闫建国  胡成军 《煤矿安全》2014,(12):132-134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中,对井下避难硐室位置往往存在不同见解,给避难硐室设置带来了不便。依据现行有关规定,对建设和生产时期避难硐室设置过程、覆盖范围、建设标准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梳理出了确定避难硐室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避难硐室钻孔、专用管路、自备氧等不同供氧方式的特点,认为专用管路供氧方式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投资少、维护、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同时指出避难硐室专用管路的布置应与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紧密结合,使避难硐室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黄箫  金龙哲  高娜 《煤》2014,(10)
针对南庄煤矿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构建经验,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在南庄煤矿12号煤层设置1个100人永久避难硐室,并对其选址及结构进行研究,对增强南庄煤矿生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避难硐室选址、内外部结构要求和空气供给等方面探讨了避难硐室设计和建造方面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对某煤矿现有巷道布置及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永久避难硐室作为井下主要避险设施,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及装备配备。永久避难硐室的降温净化系统在灾变情况下无需外部电源提供动力,采用了"无电源化",对于类似矿井永久避难硐室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上湾煤矿为例对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永久避难硐室的位置、支护、设备等进行浅析,按照“简单实用”的原则,提出针对性的方案。关键词: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原则、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5.
胡滨 《中州煤炭》2020,(2):1-5,9
为进一步减少煤矿事故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分析国内外煤矿井下避难系统发展的基础上,以何家塔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构建设计与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分类、结构构成、功能需求和配套设施等,并通过紧急避险疏散时间的校验计算,提出避难硐室距离采掘工作面以不超过1 000 m为宜,且应按照“地面最安全,先逃生后避险”原则进行避险救援,为国内其他矿井避难硐室的构建应用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河南大有能源公司千秋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计与施工建设情况,并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适合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二氧化碳制冷、蓄冰制冷、相变制冷和化学制冷的制冷原理。应根据避难硐室大小和所处环境,选择相适应的制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淑涛 《煤矿安全》2015,46(1):82-84,88
在对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防护墙的防护功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防护墙的结构形式,提出了防护墙的施工技术要求,通过防护墙抗爆炸冲击波压力、冲量、矿山压力计算,提出防护墙厚度的计算方式,对避难硐室防护墙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与救生舱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继平 《煤炭学报》2011,36(5):713-717
提出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建设原则:无大功率和大容量电源、无安全隐患、不影响矿井通风和安全生产、便于快速紧急避险、免维护或易维护、经济实用等。提出严禁将救生舱的生存舱与设备舱分离;救生舱不宜设置在巷道中;在一定的区域内宜分布设置多个中小型避难硐室或救生舱。提出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宜采用高压气体膨胀制冷;风机宜采用气动风机;宜利用制冷系统的热交换器表面凝水除湿;宜采用压缩氧供氧;不宜采用蓄电池或外接电源供电照明;宜配备便携式O 2、CO、CO 2、CH 4、温度、湿度等检测仪;传感器及分站、人员位置监测分站、调度电话等,应选用用户已有系统的配套设备;救生舱的排气孔、连接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和通信等系统的管线,宜分两侧布置。提出软体救生舱不宜在煤矿井下使用;除掘进工作面和临时作业场所外,煤矿井下其他巷道和作业地点均应有不少于2条步行安全撤至地面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孟磊  赵毅鑫  姜耀东  宋宜猛 《煤矿安全》2011,42(11):144-147
提出了建设由永久性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和移动式救生舱组成的相互独立却紧密结合井下避难硐室系统,辐射全部采矿活动区域以帮助井下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出了避难硐室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阐述了3种类型避难所在实际矿井条件下的布置原则和结构形式,煤炭企业的避难硐室建设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